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痛风——年纪轻轻 ,咋就痛风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年轻的痛风——年纪轻轻 ,咋就痛风了

张学翠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三河街道卫生院 四川省 新都区 610000

为什么我年纪轻轻的,就得痛风了呢?近年来内分泌代谢科医生经常需要对患者解答这类疑问。痛风在在我国的发展仅仅二十多年的时间。在这一阶段,痛风的患病人群年龄迅速转向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特别是逢年过节后,更是有很多痛风患者到医院就诊,其中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占据了绝大部分。

形象通俗点说,痛风就是一项酒肉病。当前痛风疾病的年轻化发展,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有着重要联系。很多人都是无肉不欢,和朋友在一起经常开怀畅饮,熬夜也是常事。但其实,这就是痛风最眷顾的人群。正值青春年华的人,很多时候并没有把身体健康当回事,认为自己还年轻,不可能患病。在痛风问题首次出现的时候,很多年轻人并不觉得是痛风,反而以为自己只是扭伤了,或是最近运动过量,直到痛的如针扎,无法下地走路才认识到问题。实际上,痛风最早出现在中医典籍中。在中医领域中,痛风属于麻痹症。由于患者经脉不通,不通则痛,出现了痛风。实际上中医领域的痛风和西医的痛风并不相同。

痛风发作的时候往往疼痛难耐,究竟应该怎么办呢?在痛风发作的时候,止痛最为关键,但通常不建议吃抗生素和注射激素,因为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有快速镇痛的妙招。痛风之后,患者也不能大意,要在生活各方面对其引起关注。痛风说起来也是一部辛酸史。这类病症经常半夜发作,在首次发作的时候会给大脚趾带来剧痛,痛感如刀割,刻骨铭心。在出现这种疼痛后,第二天很难正常走路,即便平日身壮如牛的硬汉也只能灰溜溜的跑到医院进行诊治。那么通风为何如此疼痛呢?其实痛风的本质是高尿酸血症,换言之,就是血液里尿酸超标。而尿酸则是人体的代谢产物。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任何溶质都有溶解度,当血液中的尿酸超标,其饱和度过高,就无法继续溶解,反而会稀释出尿酸,最终形成结晶体,长期下去就会沉积在关节腔内部。就好比在一个盛水容器中放盐,当盐浓度超过可溶解浓度,盐就无法继续溶解,会在杯子底部产生沉淀。在痛风发作时,患者关节的剧痛,其实就是关节中尿酸盐结晶过高造成的结果。而脚趾的血液流通速度较慢,温度比较低,所以晶体也常常沉淀在这一位置上。如果用显微镜对其进行观察,可以看出关节位置上一根根小银针,细长、锋利,这些小银针会对关节进行刺激,造成各类炎症,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关节位置的红肿、疼痛。如果用肉眼观察,患者的关节会出现明显红肿。

在痛风发作的过程中,尿酸盐还会大量沉积,在患者体内形成痛风石。痛风石大小差异比较大,有的患者痛风石小如芝麻,但也有的大如鸡蛋,如果用针刺开,中间留出的牙膏状物质或是白石灰物质就是尿酸盐结晶体。痛风石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治愈,因此经常会对患者骨质、关节产生影响。随着病情的逐渐进展,患者脚趾、手指、踝关节、膝关节,甚至肾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痛风有先兆,其实并不会产生可怕的后果,但是很多患者最多的早期反应也仅限于睡前脚趾出现异样,很多人将这种酸胀感归结于脚抽筋,所以并没有对问题引起关注。

在相关研究中发现,当前通风就诊人数已经远远超过类风湿关节炎的就诊患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痛风患者人数已经超过千万。其实痛风严重影响中国人身体,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在以前,痛风属于一项罕见病。相关资料显示,截止1958年,全国痛风患者的案例数也仅仅在几十例。我国杨岫岩教授就是最早认识到这一疾病的人之一。早在1996年,杨岫岩教授就发表过一篇论文,主要就是讲述痛风逐渐演变为常见病的过程。在论文中提出,痛风从一种罕见病转变为常见病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人沿袭了几千年的饮食方式在生活条件改善下发生了转变。在传统观念中,痛风是西方的常见病,并且有着较强的遗传性。但是在多年研究中发现,遗传只占据一小部分,主要因素还是因为动物蛋白摄入量过大,造成了嘌呤代谢系统的紊乱,这也是造成血尿酸水平升高的最关键因素。

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人类,体内都有一定含量的嘌呤。尿酸则是嘌呤的主要代谢产物。在人体内,百分之二十的尿酸都是外源性嘌呤转化而成,而正是这些嘌呤会对人的整体血尿酸产生影响。绝大多数肉类食物中,都富含嘌呤。

在多数东方民族中,都将谷类作为主要食物。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使得群众的饮食结构出现了明显变化,但是我们的生理代谢系统早已经习惯了谷类为主的饮食结构,如果摄入了嘌呤较高的肉类,人体很难有效适应生物代谢能力,这种情况必然会造成嘌呤代谢紊乱的情况。

在对痛风年轻化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杨教授说道,以前改革开放之前,群众的生活条件有限,肉都留给老人吃,加上老年人自身肾功能下降,因此尿酸排泄会受到一定影响,所以以前痛风人群多为中老年。但是现代社会中群众生活条件已经大大好转,年轻人吃肉十分频繁,久而久之,问题就发生了。

虽然痛风问题比较严重,但是杨教授并不建议痛风患者直接戒肉。因为完全依靠饮食调整对尿酸进行控制,并不能获取高效性价比。

医生在对痛风问题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患者血尿酸水平进行分析之外,还需要对尿酸升高的原因进行分析,掌握患者的饮食结构,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做出病情诊断。患者在发生急性痛风的时候,耳郭位置出现米粒大小的白色痛风石也是医生诊断病情的主要手段。杨教授提出,在痛风患者群体中,久坐少动的脑力劳动者要比体力劳动者患病率更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运动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有助于血糖、血脂和尿酸的降低。但是运动不当也可能引发痛风问题。比如长时间不运动的人,本身关节就有沉积尿酸结痛风的临床分期晶的风险。所以,在日常走路时,摩擦作用较小,不会产生明显感觉,但是一旦突然运动,必然会对关节腔造成巨大摩擦力影响,甚至诱发急性炎症。在对痛风和运动扭伤进行鉴别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运动扭伤会出现明显诱因,并且在运动过程中会马上发作,而痛风问题则多为半夜发作。现在很多白领都喜欢利用周末的时间进行运动,其实这对于关节而言并不是一项好事,任何运动都应该循序渐进的开展,不要一次运动过量,只有这样才能在避免运动损伤的同时,降低痛风发病率,避免对人体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总之,年轻人一定要采取减少升尿酸的食物和药物的摄入,坚持适当的运动,预防肥胖等措施,才能最大限度的预防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