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农村校内外 教育相结合的 有效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8
/ 2

雄安新区农村校内外 教育相结合的 有效途径

张雪霞

河北省安新县龙化乡梅果庄小学 071500

摘要:搭建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的融合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的人格得到完善,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拓展素质教育的内涵。社会教育是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并列的一种教育形态,它们既具有独立性,又可以更好的去把握学生的本质,从家庭、社会入手去影响学生,让他们能够正确的社会化。但目前,校内外教育融合还存在些许问题,尤其是新拓展的雄安新区。基于此,本文以雄安新区农村校内外教育融合路径探析为例展开讨论。

关键词:雄安新区;农村;教育

只有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目标出现一致化形成互补体系,才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统一化。从本质上来看,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工作对象以及育人目标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反而是校内外进行有效融合的切入点,只有抓住这些差异性,逐步实现校外活动和校内活动的制度化、有效化,切实保证活动的时间,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精心设计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的活动就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目前雄安新区的农村教育存在单一化、不确定化等缺点,无疑阻碍了校内外的融合,下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谈雄安新区农村校内外教育融合的问题,并为其融合提供实施途径。

一、雄安新区农村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1. 认识不到位

校外教育工作是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设计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的实践项目,因此要做好与学校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的沟通和衔接,才能够将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目前,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进行衔接时普遍存在认识不到位的现状。雄安新区作为新开辟的领域,此领域的教育呈现不专业化、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总量不足够、教育阵地容量小、投入小、教师队伍弱的现状。基于这些现状,许多教职员工并未准确的定位校外教育的职能,不明确校外教育在学生生活当中、成长当中扮演的什么样的角色,所以并没有积极的围绕校外教育,搭建培养学生拓展实训项目的平台,许多雄安新区的农村小学只是利用学校周围的一些宁静的场所,为学生举办项目活动,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利用校外的活动场所,进而也不会利用一些与学生成长有关的商业活动、文化活动,从而并未实现和社会真正的接轨,也没有充分的发挥家长的作用。正是由于认识程度不够,定位不准确,导致了青少年对于校外教育活动阵地的认同缺乏正确性。

  1. 体系不完善

雄安新区农村校内外合作存在管制体制不健全,校外活动建设和管理未统筹协调的现状,许多学校并未设置专门的部门来负责牵头工作,协调好校内外活动场所的举办和建设问题,所以在校外教育的政体选择当中,以及在开展校内外活动的过程当中,仍是采用隶属的关系,这无疑导致校内外合作的管理体制十分复杂。企业内部应该专门的设立行政部门,学校要专门安排负责人有效的牵头,平等化的合作。由于政策支持机制的不完善,导致许多行政部门根本不能够将校外活动部署工作真正的落实,甚至有些地方的教育行政机关认为,校外教育只是一种单纯化的补充,不可能达到学校教育的等量齐观,于是就不加强资金投入和政策配套,在环境保障上也有意无意的忽视[1]

二、校内外教育融合的具体探索

学校教育存在局限性,在教育过程当中不可能顾及到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所以学校教育不能够提供均衡多元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而校外教育是充分的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内容丰富,主题鲜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它们都是以育人为主,以不同的活动,呈现真正意义上的优势互补,能够让学生在校内外共同打造的平台上健康的成长,所以下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如何促进校内外教育的融合。

(一)以教育差异性为契合点,促进校内外教育的融合

首先,校外教育的任务与校内教育的内容任务是存在差异性的,校外教育是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让学生一生都在动态的社会环境当中不停的学习校外教育,它是没有强迫性的,它是潜移默化的让孩子成长。这样学生自主性选择的活动,能够在形式上和内容上更加的具有自主性,让学生自愿去参加。其次,校外教育所设置的活动项目更加的多元化可以弥补校内教育中系统性,而今多元性的现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充分抓住校内外教育的这些差异性,能够更好的促进校内外教育的融合。

(二)以“等量齐观”为基准,搭建校内外融合主阵地

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来说都十分重要,所以教师要紧密形成校内外教育合作开展,打造融合主要阵地,首先,相关部门可以主动的出击,搭建校内外教育合作的平台。在搭建平台过程当中始终秉持沟通了解的原则,组织开展学校特色活动,了解学校需求,并且结合校外教育做到有的放失,同时教师实地考察、了解校外的资源。其次,可以将校外的教育内容引进校园,虽然学校教育会受到应试教育的限制,在学校教育当中非常的强调共性,而忽视了对于学生潜能的开发。但是校内教育为此可以依托校外教育来弥补教育的不足,从长远的角度促进学校的结合,实现共同作用。例如可以将疫情背景下的资源巧妙地引入校园,开展校园“感激英雄手抄报制作大赛”,让学生在制作之中感受到抗击一线战士的英勇无敌,不辞艰辛,从而引领学生学会感恩,学会面对学习上的危机。最后,可以充分的开拓校外教育的平台,在校外教育当中融入校内教育的知识,搭建平台上积极打造展示平台,在充满科普智慧的群众当中呈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思想活动,从而实现在校外育人的形式。例如,疫情防控工作的结束,习作教师为了让学生书写万物复苏,风平浪静为主题的作文,就可以因时制宜,选择合适的场所,看展走访活动,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的作文更加有深度。

(三)以“相辅相成”为目标,共同举办主题教育活动

校内外教育也是祖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与学校教育不一样,但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学校教育旨在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校外教育具有非系统性、非目的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2],他们两者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整体。所以,应该充分的发挥两者独特的优势,让校内教育作为基础校外教育作为补充,实现缺一不可的体系建设,共同举办主题活动推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例如,可以共同举办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的主题教育活动,劳动作为学生必备的素质,应该从小学阶段抓起,培养学生劳动的好习惯。如果单从学校的角度去举办此次活动,无疑太过单一化,所以,学校要巧妙借助校外教育。通过呈现社会上的“啃老族”,让学生在对啃老族的评价之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其次,还可以举办“热爱劳动、感恩人民”的实践活动,活动主体多元化,引领父母、农民伯伯、教师共同参与的农村采集活动,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最后,还可以通过相辅相成搭建促进学生自理能力提升的活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3,4]。例如,开展研学旅行能够更好的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学会自主的解决问题,减少对他人依赖。相关管理人员应该了解活动的环境,做好防范措施切实做到保证学生安全是基础。开展研学旅行,能让学生在研学旅途当中学习基本的生活知识,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结束语

简而言之,雄安新区农村作为新领域,新的教育地区,由于地域限制目前存在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水平不高的现象;教师教学太过单一化,教学活动开展不够。由此,可以加强与社会、家庭的连接,从而有效的协调好教育的发展;搭建校内外的有效衔接,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当中,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以及个人素养,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国华.浅谈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2018(24):4.

[2]黄小春.浅议校外教育场所的活动育人功能[J].中国校外教育,2012(02):3+8.

[3]李友健.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的衔接问题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1):57-58.

[4]雷翠容.校内外教育衔接之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0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