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后护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0
/ 2

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后护理探讨

刘双双

邵阳县人民医院

摘 要:目的:探究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后护理相关问题;方法:随机选取78例患有阻塞性黄疸疾病的患者,对其进行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治疗;结果:78例患者接受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治疗,其中4例患者出现引流管渗透、6例患者出现血性胆汁、7例患者出现胆道感染;结论:患有阻塞性黄疸疾病的患者在接受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治疗时极易发生并发症,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认真护理,以取得良好的治疗与护理效果。

关键词:皮肝穿刺 胆道内外引流术 并发症 护理

1、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科室从医院中随机选取78例患有阻塞性黄疸疾病的患者(51例男患者、27例女患者),包括29例患有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疾病患者与49例患有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疾病患者,其中这些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皮肤黄染较明显、高热、茶色尿等,通过对这些患者检验发现,多数患者在胆红素、凝血等方面存在异常。科室对这些患有阻塞性黄疸疾病的患者进行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治疗。

(2)治疗效果

本科室对78例患有梗阻性黄疸疾病的患者进行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治疗,存在3例一次引流未成功,在75例一次引流成功患者中有69例患者术后3周内黄疸完全消退、恶心呕吐得到缓解、皮肤呈现正常色。同时也存在4例患者出现引流管渗液、6例患者出现血性胆汁、7例患者出现胆道感染,通过对这些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一段时间后,这些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并逐渐好转。

2、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引流管渗液

对78例患有梗阻性黄疸疾病的患者进行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治疗,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引流管渗液。通过深入分析发现,该现象之所以发生,其原因应归结于引流管脱落,或者穿刺孔漏出,而穿刺孔漏出大都因引流管引流受阻,以致内部压力大大增加。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发现引流管渗透现象时,需事先检查患者伤口处敷料状况,观察伤口处敷料是否被渗湿,若被渗湿需立即更换敷料,以防止细菌感染事件的发生。之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向医生告知,由医生对引流感进行专业处理。

(2)血性胆汁

对78例患有梗阻性黄疸疾病的患者进行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治疗,其中有6例患者出现血性胆汁。患者在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后返回病房,护理人员需认真观察、记录好引流液的量及颜色,并及时告知医生,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使用止血药。通常情况下,应将止血敏2.0mg、维生素K140mg、止血芳酸0.4mg及250mL补液混合于一起对患者进行注射。若患者在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过程中出现出血状况,待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医师的处方将立止血1kU+0.9%NS100mL对患者静脉滴注,将立止血1kU对患者静脉推注,之后利用相关医疗设备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及呼吸灯进行实时监测、记录,并及时反馈给医师。本科室对78例患者进行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治疗,待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后首先按照上述进行静脉滴注与静脉推注,其中有2例患者在术后2h内出血50mL,此时护理人员需及时告知医师,在医师的指导下,护理人员立即关闭引流感,30min后重新打开引流管,如此以来患者体内又出30mL血性胆汁,而且引流液呈现金黄色。由此表明,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特别注意的是当患者在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后出现血性胆汁时,极易引起患者家属的恐慌、焦躁不安,从而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情绪,为此需要护理人员做好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向其详细讲解出血的原因,告诫患者及其家属不必过分担忧。

(3)胆道感染

对78例患有梗阻性黄疸疾病的患者进行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治疗,其中有7例患者出现胆道感染,而胆道感染指得是胆道内发生细菌感染,其临床常表现为高热、腹部不适等症状。在7例患有胆道感染疾病的患者中,有3例患者在术前已患胆道感染疾病,另外4例患者是术后患得胆道感染疾病,无论是术前患得的胆道感染疾病还是术后患得的胆道感染疾病,均需要引起医生、护理人员的重视,即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医生处方给患者服用抗生素,同时做好物理降温准备。对患者护理一段时间后,若患者临床症状高温、腹部不适等未得到缓解,此时则需要对患者进行血、胆汁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挖掘引起患者胆道感染疾病的细菌,之后选取相应的药物予以治疗。

3、术后护理策略

(1)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要多注意休息,注意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要经常询问患者的食欲情况、是否出现肝区疼痛、观察皮肤及巩膜有无黄染现象。如果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有可能坏死腹腔内有出血。饮食方面由于穿刺后引流胆汁,使患者对脂质类的消化和耐受降低,要注意叮嘱病人吃一些含脂质低的食物,每次进食量要少,可改为多次进餐,使机体有足够的营养进行组织修复。

(2)引流管的护理

首先要保证引流管的通畅性。保证引流管的通畅性非常重要,在完成穿刺手术后引流管道要放置到皮肤的合适位置,防止病人因活动使引流管发生变形阻塞降低引流量。护理人员在引流的时候要注意引流量和引流液的颜色变化,这样可以协助判断引流管是否通畅、病人生命体征是否正常。正常的胆汁颜色为清澈、透明、色泽偏黄,每日胆汁引流量在750—950ml,如果引流量突然发生变化、颜色发生明显改变,患者出现心律加快、发热、呼吸急促、疼痛等症状,要立即向医师汇报,之后与医师配合处理引流管出现的问题。其次,冲洗引流管要注意无菌操作,动作力度要适宜,冲洗液的流速要适宜,防止过快使胆内压升高阻塞胆管。在清洗的生理盐水50ml加庆大霉素16万u用50ml注射器进行反复清洗,每天一次,每次注射5—10ml,力度要适中,直到清洗液变清为止。最后防止引流管的脱落,术后肝脏体积会发生一定变化,导致引流管向外退出,另外由于病人平时的运动也会导致引流管位置变动。防止脱落发生的措施:皮肤缝线双重固定,外加两层薄膜固定,使用猪尾巴管,让患者充分休息。

(3)出院指导

病人PTCD术后可能带管出院甚至终身带管,因此护理人员要教会患者妥善的固定PTCD引流管,告知患者引流管脱落后的严重性;教会患者及其家属对导管的日常护理,比如导管的无菌操作和细节,引流袋的位置要放置正确放置引流时的逆行感染;每天要记录胆汁量,通过胆汁量以及胆汁的颜色去判断引流管的状况和病人的情况;向家属仔细描述各种术后的并发症的现象,利于患者在出现并发症候及时去医院就诊;要叮嘱患者注意饮食习惯,因为胆汁引流时患者对脂类食物的消化功能降低,因此平时要吃一些清单的食物;平时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心情好身体的各项生理活动都能够正常进行,有利于术后恢复;经常复查确定恢复状况。

4、小结

梗阻性黄疸疾病发展较快,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病人一旦发现患有梗阻性黄疸疾病需及时入院进行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治疗。同时,基于不同患者之间的体质特征有所差异,所以部分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治疗后极易引发并发症,此时则需要护理人员严格依照医师嘱咐切实做好护理工作,从而为患者康复治疗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以此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寿命。另外因为术后冲管不当而造成的感染仍有一定的发生率。本研究发现内外引流管置入患者,在冲管时如回抽,易将十二指肠液吸人肝内胆管,极易并发感染。采用规范的护理技术是降低PTCD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对本组患者的护理中,对引流管进行精心的护理,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缩短了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 张新英. 28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病人的护理体会[J]. 农垦医学. 2006(03)

[2] 王桂珍,齐少春,刘洪珍,樊桂莲,陈倩. 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体会[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15)

[3] 郭慧,曾素琴. 58例病人经皮肝穿刺胆道成形术的护理[J]. 护理研究. 2010(18)

[4] 董化娣. 胰管结石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01)

[5] 梁伟琼,陈爱. 剖胸后胸腔闭式引流的临床护理研究[J]. 河北医学. 2010(07)

[6] 徐秀芳.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的观察与护理[J]. 中华全科医学. 2011(09)

[7] 赵艳. 循证护理在预防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