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强化护理在介入封堵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围手术期强化护理在介入封堵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研究

陈小翠 徐林花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院 心脏中心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期强化护理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对儿童手术状况造成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该时段内接受介入封堵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进行随机两组均分后,单组样本量设置为34。对两组患儿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包含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围手术期强化护理(实验组)。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出院时间以及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儿的出院时间、手术时间等指标和实验组相比明显更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围手术期强化护理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中,不仅可以促进患儿尽快的恢复,还能够配合手术的开展,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和儿童住院时间,能够有助于缩短患儿的心功能改善时间与治疗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围手术期强化护理;先天性心脏病;临床护理;应用价值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疾病,这种疾病在发生时十分凶险,很容易引起儿童出现死亡等不良结局,而在对儿童进行治疗时,选择介入封堵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治疗方案。这种手术方案较为危险,所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选择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护理方式配合治疗工作的开展,这样才有助于保证儿童的康复[1-2]。本次实验分析将围手术期强化护理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中的效果,以下为实验过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该时段内接受介入封堵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进行随机两组均分后,单组样本量设置为34。

实验组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的比例分别为19:15,其中实验组内患儿日龄介于3-28d之间,平均日龄(18.4±6.7)d;对照组患儿日龄介于4-28d之间,平均日龄(19.1±6.3)d。

患者资料录入数据库后拷贝至实验excel表格中,由实验内统计人员进行数据分析,患者对实验操作知情且签署同意书,资料可比性良好(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在治疗的同时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告知家属需注意的事项等。实验组患儿实施围手术期强化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 首先在开展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与患儿家属对患儿进行同时护理,对儿童经常进行辅助和搂抱等操作,这样能够提高患儿与护理人员之间的熟悉度,同时可采用儿童惯用语言进行沟通,这样能够降低儿童对护理工作产生的排斥感,增强患儿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

  2. 在完成手术后,患儿需要保持平卧,体位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为期12小时左右的肢体制动,同时对患儿的手术侧足,被动脉状况和温度变化状况进行观察。在儿童完成手术4小时后,应当将枕头移开,使儿童的呼吸更为顺畅。在儿童康复24h以后,护理人员需要辅助患儿进行适当的下床活动,这样能避免下肢静脉内出现血栓而在进行穿刺部位的护理时,需要做到无菌且干燥的护理操作,避免出现异常流血和局部感染的状况。

  3. 在手术后三天左右,患儿应当禁止沐浴洗澡。护理人员需要关注儿童的封堵状况,消除封堵器的滑落风险,同时在儿童的意识恢复至正常水平后,护理人员还需要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要求家属对患儿进行安抚,避免儿童由于激烈哭闹出现的其他意外事故。

  4. 在患儿准备出院时,护理人员需告知患儿家属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要求患儿家属监督患儿在康复期三个月以内不可进行过于激烈的训练和活动,在出院后三个月内,需要按照医务人员的要求进行复查。

1.3 评价标准

采用自制的表格记录患儿的出院时间、手术时间和心功能改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数据记录于excel表格中,数据分析工作于实验完成后进行,统计软件选择SPSS22.0 For windows,实验中计量资料选择T值检验,实验中计数资料选择X2检验;若P<0.05则存在统计学意义,借此判断实验数据关系。

2结果

2.1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儿的出院时间、手术时间等指标和实验组相比明显更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出院时间、手术时间等指标对比

组别

出院时间(d)

手术时间(min)

心功能改善时间(d)

对照组(n=34)

3.59±1.24

42.54±8.54

2.41±1.02

实验组(n=34)

1.76±0.86

31.12±6.39

1.63±0.68

3讨论

对于接受介入封堵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来说,医护人员首先应当积极的对患儿进行强心和利尿处理,不仅如此,还应当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这样才有助于患儿康复[3]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症状往往较为危重,需要及时给予治疗,而儿童无法表达自身感受,只能通过哭闹表达,为治疗带来一定难度,所以需要介入护理干预,使治疗效果得到保障。

由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发病后,症状较为危重,很容易出现心肺功能衰竭状况[4]。而在对患儿进行护理师采用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能够有助于改善儿童的心肌功能,使儿童的血液循环恢复至正常状态。对于患儿康复来说有积极意义。围手术期强化护理是在基础护理的同时,根据患儿的需求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目的是促进患儿尽快恢复,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满意度,保证治疗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减少医疗纠[5]

综上所述,将围手术期强化护理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中,不仅可以促进患儿尽快的恢复,缓解临床症状,能够有助于缩短患儿的心功能改善时间与治疗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焦新社.整体化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封堵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6):3067-3068.

[2]陈伟,张爱华.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术后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1):255-256.

[3]李换青,王丽娟,王惠萍,王月霞.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发热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09):97-98.

[4]范晓馨,杜苗苗.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围术期护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6):271.

[5]杨月东,付仲霞.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观察与护理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22):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