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深静脉血栓咋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陈旧性深静脉血栓咋治疗

张泽奎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四川 阿坝 624000

李大爷最近有个困惑,李大爷10年接受腹部手术治疗,那个时候手术技术不入现如今的先进,微创手术还没有得以临床推广,李大爷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既往有嗜酒的喜好,平素饮食不加节制,身体肥胖,年纪轻轻就患上了糖尿病,加之机体处于高糖状况,导致手术预后效果不甚理想,李大爷术后卧床休息了2个月,在卧床治疗期间发现自己的左腿按压会出现疼痛,肉眼可见的肿胀,没有加之重视,皮肤触之温度较低,可见皮肤明显发绀后于医院复诊检查,经医生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接受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后李大爷就没有继续治疗,日常生活中常感受左侧肢体不适,但是没有给予关注,最近两天由于李大爷随子女去旅游,突感胸部刺痛,继发晕厥经120入院治疗,由于子女在身边送医及时,李大爷经手术抢救后得救,经医生对李大爷病史询问中知道,既往李大爷有深静脉血栓病史,加之李大爷体型肥胖,不喜运动,血栓处于长期稳固增加的趋势,基于旅途劳累,李大爷运动强度提高,致使栓子脱落,随血流流至肺部,导致肺栓塞的发生,由于李大爷病史较长,为陈旧性深静脉血栓,李大爷才焕然大悟,原来自己忽视长达十年的静脉血栓危害这么大,差一点失去生命。

现实生活中诸如李大爷的患者不在少数,由于患者对疾病认知具有一定盲区,导致对疾病的忽视,疾病进展缓慢,一不留神就可以对生命造成威胁,具体深静脉血栓是如何形成的,如何一步步发展成为陈旧性深静脉血栓的呢?临床发病后应如何治疗,我们现在开展内容如下;

深静脉的形成因素较多,主要由于下肢血液流动功能障碍,致使血流凝聚成栓子瘀堵在血管上,阻碍下肢血流,导致血流不畅,临床多表现为肿胀及疼痛等情况,临床症状明显,患肢皮肤可见显著的生理性改变,局部温度降低、颜色改变,疾病进展后期会出现发绀情况,为进展性疾病,临床发病与手术、药物使用、长期卧床等因素相关,特别是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下肢活动功能受限,血流较为缓慢,继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几率较高,由于部分深静脉血栓疾病进展较慢,患者对疾病认知较少,导致很多患者没有给予重视,没有接受治疗,疾病慢慢发展为陈旧性深静脉血栓。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深静脉血栓隶属于中医中的“股肿”、“肿胀”及“脉痹”范畴

,既往称之为血栓性深静脉炎,随着临床外伤、肥胖患者、手术治疗及危重疾病患者基数的增加,临床继发深静脉血栓的几率不断上升,临床受累患者广泛,引起了临床及社会对该疾病的关注;深静脉血栓一旦形成后,临床治愈的难度较大,既往临床多采用消炎及溶栓药物治疗,部分症状轻微的患者疗效显著,临床症状缓解的较好,但是针对陈旧性深静脉血栓患者,由于病变在下肢,药效输注慢,临床疗效不甚显著,且疾病伴有复发几率,患者如何在原发疾病的前提下,有效进行深静脉血栓治疗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随着临床学者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发病因素探究反馈,血栓具有可逆性,可通过药物或手术的途径进行血管疏通,消除血液栓子;给予我国传统医学临床治疗的推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得以推广,较比手术治疗对机体的损伤明显减少,临床经验方包括脉痹饮,根据药效的相辅相成的作用机制,可有效改善血栓栓子的形成,利于栓子的溶解,药物处方包括当归10g、生地黄10g、川芎10g、苦参10g、紫草10g、牡丹皮10g、赤芍药10g、黄芩10g、川牛膝15g、萆薢20g,共15中临床常见的中草药,可采用全自动药物煎煮机进行煎煮,制成中成药进行治疗,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次药物剂量在100ml~150ml之间,可根据中医辨证治疗的模式,针对伴有便秘的患者,可适当增加药物剂量30g,药物制剂的过程中将生大黄后放入,提高大黄药物药效;针对患肢疼痛较甚的患者可增加10g全蝎煎煮药物;针对食欲不振及腹胀的患者可通过增加10g砂仁、15g莱菔子煎煮药物;针对大便溏、精神纳呆的患者可增加10g白术、10g陈皮、12g茯苓进行治疗,上诉中药治疗周期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而定;同时中药服用期间可建议患者使用医用减压袜或/和外以弹力绷带,注意施压的大小循序渐进,患者治疗时辅以小剂量溶栓、促纤溶、抗凝药物静脉点滴治疗,例如中药活血化瘀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及红花注射液等。

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临床常见疾病,多以并发症的形式出现在临床,一般静脉血栓于形成后3d机化,临床认定病程超过一个月称之为陈旧性深静脉血栓,既往临床认为陈旧性深静脉血栓血管疏通的难度较大,且成功的几率较低,并且需要较长的时间,治疗费用及对患者机体的损耗较大,临床针对陈旧性深静脉血栓跟踪随访发现,基础的陈旧性深静脉血栓临床疏通时间约需要8~15年的时间,治疗期间发生栓子脱落的几率较大,针对此特异性,临床针对陈旧性深静脉血栓的治疗需加强疾病探究;说到这里,可能有人提出采用手术介入治疗,手术介入治疗是治疗血栓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基于手术治疗需符合手术指征,部分陈旧性静脉血栓患者机体功能处于减退阶段,既往短期内存在手术史,再一次手术治疗对患者机体的损害较大,且考虑手术治疗及预后恢复的费用,手术治疗成本较高,为了整合医疗资源,在经药物治疗无效后开展手术治疗,患者的接受程度高。

我国传统根据陈旧性深静脉血栓进展情况,急性发作期的血栓隶属于湿热下注证,慢性发展期隶属于血瘀湿重证,但是临床症状表现较为模糊,两者之间较难进行鉴别,临床治疗主要以血瘀湿阻夹热证开展治疗,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中的脉痹饮,就为活血化瘀的要方,临床主要以活血化瘀、清热凉血及利湿消肿为主,其中活血药物包括川芎、当归、赤芍药、生地黄、牡丹皮等,可有效改善机体内的血液循环,加快血流流动,利湿消肿药物包括黄芩、萆薢、苦参、紫草,药物联合使用川牛膝引药效下注,较比常规西药,药效发挥较快;考虑疾病较难治愈,药物治疗的周期较长,患者应做好长期治疗的准备,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同时临床应用反馈,有效的中医特色疗法,例如理疗、针灸、艾灸及热敷治疗均于陈旧性深静脉治疗,可通过相关理疗措施,改善下肢患侧的血液循环功能,加快局部血流速度,利于栓子的溶解,同时可有效改善临床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期间应加强无创检查的辅助判定,了解静脉血流情况,及时进行治疗方案的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