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董红叶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钱营镇中心卫生院 河北 唐山 063301

【摘 要】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治疗中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实验样本,依据不同术式分为对照组(30例,行改良根治术)和研究组(30例,行保乳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的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的短,两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治疗中保乳术的效果优于改良根治术,具有在临床中优先选择和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术

乳腺癌是临床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其具有极高的临床发病率,且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迹象,年轻化趋势明显。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对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1]。以往临床多选择改良根治术的方式进行早期乳腺癌的治疗,但该术式需切除乳房,并对说外观形体产生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随着近年来保乳术的发展和应用,其为临床治疗早期乳腺癌提供了理想的选择。本文收集本院收治的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实验样本,现进行如下分析和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6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实验样本,依据不同术式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36-64岁内,平均年龄为(47.3±5.2)岁;其中19例病变位置在右侧,11例病变位置在左侧;研究组患者年龄在37-65岁内,平均年龄为(48.5±5.3)岁;其中18例病变位置在右侧,12例病变位置在左侧。组间上述临床资料的对比上,并没有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有对比价值。

    1. 方法

对照组行改良根治术的方式:以肿瘤位置、乳房大小、形态对横向梭形或梭形切口进行确定,并和肿瘤边缘保持≥3cm的距离,完全切除肿瘤邻近包含乳头在内≥3cm的皮肤,清扫胸大小肌间淋巴结、全乳房淋巴结,解剖锁骨下血管,直至第二组。以Berg腋窝淋巴结分级标准作为依据,清扫Berg I、II水平的所有淋巴结,保留胸大、小肌,术后冲洗创面,并进行5min的蒸馏水浸泡创面,引流管置于腋下、胸壁处,对皮肤间断缝合后予以局部加压包扎,进行引流管负压吸引并在术后3d拔除引流管。研究组行保乳术的方式:以肿瘤位置对弧形、放射状、横行切口进行确定,局部扩大切除原发病灶,切缘距离肿瘤≥2cm,完整切除肿瘤与临近的正常组织1-2cm,无需切除肿瘤上方组织。分别对肿瘤切缘基底、上、下、内、外进行缝线和标记,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确保切缘呈现阴性,不残留恶性肿瘤细胞。切缘呈现阳性者需适当扩大切除范围,继续病理检查直至结果显示边缘为阴性。缝合切口,无需缝合两侧残端乳腺腺体,彻底止血后缝合皮内。于腋窝处作切口并平行于腋褶,同侧腋窝进行淋巴结清扫,直至第二组,做好保护长神经、胸背神经的措施。切口处常规留置引流管进行负压吸引,另戳一孔作为引出点,对切口进行局部加压包扎。术后尽早开展功能康复锻炼。

    1.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手术情况,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1. 统计学评析

两组数据均录入到SPSS22.0统计学软件中完成处理,计量资料的表示需要用(5f168afa0f6db_html_199d25296068e7ac.gif ),组间进行比较时需作t检验,如P<0.05时则可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缩短,术中出血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表 1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的差异(5f168afa0f6db_html_199d25296068e7ac.gif )

组别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住院时间

对照组(n=30)

117.83±18.41

125.47±13.98

14.56±4.32

研究组(n=30)

62.96±24.57

96.57±9.49

9.63±2.70

t值

9.7887

9.3681

5.3005

P值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早期乳腺癌主要指的是乳腺癌发病的早期阶段,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其病因,诊断过程中可在乳腺上探及到明显肿块,部分病例伴随乳腺胀痛。临床方面为乳腺癌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时主要以乳腺癌的具体病理类型作为依据。虽然改良根治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效果良好,但术后会影响到患者胸壁形态和心理健康,降低其生命质量

[2]。保乳术作为新型的乳腺癌治疗方法,其在临床疗效方面与改良根治术相当,且可使患者乳房外形得到保持,深受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青睐,是首选的早期乳腺癌临床治疗手段。实施保乳术的根本目的是术后联合放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性治疗方案对患者局部复发率进行有效控制,提高其生存率,同时维持乳腺美观性,取得理想的美容效果和治疗效果[3]。相比于改良根治术,保乳术预后良好,且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控制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复发,加快病情康复,保证乳房美观,整体治疗效果更好[4]。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是肿瘤较大、乳房较小、术后无法保证乳房外形等情况,采取保乳术难以取得预期的临床疗效,因此临床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手术方法进行合理选择,以是临床疗效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5]

本次实验中,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对照组间的比较上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从而可见,早期乳腺癌治疗中保乳术的效果优于改良根治术,具有在临床中优先选择和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孝花.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15):2481-2483.

[2] 朱俊.探究保乳术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在治疗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S1):50-51.

[3] 林慧,郭恩.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3):43-46.

[4] 黄云,寇韬,刘平.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06):731-733.

[5] 张洁.保乳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7,38(04):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