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焦虑情绪的护理干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焦虑情绪的护理干预效果

陈霞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 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目的 浅析急诊科低钾血症的患者施以护理干预,对其焦虑情绪的护理效果。方法 囊括我院急诊科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76例低钾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双盲法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各38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基于参照组施以护理干预,就患者焦虑情绪状况进行组间比对。结果 在进行护理干预后,两组SAS评分相比,干预组患者评分下降趋势更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急诊科低钾血症的患者施以全面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保障患者心境相对平和,积极配合治疗工作。

【关键词】急诊科;低钾血症;焦虑情绪;护理干预

低钾血症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电解质紊乱,主要是因机体钾摄入量降低、钾排出过多或西北外钾向细胞内转移而导致[1],表现严重程度由细胞内外缺钾程度级缺钾发生速度而定,急性低钾血症相较于慢性低钾血症症状严重[2]。患者自感四肢麻痹、乏力、腹疼等,血钾含量极低时会造成心律不齐,甚至心脏骤停的状况,需及时进行相应的救治[3]。低钾血症的患者面对突发的肢体不适,极易产生焦躁、惶恐等不良情绪,不利于临床治疗。因此,本文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低钾血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旨在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以下为本文结果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囊括我院急诊科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76例低钾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双盲法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各38例,参照组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25~69岁,平均(47.23±3.49)岁。干预组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24~69岁,平均(46.83±3.25)岁。两组患者各项资料进行比对,数据有研究价值(P>0.05)。

1.2 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在患者入院后对其开展用药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协助医师对其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干预组基于此施以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宣教低钾血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护理流程,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正确的认知,对患者起到一定的心理支撑作用,增强对患者的巡视工作,引导患者释放不良情绪,激励患者正视疾病。同时多与家属进行交流,以便患者得以更好的照顾。

(2)不良反应护理:为患者提供清洁、安静的病室环境。患者若出现消化系统症状,例如呕吐,需对患者进行腹部按摩,并使用热水袋放置于患者腹部,注意热水袋的温度适宜;若出现口唇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进行供氧。护理人员应注意软瘫的患者,保障其床单位整洁、干燥,并协助患者翻身。患者补钾方式若为口服,应嘱咐患者在用药前进行稀释或在餐后服用,防止胃肠道不耐受;若为静脉补钾方式,应选择较为粗大的血管进行注射,从而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3)生活护理:对患者详细讲述补钾浓度过高及快速补钾的弊端,叮嘱患者戒烟、戒酒,保障患者规律的作息及充足的睡眠时间,指导患者的日常饮食,提高患者影视的合理性。

(4)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向患者解释四肢乏力的原因、进行输液的必要性及预后状况等,消除或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工作。患者在静脉滴注钾溶液时,可能会对静脉造成一定的刺激,护理人员应提前告知,并指导患者对手臂进行热敷,以便缓解疼痛。另外,因急诊室通常为突发紧急事件,有较多的重症患者,环境相对嘈杂,会导致患者焦虑情绪加重,护理人员应尽可能保障安静的环境氛围,确保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4]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评估,共包含20各项目,每项根据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四级评分,得分分界值为50分,轻度焦虑为50~59分,中度焦虑为60~69分,重度焦虑>69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5f16aaf6a1f15_html_c91a64ff6fb5b209.gif ±s)用于表达计量资料,%用于表达计数资料,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P决定是否有差异,其中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SAS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进行护理干预后,两组SAS评分相比,干预组患者评分下降趋势更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1:

1 SAS评分组间比对(n=385f16aaf6a1f15_html_c91a64ff6fb5b209.gif±s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参照组

57.16±7.88

52.59±6.82

干预组

57.83±8.16

41.34±4.37

t

0.364

8.562

P

0.717

0.000

3 讨论

低钾血症的患者血清中钾离子含量因钾的代谢、吸收、排泄、摄入等繁杂因素所影响而造成血钾含量小于3.5mmol/L[5],该情况下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例如呕吐、呼吸困难、四肢乏力、心律失常等,且上诉症状多发于夜间,病情凶险,患者极易因恐惧、焦躁等情绪产生心理负担,加重焦虑情绪,从而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在进行护理干预后,两组SAS评分相比,干预组患者评分下降趋势更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钾血症会造成患者突发四肢乏力,因无法理解相关症状的发病机制,导致出现恐慌的不良情绪,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较为严重的焦虑情绪,本实验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干预,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不良反应护理、生活护理及健康宣教,提升患者的舒适度,使患者切实的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

总而言之,对急诊科低钾血症的患者施以全面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保障患者心境相对平和,积极配合治疗工作。

参考文献

[1]郭秀娟,何长街,叶东文等.优质综合护理对缓解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6,2(4):258-260.

[2]杨小凤,王晓勤.护理干预对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焦虑情绪的缓解作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4):105-106.

[3]孟彩凤.护理干预对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焦虑情绪的缓解作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0):96-97.

[4]郭秀娟,何长街,叶东文等.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焦虑情绪的优质综合护理干预[J].哈尔滨医药,2016,36(z1):22-23.

[5]夏连香,谢爱荣,李晓红等.优质护理干预对于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4):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