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探讨

冀一鸣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摘 要:从分析传统变电运行及检修工作模式入手,叙述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推行的必要性及面对的挑战我国变电运维现状发现,对于其制度与规范等,操作人员会将其予以形式化处理,没有实现管理制度的具体落实,从而造成管理混乱现象。就变电运维机构而言,为了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强化安全制度执行力度,在加大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等培训力度的同时,对《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和《员工安全生产工作守则》等进行深入了解,确保操作人员的各项操作更加规范化。。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探讨

传统变电站工作模式对电力企业的工作做出了细致的分工,促进了电力企业健康的发展。但是随着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传统变电站工作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其逐渐呈现出了成本高和效率低等缺点。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变电运维的一体化便逐渐形成。

1 变电运维一体化化的重要性

供电企业在现代的发展,其生产结构和管理模式都太过的细致化。在对变电站的工作中,往往是运行人员对各种设备进行巡视,当发现其中存在问题之后,还需要把问题反映给检修组,让他们进行检查和处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延误了设备的修理时间。而且作为运行人员,本身也不具有专业的检修水平。在巡视时,并不能做到全面、仔细的巡视,检修人员在到达现场后,除了把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之外,还会对整个机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这无形中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另外,在开展检修工作中,如果不对检修工作进行难易程度的划分也非常容易加重检修人员的工作负担,这样非常不利于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而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的工作强度也在不断的加大,造成了这些人经常是不堪重负,工作很难正常的进展下去,严重的影响到了电力企业的稳定运行。而通过采用电能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之后,运维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日常的巡查和检修工作都由他们来完成,这样缩短了机械设备的检修时间,减少了检修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2 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时存在的问题

2.1 员工的思想认识需尽快适应工作模式的变化

变电站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下运行的,所以突然采用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员工肯定会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适应的情况。在这其中生产结构和工作流程等多方面都出现了变化,人们的工作内容和方式也随之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工作人员的思想难免会出现一些不适或者抵触的情绪。而企业若是无法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那么势必会造成更多员工的不满,造成变电运维一体化更难推行,最终影响到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2.2 员工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变电站中,传统的工作模式下,因为分工更细,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的工作是分开的,所以对员工的素质要求相对不是非常高。而变电运维一体化之后,把运行工作和检修工作结合起来,这无形中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现实中,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是非常欠缺的。由于运行和检修工作的长期分离,员工们一般都单方面的掌握一种技能和专长,所以在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时,不可以贸然的实施,而是应该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培训之后,再开展这样的变革,保证工作模式的变革在一种安全、稳定的情况下进行。

2.3 需要提高现场安全作业的能力

因为变电运维一体化是把运行和检修工作结合到了一起,那么运维人员就需要同时承担运行和检修的责任,这样不仅增加了人们的劳动强度,同时还使得工作人员承担更大的风险。比如变电站开展检修工作时,运维人员在完成自己的工作,还需要参加到检修工作中去,这势必造成了他们的工作量增加。同时因为这两项工作合到了一起,无法做到彼此监督,那么内部的监督力度也需要提高,否则非常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3 有效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措施

3.1 改变员工传统的工作思维

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时,需要打破传统的工作模式,员工对于这样的工作变化思想上肯定会出现波动,或者一时间无法适应这样的工作模式,这时候就需要管理人员对员工们做好相关的思想工作。第一,管理人员要加大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宣传,明确其实施的意义,开展相关的座谈,让每个员工都有机会发言,了解他们对变电运维一体化的看法,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和疑惑做到及时的解决和处理,让员工抛掉传统的作业理念。在工作模式的改变下,一定要先改革他们的思想,促使员工积极的参与到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工作中来。

3.2 加强对员工的专业培训

变电运维一体化对员工的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它要求运维人员不仅仅要具有巡检和倒闸这些基本的操作能力,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处理设备其他异常情况的能力,这其实就要求运维人员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兼备。要想促使员工达到这样的水平,传统的培训方式是无法达到效果的,这需要对培养方式进行改革。首先,要加大运维人员的轮岗力度,促进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彼此的交流和融合,提升运维人员的综合能力。其次,要提倡帮扶学习,让岗位上的一些技术骨干帮助技术水平不高员工,并且可以对他们进行现场指导,然后对这些员工进行考核,确保他们可以持证上岗。

3.3 提高内部的监督水平

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之后,运行工作和检修工作都有运维人员来负责,这样他们不免会出现懒惰、粗心大意等情况,非常容易造成电力运行不稳或者出现机械故障。为了保证电力企业的运行安全,变电站一定要加强自己内部的监督管理,提升其工作的水平,确保对运维人员的工作做到实时有效的监督,从而促进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3.4 加强和其他单位的交流

在现代的电力企业发展中,许多电力公司已经采用了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工作模式,特别是在一些变电运维一体化开展时间比较早的城市,其发展情况比较良好,取得的效果也比较显著。那么电力企业就可以向这些企业学习,并且可以邀请其中的一些精英骨干来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指导,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电力企业更加快速的实现变电运维一体化,减少了他们在探索这种工作模式时走不必要的弯路。

3.5 完善激励机制

在实行变电运维一体化之后,对运维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企业要制定出相关的激励政策,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比如运维员工的薪资水平应该提高,而相关的福利和奖金水平也需要提高,并且优化他们的晋升机制,保证他们可以在运维一体化的工作中,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3.6 提高标准化的作业水平

在传统的变电工作中,就制定有标准化的工作指导书,而在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时,因为工作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标准化的作业指导书也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对运维人员的工作做出有效的指导,降低他们在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在对标准化指导书进行编写的时候,首先要明确工作中的重点,对运维一体化工作做出详细的分析。标准化指导书的编写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确保对运维人员的有效指导。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变电站的管理模式势必会向着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但是这项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广大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所以工作人员在采用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模式进行工作时,要明确工作的目的,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有效的总结,努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的提高变电站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孙兴,王孜航,牛明珠,祁广源,于泓漪,吴江宁.变电运维安全隐患及其解决方案探讨[J].电子技术应用,2015(12):141-143.

[2]张斯涵.变电运维过程中危险点防控对策探析[J].科技资讯,2015(33):46.

[3]曹玲玲.变电运维一体化应用实践与发展前景研究[J].电气应用,2015(S2):4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