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并发深静脉血栓临床特点及护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妇科肿瘤并发深静脉血栓临床特点及护理探讨

杨婷

柳州市工人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0

摘 要: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时的临床特点和相应的护理办法对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发挥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入我院就诊治疗的40例妇科肿瘤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结果:40例妇科肿瘤手术治疗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经抗凝溶栓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后,病情均有效改善,血栓消失。结论:妇科肿瘤患者易并发静脉血栓,所以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应做好相关预防,配合有效的护理,提高静脉血栓治疗效果,构建随访机制,消除相关致病因素,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的水平。

关键词:妇科肿瘤;恶性肿瘤;深静脉血栓;临床特点;护理方法

妇科肿瘤患者诱发静脉血栓的形成机理比较复杂,主要是肿瘤细胞形成的促凝物质,产生了巨噬细胞、细胞因子,从而与血小板产生作用,从而使患者产生静脉血栓。有静脉血栓病症的妇科肿瘤患者当中,肿瘤多呈现出恶性,对我院的40例妇科肿瘤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护理进行分析总绍,具体的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进入我院就诊治疗,并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妇科肿瘤40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8-79岁,平均年龄在(50.9±7.6)岁;18例(45.0%)患者存在着糖尿病、感染等症状。37例(92.5%)患者为恶性肿瘤疾病,2例(5%)患者存在子宫肌瘤,这些患者当中,宫颈癌患者22例,卵巢癌1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7例。30例(75%)患者的静脉血栓出现在手术治疗之后,10(25%)例患者出现在放化治疗之后。40例患者全都成功进行抗肿瘤治疗,然后出现了下肢静脉血栓症状,通过采用抗凝溶栓药物治疗之后,静脉血栓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患者出院半年后进行随访。

1.2深静脉血栓诊断标准

深静脉血栓病症好转的评价标准是,患者下肢不再存在水肿、疼痛等症状,可以自主进行活动。患者体内的D-二聚体恢复正常标准,对下肢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没有发现血栓现象。

1.3 Wells评分

针对深静脉血栓病症可以采用Wells评分法,该办法已经在很多发达国家进行推广应用,评分结果≤0可认定为低危患者,得分在1-2分区间,则确定为中危患者,当分数≥3可认定为高危患者。不同程度的患者出现深静栓病症的概率分别为3.0%、16.6%、74.6%。把选取的40例患者进行Wells评分,有32例(80%)得分超过了3分,6例(15%)患者打分在1-2分区间,2例(5%)只得到了0分,数据结果完全达到国际标准中的血栓发生率。

1.4临床治疗

需要对患者每天采用浓度为100 U/kg的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在12小时以较慢的速度泵入到患者血液当中,从而进行有效的抗凝治疗,为患者静脉推注尿激酶,首次注射的剂量一般为4000 U/kg,约半小时注射完。根据患者病情注射2~3d,维持剂量约60万~120万U/d,必要时持续5~7d。

1.5 护理措施

①心理护理:面对妇科肿瘤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要给予足够的关心,及时了解患者的感受,为患者解释下肢肿胀、疼痛的原因,介绍相应的缓解方法,减少患者内心的忧虑,积极对抗疾病。②饮食护理:指导患者治疗期间的饮食以富含蛋白质、纤维素和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为主。提醒患者多喝水,防止血液浓度过大,保持定时顺畅排便。③溶栓护理:采用溶栓药物治疗的同时密切关注患者有无牙龈出血、尿血、黑便等症状,用药期间注意查看患者的意识是否正常,有无呕吐症状和颅内出血等异常,一旦出现上述迹象,需要立即停药并告知主治医生[1]。④患肢护理:嘱咐患者要绝对卧床,并将患肢垫高,超过心脏位置20~30cm的高度即可,保证膝关节微屈15°左右。患肢要做好保暖工作,严禁按摩,但是不能热敷患肢,防止血栓脱落。每天定时测量患肢周径,记录患肢皮肤颜色是否正常,患肢处的温度和浅静脉、动脉的搏动情况。如发现问题,需立即报告主治医生,及时进行救治。⑤恢复期护理:患者的患肢肿胀消退、疼痛逐渐减轻时,说明治疗发挥作用,根据情况鼓励患者穿上弹力袜或佩戴弹力绷带下床进行简单活动,避免剧烈的、幅度大的运动。⑥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出院后要做好血栓预防,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运动,每天自我监测,定期到医院复诊,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做好院外指导干预工作。

2 结果

40例妇科肿瘤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经过抗凝溶栓治疗和相关的护理后,下肢肿胀、疼痛症状均有显著好转,水肿明显消退,复查血浆D-二聚体于正常范围,采用多普勒超声复查下肢均未见血栓点。出院后对患者定期随访6个月,未见有血栓复发现象。

3 讨论

在临床上经历大型外科手术的患者很容易造成静脉壁损伤,血液浓度加大,容易出现血流缓慢、血凝等症状,从而导致下肢形成静脉血栓

[2]。妇科肿瘤患者手术之后很容易并发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一旦脱落会引发肺栓塞,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危,所以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的非常重要的,整个护理过程也需要特别注意。妇科肿瘤患者在切除手术和放化疗手术过程中需要长期卧床,下肢肌肉无法有效运动,使机体血液静脉回流延缓。术后患者血液本身就处于高凝状态,无疑增加了静脉血栓的产生风险。手术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能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本研究中,针对妇科肿瘤患者已经并发深静脉血栓时,采取抗凝溶栓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和教育工作,增强患者的抗病信心,同时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饮食,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关注患者患肢处皮肤温度、疼痛状况、患肢周长变化等情况,了解病情进展,给予相应的出院指导。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使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同时在患者出院后,构建远期随访机制,嘱咐患者在家中更好的护理,全面提高妇科肿瘤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阿依帕夏·扎克尔,李兰. 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措施探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A5):301-302.

[2]王黎明. 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J]. 当代医学,2016,22(16):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