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处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处理对策

穆欣颜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 天津市 300451

【摘要】:目的: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处理对策。方法:常规化的血站检验中,分析经过采集、运输、分配后,抽样生化检验的结果可能会有变化。结果:溶血血清中的 ALT 、AST 、TBIL、T P、LDH、CK、K + 的测定值多高于正常血清测定值, UA、GLU 测定值低于正常血清测定值 DBIL、ALB、BUN、Cr、CHO、T G 测定值不一定会有较大改变,分析原因是因为运输方式以及储存方式不合理,。结论:标本溶血十分常见,建议血站加强溶血分析,做好科学管理,减少生化检验的误差。

【关键词】: 标本溶血;生化检验;结果分析

标本溶血问题十分常见,发生原因是因为血站运输时候,因为各种原因造成了血细胞破坏,让细胞内物质输入了血清,让整个血清呈现出红色的现象,也是现代临床生化检验的常见方法[1]。因为样本溶血的问题对后期输血以及患者救治有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溶血样本检验,保证样本的有效性,避免医患纠纷,对此,笔者针对标本溶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将检验影响因素探讨如下。

1.标本溶血影响以及测定标准

血液运输中,因为运输方式或者储存方式不当,会导致溶血血清发生变质,严重干扰血清后使用质量。溶血已被证实对多次血液检查的结果有影响[3]。这项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了解溶血会导致某些生化项目的结果错误增加或减少,对于测试医生减少错误和错误,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并为测试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非常重要。诊所。由于血液中某些物质在红细胞内外的浓度不同,因此当红细胞分解时,它们可以释放到血清中,这导致这些物质在血清中的浓度发生变化,从而干扰了检测结果。红细胞中也有一些物质进入血清,与血清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或者与血清中的某些物质具有相似的结构,这也会影响测试结果。此外,在临床上,使用缩二脲方法测定了主波长为540 nm,血红蛋白吸收峰为555 nm的血清蛋白。溶血后,血红蛋白和缩二脲试剂发生内源性反应,因此TP的测量值较高。

相关医学研究分析,通过采用日立 7020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7020 型专用试剂测定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 ALT ) 、葡萄糖( GLU) 、谷草转氨酶( AST) 、肌酸激酶( CK) 、直接胆红素( DBIL) 、总胆固醇( CHO) 、乳酸脱氢酶( LDH) 、肌酐( Cr) 、总蛋白( T P) 、总胆红素( TBIL) 、白蛋白( ALB) 、尿素氮( BUN) 、尿酸( UA) 、三酰甘油( TG) 及血钾( K+) 等 15项生化指标,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

溶血血清中的 ALT 、AST 、TBIL、T P、LDH、CK、K + 的测定值明显高于正常血清测定值( P <0.05) ; UA、GLU 测定值低于正常血清测定值( P<0.05) ; DBIL、ALB、BUN、Cr、CHO、T G 测定值未见明显改变( P> 005) ,

2.分析临床溶血的常见原因

溶血分析是指在抽血时,负压过大,过快,试管不干净,血液流入试管时会产生大量泡沫,水浴温度高,过度振荡,血清过快并且血液样本与表面活性剂接触[4]。因此,溶血是评估人员的难题。为了给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医院必须购买定期合格的一次性真空血泵;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商业培训,规范操作程序,明确责任,提高岗位责任感;针后抽血容器壁缓慢流动以防止起泡沫;轻轻摇动试剂管以使血液和抗凝剂充分混合;严格控制水浴温度和离心速度;如果样品被溶血,应立即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例如溶血。校正了较轻样品的结果,并恢复了溶血作用。 可以标准化操作技术来实现:采血设备,并且容器必须干燥清洁,请尝试使用一次性血泵。不要短时间使用或使用止血带;血液不要太快,不要产生太多泡沫;然后,下针沿着试管壁缓慢地将血液注入到容器中。如果使用血浆,应将容器轻轻倒置并与抗凝剂混合,并且不要剧烈摇动;采集的血液样本应立即发送,不得超过2小时。或者,采血后应尽快分离血浆和血细胞,不宜超过2 h,一般将血样置于室温30〜60 min或37个水浴中放置30分钟Rpm,离心5〜10 min;血液样本不能直接放在冰箱中以防止解冻后的溶血[5]

3.克服或减少溶血的建议

对结果的干扰对于血红蛋白红色干扰,将空白样品校正。溶血可使可见光谱的吸光度明显增加300〜500 nm,因此可以通过双波长比色法,离子选择电极法等进行测量。例如,在340 nm处溶血样品的ALT结果存在显着差异,但在340/660 nm溶血样品中的ALT结果无显着差异。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可用于确定二氧化碳(CO 2 CP)的键强度,例如避免比色法。血糖这是溶血干扰,它参与分析方法的化学反应,并且可以通过更改所用试剂的类型并改进试剂组装方法来纠正。建议在严重溶血的情况下再次收集。

【参考文献】

[1]谢小文.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处理对策[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04):90+92.

[2]李恒.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J]. 海军总医院学报,2011,24(01):54-55.

[3]S Kimura, M Yakata, M Okada. [Evaluation of aging effect on the arterial wall stiffness using photoplethysmography and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J]. Rinsho Byori the Japa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 2016,16(87):103.

[4]杨永怀.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处理对策探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3):42-43.

[5]耿翠苗.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预防对策[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3):124-125.

[6]陈秋霞,彭红波.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预防对策探讨[J]. 临床医学工程,2017,24(06):837-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