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腰硬联合麻醉术后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0
/ 2

中医治疗腰硬联合麻醉术后临床观察

李建刚

泰安市中医医院麻醉科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方案治疗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腰背疼痛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腰背疼痛症状患者共100例,根据其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包括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应用中医方案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将2组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2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d(5.45±1.33)分、治疗后2d(4.55±1.24)分、治疗后3d疼痛评分(2.21±0.01)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d(7.92±1.12)分、治疗后2d(6.56±1.02)分、治疗后3d疼痛评分(4.44±1.23)分(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腰背疼痛症状实施中医方案治疗,能够使患者疼痛症状得到缓解,同时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腰硬联合麻醉术;腰背疼痛

腰硬联合麻醉为临床常用麻醉方式,其具有镇痛、镇静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势,但术后易出现较多并发症,以腰背部疼痛最为常见,其发病率为6%~30%,一般发生在术后12~72h之间,其发生因素主要是由于人体麻醉后,其腰背部肌肉松弛,进而导致棘间韧带和棘间肌长时间受到牵拉或手术过程中需保持被动卧位、穿刺损伤等所引起。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一般以常规西医治疗为主,但治疗效果不佳,进而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而通过实施中医治疗方案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效果,减轻其疼痛感,改善其腰背部疼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医方案治疗的优势,并对其效果进行探讨,详情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腰背疼痛症状患者100例,收治年限在2015年—2018年,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男性共35例、女性15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45.56±1.12)岁。对照组,男性共36例、女性14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6.67±1.92)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腰背部疼痛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精神疾病。

1.3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给予患者采用热水袋在腰部进行热敷。观察组实施中医治疗方案。协助患者保持平卧位,将白芥子100g、吴茱萸100g采用纱布进行包装,制作成热敷袋,将热敷袋在恒温煲内加热,直至45℃,并将其置于患者腰骶部位置进行热敷,使其能够与人体腰部紧密接触,于早晚各热敷1次、每次时间在20min,共治疗3d为一疗程。

1.4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治疗效果。1.5统计学方法数据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x珋±s)表示,行t值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对比

治疗前,2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d、治疗后2d、治疗后3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2.2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

3讨论

研究显示,多数腰硬联合麻醉术后患者易出现腰背部不适情况,其主要是由于麻醉对人体神经纤维末梢致痛物质造成刺激的释放,比如组胺、缓激肽、血清素、前列腺素,造成刺激,进而引起疼痛的发生或增加疼痛程度。而在实施手术过程中,需要患者腰部生理弯曲度发生改变,进而引起腰背部疼痛情况发生。而腰背部的疼痛强度、是否疼痛与自身情绪也存在密切关联性,其中焦虑和抑郁情绪易降低患者耐受疼痛的阈值,进而增加患者疼痛敏感性。中药热敷是临床常见中医方案治疗方式,其能够升高人体局部皮肤的温度,扩张人体皮肤的毛细血管,能够使中药活性得以提高,进而快速进入人体深部组织内。同时温热的刺激能够使网状内皮的系统的吞噬功能得以活跃,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得以提高,利于早期消除炎症组织。同时温热的刺激能够使患者负面情绪得到缓解,对其运动神经功能以及植物神经功能进行调节,使其疼痛阈值得以提高。本研究的中药热敷方中,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等功效,使人体血液中前列腺素E2含量得以降低,从而产生较好的镇痛效果;白芥子则能够达到通络止痛、消肿散结的目的,白芥子能够使人体疼痛阈值得以提高,热敷能够使药物直达病灶部位,使其腰背部疼痛症状得到缓解,达到行气止痛、缓解韧带和肌肉的紧张痉挛、舒经活络、活血化瘀的目的。本研究数据显示,治疗前,2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d(5.45±1.33)分、治疗后2d(4.55±1.24)分、治疗后3d疼痛评分(2.21±0.01)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d、治疗后2d、治疗后3d疼痛评分(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综上所述,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腰背疼痛症状实施中医方案治疗,能够使其疼痛症状得到缓解,同时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参考文献

[1]陈正华.中医治疗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腰背疼痛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7):63-65.

[2]郭青.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镇痛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32):51-54.

[3]丁瑜,曾建华,王碧.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0):29-30.

[4]杨永锋.地佐辛对下肢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疼痛有效性的临床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8,27(20):5-6.

[5]周建军.麻醉给药方式对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疼痛及麻醉复苏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3):38-39.

[6]马宏英.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0):1476-1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