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全程舒适护理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全程舒适护理的影响研究

林晓霞 林妙春 陈巧巧

广东省湛江市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心内二 广东 湛江 524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全程舒适护理干预方式,评价全程舒适应用于护理方案中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9年2月间本院接治的急性心肌梗死56例患者的临床数据收集,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28。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全程舒适护理干预,根据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相比护理前,护理后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较实验组更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应用全程舒适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临床意义十分重大。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液透析;护理干预

冠状动脉急性或持续性缺氧,缺血会引发患者出现心肌坏死,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心肌梗死的状况,是现代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心血管急重症,这种病症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1]。这是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病症起病急促,患者的病情发展较快,很容易引发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的症状[2]。而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当做好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预防并做好有效的治疗,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康复。全程舒适护理在应用过程中能够保证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为全程舒适的状态,这样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有积极意义。本次研究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应用全程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下为实验过程和结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将2016年4月至2019年2月间本院接治的急性心肌梗死56例患者的临床数据收集,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28。实验组患者的年龄在52-76(63.8±6.1)岁范围,所有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3:15=46.43%:53.57%);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51-74(62.5±6.4)岁范围,所有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4:14=50.00%:50.00%)

所有患者个体资料在纳入实验前,均由我院医务人员进行资料统计,患者的相关资料录入Excel表格统计分析后未见明显差异,可比性良好(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含病房护理、病情监测、遵医嘱指导用药等。实验组患者实施全程舒适护理干预:

1.2.1 健康宣教

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当做好患者的疾病知识宣教,告知患者疾病出现的主要原因以及各种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自身的基础疾病状态,改善患者的病情以及对疾病的了解降低,患者由于自身错误认知而出现的不良情绪。

1.2.2 心理舒适

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护理人员需要注重患者的心理变化状况,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并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如果患者提出相关问题,则应当耐心解答,使患者在康复期间消除疑虑,尽可能使患者获得战胜疾病的信心。而在患者康复期间,护理人员还需要明确患者动态心理变化,随时对病情进行合理调整。

1.2.3生活舒适

由于患者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会出现明显的生理不适感,所以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严禁下床走动,患者需卧床保持绝对休养三天左右,这样能够降低运动对心脏造成的负担,以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而在这种状况下,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结合医师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营养餐,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多饮水,并多进食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等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1.3 评价标准

根据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并应用本院自制表格记录。采用焦虑(SAS)、抑郁(SDS)自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其中SAS、SDS数值于70以上说明为重度焦虑和抑郁,60-69分为中度,50-59分为轻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 For windows对数据进行统计调查。各项操作按照我院相关规章制度,由同组检验人员进行。实验中(年龄、评分值)选择t值对数据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选择X2值进行检验,以P<0.05作为数据差异界限,说明统计学差异存在。

2结果

2.1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并发症对比(%)

组别

心动过缓

心律失常

血栓形成

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n=28)

3

3

4

35.71%

实验组(n=28)

1

1

0

7.14%

2.2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相比护理前,护理后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较实验组更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分,x±s)

组别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n=28)

64.96±3.29

49.92±3.75

65.88±3.67

48.71±4.15

实验组(n=28)

65.03±3.34

36.15±4.13

65.04±3.86

35.96±3.99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都会出现明显的前兆症状,患者往往表现为心绞痛有明显加重状况,有部分患者表示在出现心绞痛后服用硝酸甘油依旧难以获得良好的改善效果[3]

全程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不同的是,是在基础护理的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4]。通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病情状况以及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对患者进行全程舒适,提高患者身体的营养和免疫力,合理的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能够保持患者的正常胃肠道功能,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才能在出现异常时及时发现和处理[5]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应用全程舒适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临床意义十分重大。

参考文献

[1]陈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评价[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1):145-146.

[2]陈倩.综合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理月刊,2019,14(20):34-35.

[3]王慧.全程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24):4606-4607.

[4]任俊丽.全程舒适护理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及心理状态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6):2510-2511.

[5]朱荣兰,张云.全程舒适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干预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7,38(07):1391-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