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

颜浩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经济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才有今天的局面和规模。在城市化进程中,建筑行业迎来了新机遇,随之而来的安全事故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人们对建筑安全和质量要求关注度也随之提升。如果发生建筑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建筑企业声誉和效益,还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对建筑行业发展非常不利。

关键词:建筑安全事故成因;预警管理

引言

建筑行业是我国基础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安全管理工作是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管理内容,工程建设的安全性是工程建设活动顺利开展稳定性的重要保障。建筑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工作通常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不良影响,比如恶劣的地质环境、恶劣天气、施工现场管理、企业安全防范意识以及安全资金投入等。

1建筑安全事故的成因分析

1.1建筑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建筑工程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的资源就是劳动力。但是,目前建筑人员大多来源于农村务工人员,其知识水平低,缺乏专业的建筑施工知识,安全意识也不强。同时,在录用建筑工人时,部分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和时间,忽视了建筑施工专业培训,安全知识宣传也没有做到位,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形式化,从而埋下了安全事故隐患。此外,由于施工工程专业技能比较局限,可能存在操作不当、注意力不集中、行为不规范的问题,也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如果想要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加强施工工人工作技能培训,做好安全宣传工作非常必要。

1.2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管理制度难以有效落实

为了能够有效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性,建设单位通常会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和相关的安全规章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不良影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生产岗位责任制度难以有效的被落实到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而且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方面人员配备不充足,从而造成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无人负责的不良现象,进而造成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1.3工作人员素质有限

建筑行业施工人员通常是农民工,缺少专业的安全知识,无法有效地保护好自己,甚至为了节省方便,进行违规操作。在工程开展前,一些农民工未接受系统性的正规化培训,技术操作不熟练,无法保护好自己。从其他方面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即使培训相关人员,但因农民工流动性强,无法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耗时耗力。

2建筑安全事故预警管理措施

2.1落实安全预防工作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想要提升安全事故管理质量,事前预防工作非常重要,这也是损失最小、预警效果最佳的方法。所谓安全事故预防工作,指在施工前期评估好安全风险因素,并结合风险发生的概率,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或者存在不可避免的安全事故风险时,尽可能减少事故损失和危害,制订有效的对策防止事态蔓延。对此,首先,做好影响建筑安全的检测工作。在建筑施工开始之前,建筑单位先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综合分析施工环境、条件等多项内容,构建危险源监测体系,再借助信息化技术,对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建筑施工安全进行。例如,在建筑工程区域配置监控摄像设备,利用视频监测机械设备运作、安全网和脚手架的搭建、施工人员安全防护佩戴状况,实时监控施工现场过程。一旦发生不符合安全规范的行为,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整改,为后期建筑施工奠定基础。其次,利用BIM技术构建数字模型,模拟施工过程和环境,从而收集该过程的危险因素。将建筑工程信息数据录入数字模型中,可以分析各环节施工的安全性,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项目部分,及时调整和优化,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设计的科学性,预防安全事故,更加快捷高效地实现安全管理。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前做好安全事故预防工作,实现“防患于未然”的预警管理目标,还可以优化建筑工程设计,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性能。

2.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为了可以有效达到安全事故预警管理目标,应保证建筑工程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有效落实。在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应构建安全责任体系,将相关的管理工作和管理工作任务科学合理明确分解到每一位管理人员,项目经理为安全管理第一负责人员。与此同时,还需要设置完善的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和安全责任目标考核制度,从而将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落实到实际管理工作中。

2.3构建完善施工体系,引进人才

企业在完善施工技术安全保障系统上,需要为建设方和施工方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落实相关安全标准。建筑工程施工时,需要根据施工过程、使用方法和工艺来明确安全施工内容。在观察中应按照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施工过程的工艺和方法,施工方要加大安全资金投入,防止因资金不足出现安全事故。同时也要创新科技工作,在作业期间加大研发新工艺,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建筑工程在施工中性的安全,让施工高度迈向更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应引进高素质的人才,施工方也要提供人才支持。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学习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经验,督促监督人员掌握施工方法和安全施工制度,进而提高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施工企业也需要定期考察,制定奖惩措施,保证工作人员顺利完成工作。

2.4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力度

为了能够更好促进建筑工程现场安全性的提升,业主、施工、监理、设计单位等方面出发,逐步成立专业的管理部门,形成专项的安全管理小组,能够更好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可以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此外,还应该结合现场设计需要来设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比如地基开挖施工的安全专项方案、脚手架施工的技术操作规范、塔吊施工安全管理保准等,并且制定出应急预案,保证在安全事故发生后也不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使得各项现场工作都能够有序组织开展进行,提高总体的施工效果。从实际情况分析,设计方案对于现场施工的影响是巨大的,只有设计方案达到较高水平的要求,才不会给现场施工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尤其是一些具备高风险的施工项目,比如脚手架施工、塔吊施工等方面。因此,为了能够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现场的安全性,就要做好人员培训,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力度,使得所有人员都具备较强的安全管理技术水平,能够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技术知识,防止在现场出现意外事故问题。对于工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明确的确定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于引发安全事故的责任人进行必要的惩处,以更好地消除安全事故问题。现场安全监理工作要按照要求逐步进行,保证各项方案都能够落实到位,加强检查与管理,保证各个细节部分都不会存在任何严重的问题,有效地提高工程的总体安全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落实安全预警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这也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通过分析建筑安全事故管理问题,总结出落实安全预防工作、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和强化建筑人员安全意识等预警管理方法,不仅明确了安全事故预警的重要性,保障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性,还可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殷同春.建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解决策略[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5):135-136.

[2]李华,赵杰风,王藤.建筑施工高处吊篮作业安全防护预警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15(10):146-151.

[3]雷洋.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预警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9,45(9):204-206.

[4]徐子雯.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J].科技风,2017(2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