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性临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0
/ 2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性临床护理体会

张霞

浙江省宁波市人民医院

摘要: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逐渐成熟,其以诊断准确性高、不开胸、创伤小、根治性等优势迅速普及推广,同时也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后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患儿手术安全性,减少介入治疗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及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我院 2009 年 1 月 ~ 2010年 12 月对 30 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小儿心脏病;临床护理;护理体会;护理干预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其主要是胎儿时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畸形,其被称为“小儿杀手”。现阶段,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大动脉错位以及法洛四联症。随着医疗技术及其设备的逐渐发展与完善,促进了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治疗手段和水平的提高,给予护理干预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使其由常规护理逐渐趋于综合护理干预转变,以此,将尽可能的保障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缩短其患儿的住院时间。

1资料

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男23例、女27例,年龄在8个月—11岁,体重4—40Kg,以上50例先天性心脏患儿均经过临床、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合适。

2治疗方法

对于未满8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氯胺酮2 mg/kg静脉复合麻醉,8—11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之后,逆行主动脉造影,左右心导管检查,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右股动脉搏动最强处穿刺,最后,依据造影时的操作情况和冠状动脉病变选用相应导引导管、导引钢丝、球囊及支架完成。

3治疗结果

表1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

例数

并发症

观察组

对照组

30

20

0

4

x2值

4.08

P值

0.04

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均顺利成功,术后第三天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时无残留分流现象,且心脏听诊无杂音。

4护理方法

1、常规护理

常规护理分四个步骤进行,即术前访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首先是术前访视。由专业的护士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讲解先天性心脏病的致病原因、主要表现、护理及其对症要点、手术的过程以及手术期间所需主要的事项,并且护士需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心理疏导,从而增强患儿及其家长应对治愈疾病的信心,以便积极配合治疗;其次是术前准备。手术之前,应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综合性检查,针对于手术中或手术后所用的药品,对患儿进行过敏反应测试;再次是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由一名专业医师全程检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患儿麻醉后切实保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观察患儿心电图ST段变化状况,10~15 min后无异常即可释放封堵器;最后是术后护理。手术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会遭受巨大的事后疼痛,依据患儿的体质、年龄等可对其注射适量的盐酸哌替啶等镇痛剂,做好患儿心理辅导工作,防止手术给患儿带来心理阴影。

2、心理护理

心功能不全是一项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的重要疾病,其最常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无力、咳嗽等症状。通常情况下,患有心功能不全疾病的患者易出现紧张、焦躁不安等心理反应,所以这就要求医院护理人员做好心理护理工作,首先,向患者一一介绍参与他疾病治疗的医生、护士,着重讲述医生、护士的成功事例,帮助患者打消医疗事故顾虑;其次,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始终以诚恳、耐心、和蔼的面貌面对患者,以此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鼓励与引导患者讲述出自身的种种心理疑惑,从而帮助患者解决种种疑惑;再次,做好与患者家属解释工作,给予家属关怀与支持,向家属详细讲述患者治疗过程与方案,如给患者吸氧时,需向家属作出解释:患者因患有心功能不全疾病,极易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因此让患者吸氧能够缓解其呼吸困难问题。

3、一般护理

从空气、光照、温度、湿度等多个方面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病室环境,同时,病室内床铺用品需经常性消毒清洗,以防止患者出现新的疾病。构建完善的生活制度,结合患者的身体体质及疾病状况,科学合理安排患者作息,既要保证患者具有适当活动量,又要保证患者具有充足的休息与睡眠,特别注意的疾病严重的患者应限制活动,尽可能让其卧床休息,其次,医生及护理人员应坚持“轻”、“快”原则对患者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在保证诊疗、护理效果的情况下,最大限度上减少扰动患儿次数,缩短诊疗、护理操作时间;再次,以少食多餐、富于营养、易消化原则为指导,科学合理配制饮食。由于心功能不全患者胃纳相对较差,所以科学合理配制饮食至关重要,即食物要易消化,以流质与半流质食物为最佳,如粥、牛奶、细面条、蛋花汤、饼干等,此外还需要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高维生素食物,少食或不食油条、香肠、腊肉、海鱼、豆瓣酱等食品;最后,落实好患者病情观察工作,对患者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方面变化状况进行实时监督,一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特别注意的是对于部分情绪异常狂躁不安的患者可对其注射适当的镇静剂。

4、对症护理

(1)预防感染。患有心脏病疾病的患者抵抗力相对较弱,极易发生感染性疾病,所以要做好对患有心脏病疾病患者预防接种工作,以防止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另外,根据患者的体质及疾病状况,为患者安排适量的运动,同时,让患者多呼吸呼吸室外新鲜空气,多晒太阳。

(2)缺氧的护理。患者缺氧临床初步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四肢无力、心慌、呼吸急促、气短等症状,随着缺氧不断加重,患者意识逐渐模糊、血压下降、嘴唇发紫、瞳孔放大、呼吸次数与深度大幅度增加,严重的将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医生、护理人员应做好对缺氧患者的护理工作,即当发现患者缺氧时立即采取膝胸式,给患者戴上氧气面罩,并按照医生处方给予患者服用药物。同时,护理人员需认真观察患者从缺氧发作到恢复整个过程,挖掘引起患者缺氧的原因,有针对性的予以护理以防止患者同样缺氧事件的发生。

(3)心力衰竭的护理。心力衰竭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焦躁不安、脸色苍白、无力以致体系活动受限与水肿。所以护理人员当发现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需适当减少钠盐的摄入量,以减轻水肿症状;让患者采取半卧位,控制患者体力活动,以降低心脏负荷,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另外,通过防治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影响心功能的合并症均能够起到预防心理衰竭疾病的发生。

(4)用药护理。严格遵循医师处方让患者服药,患者服用药物后,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反应观察,并告诫患者要及时诉说不适之处,尤其是洋地黄制剂,当发现患者服药后出现食欲减退、头痛、恶心等症状时,护理人员需立即告知医师,由医师进行相应处理。除此之外,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状况,当心电图显示患者心律市场时,也应及时通知医师,由医师做出相应处理。检测患者心率时患者服用洋地黄制剂的前提条件,若检测发现患者的心率小于60次/分时,需停止服用洋地黄制剂,以防医疗事故事件的发生。

5、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需做好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详细介绍心功能不全疾病的致病原因、临床表现症状、治疗要点及注意事项等。同时,多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述本医院近年来的成功治疗案例,以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压力,增强患者及其家属治愈疾病的信心,从而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 沈幸. 心脏手术811例麻醉护理配合[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05)

[2] 马卫青,陈熙,王俊先,张静.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手术护理配合[J].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5(03)

[3] 韩晓兰,王岩,王艳艳. 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配合[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8(04)

[4] 林淑霞,胡惠,胡强夫. 低龄低体重小儿心脏手术容量管理的护理配合[J]. 护士进修杂志. 2011(16)

[5] 李芳,林桦. 57例婴幼儿心脏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J]. 右江医学.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