智能建筑工程的第三方检测与积极应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智能建筑工程的第三方检测与积极应对措施

吴民涛

身份证号码: 421222199209282***

摘要:近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智能建筑这一全新的建筑形式也逐渐被应用开来,智能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引入第三方检测能够有效促进智能建筑工程提升施工的质量。尤其是对施工方和监理方都能够起到督促的作用,本文重点讨论了智能建筑工程第三方检测所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第三方检测;应对措施

智能建筑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是近几年才开始的,这种建筑模式不光能对建筑施工的功能进行完善,还能够满足人们对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智能建筑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进第三方检测能够有效地规避这些问题的发生,同时保障工程质量。

1、智能建筑的结构

智能建筑的整体结构有智慧平台、网络传输以及感知执行三层结构组成。智慧平台不仅可以管理独栋建筑也能够管理整个建筑群。同样可以将建筑群按照地域来进行划分,通过智慧平台来进行数据管理。网络传输则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网来进行协议的传输。网络选择较为广泛,以太网或者物联网都可以。充分利用WiFi和5G带来的技术领域突破扩张未来的发展趋势。感知执行则包含了感知设备、执行设备以及控制设备,另外还有各类型的物理接口。例如摄像头之类的传感器都算作是感知设备的范围内。闸机、电磁阀等则算在执行设备范围当中。这三个层次相互协作,发觉他们的共同点,才是智慧建筑的真正思路。智慧平台就好比是人类的大脑,大脑发出指令再由网络传输将指令传输出去最后由感知执行来落实到实处,在这样的架构下,建筑能够将思考与执行统一起来,做到真正的众多技能融会贯通。随着数据的积累与使用,建筑智慧平台具备了自主学习和更新优化的能力,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2智能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 设计不规范

设计单位对智能建筑的概念并没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研究,无法明确智能建筑施工的具体需求,这样就会导致智能建筑在设计的环节上目的并不明确。在区域规划方面过于随意导致后期智能建筑的子系统功能并不能达到预期的要求,从而造成了投资成本的浪费和消耗。同时在设计方案并没有规范标准的情况下进行施工也容易造成后期达不到验收的施工标准。目前我国的智能建筑仍然处于发展阶段,一些细节和方案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完善,同时也会对集成度较高的其他智能建筑工程带来巨大的影响。

2.2 施工人员素质较低

目前我国的智能建筑施工团队都是有集成商来进行负责,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并且技术能力也有需要提升的空间。一些中小集成商并没有具备较为可靠的施工技术力量,对智能建筑也只是一知半解,甚至一些集成商还不具备常备的施工团队。这样就会出现集成商投标工程后将工程转包给其他施工单位的情况,这种状况往往会给施工工程质量埋下质量隐患。而且在智能建筑的工程质量评价方面,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主观意识比较强。这是因为施工方和监理方对智能建筑工程的相关专业质量检测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对于质量的好坏往往会按照主观经验和主观意识来判断,对于专业的检测手法一知半解甚至是不会,这样就阻碍了智能建筑的工程检测发展。

2.3 智能化水平较低

因为智能建筑在我国建筑行业中仍然处于发展中的阶段,我国对智能建筑的相关技术还是十分缺乏的。智能化并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配套产品种类过于繁多,大多数都是进口产品,这就造成了产品的标准和接口无法达到统一。这就给设计施工和安装调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况且各个系统之间存在着冲突也很难达到人们对智能建筑的需求。智能建筑的智能化水平与技术人才的能力水平脱不开关系,投入运行的系统和设备也需要专门的管理和维护,因此这方面问题同样也是智能建筑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

3智能建筑工程的第三方检测方法

3.1 由子系统到系统集成的检测方法

智能建筑工程系统是由整个系统集成来控制的,系统集成则是由一个个子系统组合在一起的。子系统之间相对独立,但彼此仍然有一定的关联和影响。从整体角度来看,子系统安全运行才能够保障综合管理系统也能够正常运行,因此在对系统进行检测的时候首要从子系统进行检测,然后在进行系统集成的检测。

3.2 检测要确保客观性

在第三方检测的时候首先要保障检测的客观性。对于建筑单位来说检测上有主观想法是很正常的,但第三方检测主要推崇的就是公平科学的检测原则,因此在检测的过程中摒弃了主观因素,刻意弱化了主观的评价,检测的过程中要求施工方、建设方以及监理方到场并且进行专业化的指标测量,检测结果获得三方的理解才能够体现出客观和公平。

3.3 性能检测大于功能检测

总体来说,智能建筑子系统的功能在于性能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因此第三方检测的时候主要注重性能的检测,功能方面可以兼顾检测。对于建设单位来说,交工标准就是是否能够达到应用的功能。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从综合系统的角度来讲,线路的性能好才能够接收到应有的信号,信号如果无法被识别,或者产生回波损耗等情况,都会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质量。第三方检测在性能检测方面更加专业公平。

4、智能建筑第三方检测的积极措施

在施工前要做好自检的工作,准备工作包含工程使用的设备检查、器材的具体数量和型号、出厂的检测报告、设备器材的具体性能和功能、是否是进口设备、器材的具体产地、设备的安装环境和条件等,都需要详细地检查。安装要严格按照我国现有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出台的相关规定,杜绝不合格以及假冒伪劣的器材设备在工程中的使用。其次要做好隐蔽工程的自检工作,其中包括了管线的安防和电缆桥架线槽等安装连接。防火措施和防水措施也都要按照相应的工艺进行施工。最后做好子系统与系统集成之间的功能自检。要对监测系统的可维护性和网络通信做好自检,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结束语: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工作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展开多个层次和多个阶段的检测工作,认真对待每一项检测分类工作,这样才能够让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顺利通过检测,保障工程的建设质量,有效促进工程的顺利完工和交付。

参考文献:

[1]滕海斌.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要点分析[J].居舍,2019,0(13):33-33.

[2]王丽桃.浅谈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J].四川水泥,2018,0(11):23-23.

[3]高飞龙.试析建筑智能化工程第三方检测[J].建材与装饰:上旬,2016,0(11):68-69.

[4]罗涛.建筑材料的检测技术分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7,0(24):60-60.

[5]崔丽娜.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J].门窗,2018,0(1):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