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速铁路车站的行车设备发展前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普速铁路车站的行车设备发展前景探讨

杨 颖

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运输系

摘要:在当前我国的铁路运输中,一部分的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需要普速铁路车站作业完成。由于普速铁路车站的行车设备发展滞后,设备使用与作业需要相脱节,设备缺陷导致的安全风险持续影响着行车安全。要消除这一影响,应积极提升行车设备功能性,不断完善改进现有设备。

关键词:普速铁路;设备功能性;行车安全;

一、现状分析

目前,全路大部分普速铁路车站的接发列车、调车、防溜等行车作业安全风险较大,每年都会因此产生大量的行车事故。从“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来看,行车设备作用单一的物防水平不高是重要原因,对于安全生产无法起到更系统、更稳定的作用,为了加强安全管理只能从人防的角度着手,作业安全依靠复杂的作业标准来维系。通过从高速铁路使用CTC设备降低接发列车防错办风险可以看出,提升设备功能性、稳定性,减少人员因素对于作业过程的影响是确保行车安全的必经之路。目前,普速铁路因设备研发和投入较少,行车设备更新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因历史原因想要统一设备标准更是投入巨大,难以一次性彻底解决当前设备发展滞后的问题。当务之急,解决设备功能性的缺失问题,是最为合理且具备可操作性的选择。

二、当前普速铁路车站的行车设备面临的问题分析

1.对设备功能性发展不重视

铁路企业作为传统企业,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重复作业、程式化劳动占比较高。企业从管理层到员工,对科技创新推动运输生产力的作用认识不足,以抓现实安全为重点,忽略对设备功能的改进、整合的深度挖掘,缺乏主动求新、求变的思想,根本上制衡了普速铁路车站行车设备的发展。

2.科研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一方面,当前普速铁路车站行车设备因具备设备功能单一稳定、投入使用年限较长等优势,勉强能保障现实安全,要从新角度、新思维去整合、改进、创新设备的难度较大,大多数路内人员在申报课题时倾向于追求“短、平、快”项目,对基础应用研究和周期长、难以出成果的项目热情不高。另一方面,缺乏路企合作,现场实际使用人员的需求“出”不去,厂家及研发人员的理念“进”不来,路内单位对于设备的功能性开发过分依靠厂家设计,厂家研发又有“闭门造车”的倾向。

3.投入产出比低导致管理惰性。

设备研发前期投入较大,如在路内单独设立研发部门,组建专业人员,采购专业科研设备,对于各集团公司均有较大压力,但投入未必会有产出,或者产出后的产品需要不断的改进才能投入使用,研发过程太长,投入产出比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4.设备功能性不足已成为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

以高速铁路使用CTC设备为例,简单可以理解为在计算机联锁设备的基础上新增了进路序列功能,此功能极大的减少了作业人员接发列车错办风险。普速铁路车站的行车设备因功能单一,过于依赖人员落实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从侧面虽大大的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仍无法完全避免的因人为因素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普速铁路车站的行车设备问题解决建议

1.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想确保普速铁路车站行车作业安全稳定,首先思考如何在现有的行车设备上整合、创新,减少人员的重复性作业、检查、核对以及把关盯控,从“设备多一点功能,人员少一些步骤”着手,不断提升设备功能性,减少人员因素对于行车安全风险的影响,充分发挥行车设备的辅助生产、确保安全的作用。

2.充分发挥铁路管理体制优势。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铁路管理体制的特点。近年来铁路开展的电子客票、货运票据电子化、高速铁路外部环境整治等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事实证明铁路是有能力和实力抓好改革的。只要认清了普速铁路车站的行车设备的风险隐患,充分发挥体制优势,明确职责分工,建立考核奖惩机制,才能确保不择不扣的抓好推进落实。

3.全方位加强设备研发投入。

确立、提升直接影响安全生产的行车设备研发的重要性地位。首先,各集团公司、生产站段不能“等、靠”铁科院、国铁集团的统一安排,应当从利用社招等机会扩大相关专业人才的招收比例,考虑设立专业研发部门或人员,专项拨出研发经费,加强与路外专业企业合作,开展调研和课题开发。

4.形成“研发-试验-吸收-再研发”的良性循环。

普速铁路车站的行车设备的功能性研发,是由设备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问题、不足而来,应回归到服务现场的目的中去。首先,项目的立项应当有足够的问题反馈收集、设备优化整合的方向或者以期未来设备的形态等等,研发的方向是致力于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增加设备功能性来满足现场作业需要。其次,产品研发成功后,选取几个作业方式不同的车站进行试验,检验设备功能性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目标、设备稳定性是否满足使用管理标准、设备使用性是否适应人员操作以及是否有更好的研发方向,找准此阶段的研发设备问题所在;通过试验,收集解决暴露的问题,确立下一阶段的研发方向,不断解决问题,再继续投入研发,直至设备功能性、使用性以及稳定性达到最初的目标,小批量的生产并在个别车站进行一段时间的试行,跟踪、写实、收集试行情况,最终大批量的投入使用。通过整个流程,形成“研发-试验-吸收-再研发”的良性循环,确保设备功能性得到切实提升。

5.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和保障机制。

充分发挥铁路企业科技创新主体责任,建立完善技术引进、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投入保障、人才培养等一整套技术创新体系。探索设立重大项目科技专项奖,对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和在自主创新上有重大突破的单位,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帮助,对在技术创新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支持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和重大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以及基础性、前瞻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总结

铁路的作业内容及属性决定了对设备的高度依赖,只有认清现状、提高认识、集中力量、全面投入、建立良好机制,不断提升普速铁路车站的行车设备功能性,使设备代替人员进行简单、重复性的劳动,减少人员因素对作业安全的影响,才能降低普速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确保普速铁路车站的行车安全。

参考文献

【1】唐文权,铁路行车设备列车占用的故障风险及预判处置【J】,甘肃科技纵横,2017,01:79-81+42

【2】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3】中国铁路总公司,普速铁路列车占用丢失行车处置措施【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