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中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5
/ 2

关于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中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

徐宁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 252600

【摘要】目的:探究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0例近期在本院接受化学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进行总结分析,并加以探究引起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为患者的化疗方案整改提供临床依据。结果:对肿瘤患者进行化学治疗后,患者不同程度的出现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等系列病症。与此同时,患者应用各类化疗药物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具有差异性。结论: 针对肿瘤患者在选择化疗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引起各类不良反应,且不同种类的化疗药物会导致肿瘤患者出现不同的不良反应,充分掌握各类化疗药物所造成的不良发应,采取具体的干预方法对患者进行干预,能够从根本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肿瘤化疗药物 ;不良反应 ;临床研究

在现代临床疾病中,肿瘤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性疾病,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肿瘤疾病病死率高,且主要的治疗手段以化学治疗为主,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化学药物对肿瘤细胞具有一定杀伤力,但是,化学治疗无靶向性 ,针对正常细胞也会表现出一定的杀伤作用,会给患者带来各种不良反应,也会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更大影响。本研究就将以实际病例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本院收治的肿瘤患者在使用化疗药物治疗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 现将研究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近期在本院接受化学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有33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阶段在40-88岁,中位年龄在63.45岁,患者肿瘤患病部位有,胰腺癌6例,淋巴瘤5例,乳腺癌8例,胃癌10例,肺癌13例,直肠癌8例,所有患者均需要使用化学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

1.2方法

通过整理所有患者临床化疗治疗资料病例,对所有患者化血治疗资料和病例进行研究分析,具体分析内容包含:患者肿瘤类型、治疗方案、治疗所应用药物以及治疗期间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患者的基本资料等,然后分析总结患者产生不了反应的影响因素。

2、结果

2.1患者年龄分布情况分析

对60例患者进行年龄统计发现,其中,有5例患者年龄阶段是在40-55岁之间,占比为8.33%,有23例患者年龄阶段是在56-70岁之间,占比在38.33%,有32例患者年龄阶段是在70岁以上,占比为53.34%。

2.2不良反应分析

60例患者中,经过化学治疗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表现为: 21例有出现给药部位,针刺感、烧灼感、疼痛感,20例给药部位皮肤发红,13例局部皮肤出现肿胀,4例静脉通路没有血,2例出现发疱性药物外渗引起的皮肤组织坏死,溃疡。具体分析如表1

表1 发疱性药物外渗相关的症状和体征、静脉刺痛以及皮肤潮红反应

症状和体征

发疱性药物外渗

局部静脉刺痛

皮肤潮红反应

急性表现

迟发性表现

疼痛

典型疼痛反应是:烧灼痛、刺痛、或者给药部位冰冷的感觉。然而有些患者药物外渗后不发生疼痛。

疼痛程度通常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当输入药物时,沿着给药外周静脉出现疼痛和紧张感觉

无疼痛,静脉表面皮肤可能出现骚痒感

发红

给药部位皮肤发红是常见症状,但是不一定会发生,而且如果外渗部位位于组织深部,较难被发现。(例如,植入式输液港头的针脱出而造成的外渗。)

皮肤发红通常随着时间延长加重

静脉可能发红或者变暗

沿着静脉走向出现急性红斑或者条纹,通常几分钟后渐渐缓解,沿静脉走向可能出现风疹块

肿胀

外渗表浅时肿胀通常被观察到和及时发现,如,外周静脉的外渗。深入外渗不容易被发现,如:植入式输液港头的针脱出而造成的外渗。

肿胀随着时间延长加重

不发生肿胀

不发生肿胀

血液回流

静脉通路没有血液回流

-

应该有血液回流,如果无血液回流,应该考虑是否是发生了刺激性药物渗透

有回血

溃疡

皮肤是完好的,无破损

发疱性药物出现外渗后1-2周皮肤会出现起疱,皮肤剥落或者崩落,外渗2-3周后,会出现组织坏死。就需要介入治疗。

不发生溃疡

不发生溃疡

2.3导致不良反应的化疗药物类型分析

根据化疗药物渗出后对组织的损伤程度,可以将化疗药物分为两类,发疱性药物与非发疱性药物。

发疱性药物:能够引起皮肤或者粘膜起疱的药物:表柔比星、长春新碱、多西他赛、紫杉醇、顺铂(>0.5mg/ml)等。

非发疱性药物:

1.刺激性药物:指能够引起刺激性或者炎性反应的药物。如:顺铂(<0.5mg/ml)\足叶乙甙、多柔比星脂质体、伊立替康、奥沙利铂等

2.无明显刺激性药物: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吉西他滨、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等、

3讨论

单纯化疗在临床上有许多副作用,如呕吐、脱发、厌食、白细胞减少、免疫力下降等。我们可以在饮食中多吃含硒的食物。硒在医学上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在此期间,我们服用富含硒的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咀嚼片,其中含有富硒的麦芽、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硒应该在体内发挥作用,它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白细胞对癌症患者有很好的促进食欲和身体恢复的作用。

根据化疗药物渗出后对组织的损伤程度,可以将化疗药物分为两类,发疱性药物与非发疱性药物。

发疱性药物:能够引起皮肤或者粘膜起疱的药物:表柔比星、长春新碱、多西他赛、紫杉醇、顺铂(>0.5mg/ml)等。

非发疱性药物:

刺激性药物:指能够引起刺激性或者炎性反应的药物。如:顺铂(<0.5mg/ml)\足叶乙甙、多柔比星脂质体、伊立替康、奥沙利铂等

无明显刺激性药物: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吉西他滨、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等、

主要外渗症状: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等表现;注射部门发现外渗、红肿或者结块症状;发疱性药物出现外渗后1-2周皮肤会出现起疱,皮肤剥落或者崩落,外渗2-3周后,会出现组织坏死;有时会出现给药部位,针刺感、烧灼感、疼痛感。因此,肿瘤专科护士必须对化疗急性反应有高度的警觉性。这部分内容涵盖了患者在化疗期间可能经历的各种不良反应,以及患者在接受化疗给药时及随后一段时间内可能经历的各种并发症。

宗上所述, 针对肿瘤患者在选择化疗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引起各类不良反应,且不同种类的化疗药物会导致肿瘤患者出现不同的不良反应,充分掌握各类化疗药物所造成的不良发应,采取具体的干预方法对患者进行干预,能够从根本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于雪,辛俊华,韩希翠,等.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临床处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3):131-132.

  2. 陈超庭,杨兰平,黄汉生,等.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临床处理分析及影响因素[J].医学信息,2015,28(16):33-34.

  3. 康艳霞,闵婕,张东伟,等.阿瑞匹坦联合托烷司琼预防高致吐化疗药物引起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12):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