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中药活血消癥方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5
/ 2

针刺配合中药活血消癥方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苑贺英

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 北京 102200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活血消癥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肌瘤体积、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法:将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活血消癥方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活血消癥方治疗,以14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6.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显著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活血消癥方治疗子宫肌瘤可提高临床疗效,显著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改善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子宫肌瘤;针刺疗法;活血消癥方;疗效;肌瘤体积

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发生于女性生殖器官中,也是人体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临床又将子宫肌瘤称为纤维瘤。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出现增生所致,且在发病中,少量的纤维结缔组织又会以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以月经多、不规则出血、下腹包块、疼痛、白带增多为主要临床表现,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均造成严重影响[1]。在临床治疗中,多以常规西医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能达到相应的预期疗效。随着中医的进展,在子宫肌瘤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药,从发病机制入手治疗,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妇科 2017 年 1 月~2019 年 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 60 例,均为未绝经妇女、子宫体为<3个月妊娠大小、肌瘤直径<4cm者,多发性肌瘤瘤体最大直径4cm。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肌瘤体积、瘤体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妇产科学》中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出现经量增多且经期延长、腹痛或贫血等临床症状;经影像学检查或宫腹腔镜确诊;符合《中医妇科学》中癥瘕的气滞血瘀型辨证标准;肌瘤直径<4cm;同意保守治疗;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入组同意书。

排除标准:绝经妇女;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子宫体积>孕3个月子宫体积;子宫肌瘤直径≥4cm;近3 个月内使用避孕药或其他激素类药物;过敏体质;拒服中药及拒绝针刺治疗者;有心血管系统、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智力障碍或精神病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中药活血消癥方治疗,以患者月经干净后第3天开始,其组方为:醋鳖甲20g、乌药 15g、牡丹皮 15g、白术 15g、板栗壳 15g、郁金15g、蒸陈皮 5g、茯苓 20g、浙贝母 15g、黄芪 20g、甘草 6g;以适量水煎煮,每天 1 剂,分 2 次温服。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实施医生为同一位,针刺时间每日固定。主穴取横骨、曲骨、子宫、三阴交;配穴取中极、关元、气海、公孙、血海、地机、丰隆、足三里、水道、归来。嘱患者平卧,常规皮肤消毒后,取双侧主穴,视病情酌加配穴,以得气为度,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每天1次。两组均以14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2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2.2子宫肌瘤体积

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肌瘤体积均比治疗前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子宫肌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症状与生活质量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症状、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此病症发病率上升速度较快,且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子宫肌瘤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月经不规律、阴道流血等症状。在临床治疗中,手术虽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但其会对患者子宫造成损伤,特别是对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影响较大。临床实践发现,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米非司酮是一种甾体类药物,是抗孕激素药物,可以替代孕激素与受体相结合,从而抑制肌瘤细胞的生长,同时还可以减少雌激素水平。但单独应用此药物,并不能达到预期的临床疗效

[2]

随着中医学的进步,中医认为子宫肌瘤属于血热夹瘀症状,在治疗中,通过清热化瘀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故在治疗中,实施中西联合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桂枝茯苓胶囊是中成药剂,方中的桂枝可通血脉,茯苓能利湿,芍药凉血,丹皮与桃仁可活血化瘀,诸药合用,能化血化瘀。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且较西药激素治疗,无复发性及致癌可能性,疗效显著且稳定。中医学内无子宫肌瘤病名,可将其归属“癥瘕”、“崩漏”、“肠覃”等范畴[3]。《灵枢》有“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之载,可见其将病因归为外感寒邪、内伤情志,两者均可引起气机郁滞。然而,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且气具有推动温煦津液以濡养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的作用,气机郁滞则日久生瘀、生湿、生痰,痰、湿、瘀凝滞而结成块于局部,从而出现肿块。

综上所述,使用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可提高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尚禹.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0):60-61.

[2]徐红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2):90-92.

[3]梁春香,陈彩霞,吕佩.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8,10(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