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创伤五阶段疗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5
/ 2

代际创伤五阶段疗法

李红艳

玉 溪 技 师 学 院 玉 溪 工 业 财 贸 学 校 云南玉溪 653100

【摘要】本文通过用简洁而通俗易懂的语言,简述了金尚在著作《走出原生家庭的代际创伤》中所写的代际创伤五阶段疗法。力求让读者通过本文的阅读,大致上对代际创伤五阶段疗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以后全面学习这一疗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代际创伤 五阶段疗法

这是我在原生家庭代际创伤的自我疗愈中,一步一步的自我总结出来的。我自从开始思考这个疗法,并运用到自身,到真真正正完完全全的疗愈了自己,大概花了五年整的时间。

在思考的过程中,曾经多次仰首问苍天:求求您,给我指一条路;也曾在思路受阻的时候,翻阅无数书山书海;或者,飞到哪个知名大伽座下参加工作坊。最终,所有的思考和努力,终于使得这一理论越来越有效,最终得以完成。

代际创伤五阶段疗法,一共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重建安全感虚拟爱之疗法;第二阶段,哀悼失落的童年臣服当下;第三阶段:消除内疚感重建清白感;第四阶段,消除羞耻感重建价值感;第五阶段,寻找人生和生命的意义。

第一阶段重建安全感虚拟爱之疗法,主要是帮助受创伤者重新拥有爱的感觉,获得活下去的勇气。人类因为被爱而诞生,因为爱自己而成长,因为爱他人而生存,没有被爱和爱的人生,是无法活下去的。然而有些受到原生家庭严重心理创伤的人,很少或者几乎没能得到过父母的爱,他们能够活到现在,完全是靠头脑的自恋幻觉编造的一个个充满爱和温情的故事。

好不容易凭着自恋幻觉妄想,活到了青年或成年,却忽然发现了父母根本不曾爱过自己,这下子支撑活下去的信仰全部坍塌。但还是忍不住自问,或是无语问苍天,“他/她到底有没有爱过我?”

处于创伤严重状态的边缘性人格、抑郁症、药物成瘾、焦虑症等各种原生家庭创伤后遗症的这些痛苦的人们,会一遍又一遍地去追寻这个问题。就好比是一遍遍地追寻“我有没有资格活?”一样。

如果治疗师直接告诉来访者,“你父母从来没有爱过你”。那么对于处于病患期的受创伤者来说,会是直接崩溃,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而如果可以通过叙事(叙事疗法)、催眠(SAT催眠、时间线催眠),给来访者重新构建一个充满爱和温情的故事,并且让来访坚信这就是真的,而且深入了潜意识,那么来访者就会觉得自己是在爱中诞生、在爱中成长的,自己是被爱的、自己是可爱的。

这样一来,来访者的自体就增强了,在自体增强的基础上,再锦上添花的让来访者知晓大自然爱着每一个人、宇宙爱着每一个人、社会潜意识爱着每一个人。我们每一个人来到世间,都是充满了被爱和被期待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拥有满满的爱的。

这样一来,来访者的自体才算是基本上恢复到了常态。在这个基础上,让来访者哀悼过去的伤痛,与原生家庭分手,臣服于当下时刻,接纳既有光明也有黑暗的自己。

武志红说过,哀悼是完结悲剧的终结力量,哀悼意味着完整的体验了生命中该有的情绪。这样一来,来访者就能够和过去好好告别,与原生家庭正常分离,接纳当下的一切。

臣服当下,接纳自己,意味着接纳自己的白与黑,接纳自己的光明面与秽暗面,接纳自己的这个身体,接纳自己的这个情绪,接纳自己周遭的一切事物,接纳你这一生,接纳你这个人。

有原生家庭心理创伤的人,基本上都有一个关于爱与恨的心理冲突,其实也可以说是生本能与死本能的心理冲突,或者说是亲密与分离、爱与自由、愧疚与仇恨等,都是同一个意思。而这个爱与恨指向的客体,不管在现实中是指向什么事物,其根本的隐喻都是指向父母。

所以,第三阶段就是来消除对父母的仇恨与内疚。不再仇恨父母,对父母的内疚就会减大半,再进一步通过家庭系统排列看到,父母对子女是没有所谓“恩”的。父母自有他们自己的责任、命运,需要他们自己去负责,子女无能为力;人类的子代都有权利比亲代活得好,所以,我们可以毫无愧疚的,去绽放自己的生命,去展开自己的创造力。 

比起消除羞耻感来说,消除内疚感这个部分比较容易,很多的文章和书籍里都能够找到相关的佐证,也很好理解和运用。我通过在大量的心理著作中,找到了最直指人心的消除内疚感的一些思想,写在了书中。

疏通了内在爱与恨的冲突,消除了对父母的怨恨和内疚之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低自尊、低自我价值感、羞耻感、无存在感,所以第四阶段,就要来消除羞耻感,重建价值感。

比起内疚感来说,羞耻感的消除确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我通过借鉴美国心理学家贝弗莉•恩格尔在《这不是你的错》书中所写的消除羞耻感的方法,融进了自己的思想和理解,把消除羞耻感的终极解决方法分成了五个方面:自我理解、自我宽恕、自我接纳、自我关爱、自我鼓励,并且作了详细的操作讲解。

心理学具有很短的历史,却有一个很长的过去。自从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的心理实验室建立,心理学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范畴中分离出来。

而在这之前,心理学是隶属于哲学的。哲学是什么呢?哲学无非是思考“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什么意义”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大哲学家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生与死”,对应了西方那句著名的格言“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a question”,那也就是延伸到了人类人生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所以,第五阶段呢,就是写人生和生命的意义。当然这些人生和生命意义的观点,不是我发明出来的,我还没有那个资格。是我在大量阅读、大量听课的基础上,遴选了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几个心理学家、哲学家、或作品中人物的观点,把他们的思想搬运了过来。

主要有武志红、西西弗斯、布莱恩魏斯、赛斯、弗兰克尔他们五个,对于人生和生命意义的理解和看法,并且作了比较详细的讲解,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参考文献:

[1]金尚.永远成长的苹果树.[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01.

[2]金尚.滚蛋吧抑郁君[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9.01.

[3]金尚.走出原生家庭的代际创伤.[M].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20.04.

作者简介:李红艳,笔名金尚,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心理督导师,代际创伤五阶段疗法创始人,虚拟爱之疗法提出者和倡导者。

已出版心理学专著《走出原生家庭的代际创伤》(海外版)、《永远成长的苹果树》《滚蛋吧抑郁君》,并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

2020年入选全国首部《中国心理工作者人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