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功能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探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功能设计

秦港权

国网皮山县供电公司 新疆和田 845150

摘要:现如今,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客户需求的提高和供电企业创国际一流步伐的加快,许多供电企业都在谋划开发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思路,不少企业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正是在这种形势下,笔者在广泛收集兄弟企业有关资料,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就目前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工作中,功能设置及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改进建议,提出自己的几点浅见。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设计

引言

将电力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开发出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大大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同时为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电力技术人员要进一步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进行设计,解决当前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电力改革事业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对电力技术人员提出了挑战。

1配电自动化系统总体的结构

配网系统总体的结构是由配电的主、子站、终端及通信四大系统所构成。配电的主站是主要存储、处理信息及人机的互动等,各类应用功能实现的关键性核心就是配电主站。配电的子站是主站与终端之间相互连接的中间层,其主要是对配电的信息进行汇集,还能按照自身切实的运用需求将区域监控的功能于子站内配置。配电的终端是一次设备自动化的一种设备,其安装于运作地点。按照现场所需的具体功能的不同,选择不同类型的终端。然而作为完成传输信息的系统可有效合理匹配连接配电的主、子站及终端此三项功能。配电的系统与另外部分功能的运用系统能以交互信息的总线使它们彼此间互连,还能够以信息交互的总线来实现其它的诸多运用作用。

2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功能结构单一

当前我国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比较单一,功能上还不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工作偏重于对供电效率和供电的稳定性的研究,对其他功能的开发涉及的不多。以前电网停电的主要原因是进行固定的周期检查,在这种人为的管理中停电的管理工作水平不高,提高管理水平能够有效降低停电的时间。所以,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的方向就是如何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管理水平,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

2.2不兼容问题突出

由于配电自动化系统过于追求设备的先进性,导致许多原来的设备与新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不能够完全兼容,电网系统的运行不够稳定。有的部门在采购设备时不考虑设备的兼容性问题,盲目的引进新的设备,造成新旧设备之间兼容性不好,电网的运行状态不稳定。这样不仅没有达到优化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目的,还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2.3缺乏整体设计观念

配电自动化系统在设计时,往往缺乏统一兼顾的意识,不能在整体上对配电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造成控制部位与部分终端部位的连接效果不好。还有的线路对电流设置限制,使高功率的设备不能在此电路系统中正常运行。所以,在进行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时要注意整体框架的把握,重点对原来的供电线路进行调整和改进,然后再考虑引进先进的配电设备。

2.4管理体制弊端

以前配电系统主要适用于生产制造和产品营销等主要耗能单位,没有全面的职能管理和有效地分工机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很难做到一步到位。因此,在对配电自动化系统进行功能设计时,除了要继续进行重点职能设计外,还要加强管理,以客户的需求为目标,尽量减少管理的漏洞,不断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3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设计的甚本原则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设计中,要把握十个要点:(1)资源共享与充分利用。着重对原有相关系统、设备的信息整合和发掘利用。(2)系统建设的可扩充原则。为建立便于未来扩容、增设功能,采取上层开放式平台、终端积木式结构措施。(3)系统构成的可靠性原则。软、硬件都力求成熟、稳定、可靠、协议标准、接口规范。(4)安全性原则。网际间有安全保护、防误操作和防病毒措施,确保实时管理安全运行。(5)可维护性原则。具有方便灵活的多种维护测试手段和远程维护操作的功能。(6)简化原则。在保证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一、二次设备均力求简化,以节省投资,提高可靠性。(7)信息就地处理原则。尽量减少通道和上层数据库的负担,如子站范围内的故障处理、配变低压无功投切等。(8)因地因网制宜原则。按照有关规程规范要求,结合本地区客户需求特点及本网络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符合自身实际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的规划设计。(9)数据源头唯一原则。按照部门职责,确定数据源头单位,且信息共享、数据共用,消除数出多门、管理混乱的现象。(10)技术与管理结合原则。为充分发挥系统功能,应在技术手段确保实时数据可靠运行的同时,建立并实施确保系统功能落实的岗位职责及联系制度、人员培训及质量考核办法,维护系统运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工作秩序。

4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分步实施的思路

4.1按功能模式的分步实施的思路

因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时部分,受工量、资金、市政环境、一次电网和设备改造及分期建设的限制,目前多数供电企业首先开展大彼盖范围的离线GIS,开展具有规模效应的离线配电管理,由此入手,在分年度建设实时的DA,使其建成一片与GIS连成一片,这种做法值得推广。

4.2按功能模式的分步实施

这是由于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时部分往往会受工量、市政环境、资金、一次电网不同程度的限制,目前我们会发现绝大多数供电企业最先开展的是大范围覆盖的离线GIS,和离线配电管理,并且由此作为切入点,在分年度建设实时的DA与GIS连成一片,这种做法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4.3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综合管理

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是跨系统、跨专业、涉及长远发展、有待科学规划的企业现代化管理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技术与管理结合上采取强化措施。总结各地的经验,要狠抓4项措施:(1)抓关键,即领导高度重视,形成条块协作、专群结合、各方配合的配电自动化开发建设的责任体系;(2)抓基础,即加强电网建设,包括一次系统电源点布局、配电环网建设等,达到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的要求;(3)抓核心,即搞好规划设计,包括配电自动化开关选型、控制装置选择、通信方式及网络规划、计算机主站系统等规划,确保系统功能的实现;(4)抓保证,即加强运行管理,从理清调度关系、建立规章制度、建立培训机制等多方面完善管理措施,确保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顺畅、务求实效。

结语

随着人们的电力需求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企业更应该重视对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设计的研究,使配电自动化系统达到稳定、高效、经济的目的,为电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但是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电网发展程度不一致,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配电自动化还不太可能,因此,电力技术人员要根据各地区的电网实际情况进行功能设计,促进电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元斌.关于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设计的思考[J].民营科技,2018,5(8):17-19.

[2]宋丽.关于供电企业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设计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8,34(4):43-45.

[3]吴国英.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功能设计探讨[J].机电信息,2019,36(10):36-38.

[4]徐丙垠.配电自动化若干问题的探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9,9(5):26-27.

[5]戴晖.国外配电自动化技术与发展趋势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