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BIM的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基于 BIM的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熊小波

云南华禹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BIM作为建筑行业的建筑信息模型,为我国土木工程和建筑学等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工具,BIM是用来形容与物件导向和三维图形为主的电脑辅助设计,该技术是在2002年由Autodesk公司首次推出,现在该建筑模型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世界各国的建筑行业当中,有助于实现大量建筑信息数据的集成。基于BIM发展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也融入了BIM相关知识,各国高校纷纷开设相关课程。BIM具有极强的技术性,因此在学习工程管理时应该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关键词:BIM;工程管理;理论与实践;现状;思路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设计为的是培养高科技复合型人才,主要涉及的学习内容有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制图、土力学、工程测量和房屋间建筑学等等,都需要学生能够将课堂中理论知识巧妙运用到实践操作当中,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导致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实践化,不符合社会整体经济发展和企业专业性人才的需求。传统的工程管理教学方式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的要求,因此,如何合理的将BIM技术巧妙融入到工程管理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对于提升其专业素养是极其重要的。

  1. 在工程管理教学中关于BIM技术实践过程所遇到的问题

BIM技术从提出到发展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在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中更是新兴的学科,近几年我国加强了对BIM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有部分也实现了BIM技术在工程建设模拟中的应用,虽然在工程造价等课程学习中实现了BIM技术的应用,但是BIM技术的核心功能并没有良好的展示出来,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 课程设置简单

在大部分高校中BIM技术课程的设置过于简单,在技术实践应用教学中只局限于简单的钢架结构或者一栋房子,没有将其真正的应用于典型工程案例实践分析当中[1]。由于BIM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同时处理建筑工程的不同数据信息,而简单的钢架结构并不能体现出其技术的具体优势和核心内容,学生在模拟过程中体验不到该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实用性,因此,高校在提高BIM技术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应该结合典型的工程管理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

  1. 学习内容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由于我国对BIM技术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缺乏深入的研究分析,导致我国部分高校在进行工程管理教学时将BIM技术的教学仅仅局限于软件学习当中,将BIM技术软件作为一项基础课程,放置在相关工程管理专业课之前学习,这样过于理论性的知识不仅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丧失学习兴趣,导致理论知识基础掌握程度不高,学习内容仅限电脑软件,缺乏实践操作的辅助,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 学科设置不规范

部分高校在进行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时,没有将BIM技术设立为单独的一门学科来教学,只是将BIM这一课程融入到其他学科当中作为其一部分来教学,与其他学科融合导致教学课时较少,只能对该技术的表面内容进行笼统的概括,使得学生只能学到皮毛,对真正的实际应用技巧知之甚少,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巧妙的结合起来[2]

  1. 在工程管理中如何实现基于BIM的实践教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学习需要对应的实践操作来支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BIM实践教学的问题。首先要对BIM技术相关的主要课程进行分析和研究,解决主干课程中内容与BIM技术怎样实现完美融合的问题。第二,实现BIM相关软件的整合应用,由于建筑工程建设周期较长,因此如何实现整个施工周期管理中BIM软件的整合应用是最为关键的,在原来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和重组实践教学环节。第三,相关课程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老师之间的完美协同合作是实现BIM实践教学的基本前提,良好的教师素养体现在对BIM核心知识体系掌握的熟练程度上,以及在不同类型建筑工程管理中能否合理的应用相关BIM软件。最后,建设完整的BIM实验室,完善实验设备和相关软件,实现实验与工程管理核心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三、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一)在工程管理专业中融入BIM教学

在融入BIM技术相关知识之前应该确定好课程教学目标,根据理论内容确定好课程目标后确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设立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培养目标的设立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高等教学所有学科的培养目标最终都是为社会服务,以满足人类各项生活需求为主要目标。BIM作为新兴的建筑技术,社会需要大量的相关高科技人才,这正是该课程确定的培养目标。第二,做好专业定位[3]。目前我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即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理论与实践统筹发展。

基于以上工程管理课程目标的设立,应该将BIM技术融入到教学当中。在传统的工程施工管理中设计平台大多为二维平台,而BIM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升级为三维平台,跟二维平台相比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到整个施工设计和管理过程,基于BIM技术的模型建设中的优势,专业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在分析较为复杂的施工管理中,科学合理的运用BIM技术的三维建模功能,通过三维可视化分析让学生了解并熟知复杂工程设计与管理的核心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其他方面融入BIM技术的应用和教学,例如项目后期管理、模拟施工和建筑设计等。

  1. 实现BIM技术实验室的创新与实践教学

实验室是工程管理专业必不可少的实践学习条件之一,实验室的创新对于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想让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施工管理就要建立BIM实验室。教师应该从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三维算量、建筑设计与优化分析等方面融入BIM技术的实验应用。在实验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正确的实验思路和注意事项,每个学生在完成每项专业任务后对自己的薄弱点进行反思分析,在重点环节作出标注,在反复实验中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融会贯通。

  1. 建立BIM技术实践基地

创新培训基地是学生走出校园的第一步,是学生理论知识得以应用的第一站,因此做好BIM技术实践基地的创新,可为学生今后的工作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与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生活习惯进行综合分析,选取优秀的学生到社会企业工程项目中去实地体验,在此之前学校应该先与社会企业取得沟通与联系,相关教师一同前往并参与指导工作,在施工现场完成BIM技术理论知识的深化[4]

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的兴起丰富了我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基于在工程管理教学关于BIM技术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校应该实现BIM技术实验室的创新与实践教学,建立BIM技术实践基地,实现BIM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良好融合。

参考文献:

[1]孟红,喻敬琴,马海兴.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建材与装饰:上旬,2016(15):167-168.

[2]樊晓翠.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BIM工程管理专业产教结合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大陆桥视野,2017(18).

[3]王春燕.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7(01):292,302.

[4]王琪栋.基于BIM技能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体系构建与改革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631(05):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