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如何解除心理压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冠心病患者如何解除心理压力

张秋容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太平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 乐山 614901

李大爷今年68岁,他是一名冠心病患者,我们都知道,冠心病在临床当中是非常常见的也是非常多发的一种心脏病,每年因冠心病入院者不计其数。心绞痛是冠心病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其在发作过程中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胸部不适、胸痛等,增加猝死危险。病情反复发作,甚至一年需要住院3-5次,这让李大爷很苦恼,但医生告诉李大爷必须保持良好的、乐观向上的心态,正确看待冠心病,不要过度的悲观失望、消极懈怠,那么像李大爷这样的冠心病患者需要怎样才能解除心理压力呢?

1 认识心理压力,了解心理压力

冠心病是慢性病,甚至需要终身治疗,这种情况下患者难免出现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作为冠心病患者,首先需要对心理压力进行识别,再制定和采取处理措施,这对促进病情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事实上,冠心病患者出现心理压力后,会直接影响到病情预后、复发情况、生活质量等,压力增高的情况下会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出现。心理压力会将交感-肾上腺素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然后体内会有大量的神经内分泌激素和细胞因子被释放出来,造成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的严重后果,还会大大增加心肌耗氧量,最终的结果就是梗死面积扩大,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相关并发症出现。

如果冠心病患者同时存在急性心肌梗死,压力反应会导致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出现。其中脑血液循环障碍、疼痛、心衰、死亡等属于生理反应的内容。焦虑、烦躁不安、压抑、急性压力障碍等属于心理反应的内容。通常情况下,我们并不会关注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二者之间有何种关系,但事实上两者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的,情绪上的波动会引起身体不适,生理方面的不舒服又会导致患者出现负性情绪。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不单单要对生理疾病进行积极治疗,还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精神状态,这是加快病情康复的重要途径。

2 面对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压力

对冠心病患者来说,先要对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进行确定和了解,再以此为依据对改变反应进行制定和实施,合理选择和运用减压方法。确定压力产生原因以后,可以采取很多的纠正措施,其中纠正自身错误的生活行为习惯最为重要。通过做自己想做的、喜欢做的事可以达到有效减压的目的,向家人、朋友、同学同事等倾诉自己的烦心事,同样可以减压。总的来说,冠心病患者不可以对自身的情绪变化不重视,也不要在发现自己有心理压力的时候如临大临,要和医护人员进行积极配合,调整自己的心境,加强生理、心理方面的康复训练,保持好心情。

由于冠心病患者的心肌泵血功能比其他患者要差很多,承受外周血管血容量负荷的能力十分有限,受到病情的影响,患者的心理压力问题可以说是避无可避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做好治疗工作了,还需要家人给予患者关怀、照顾、理解、帮助。在对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既往用药情况进行充分分析和清楚掌握以后,为患者服用主治医生开具的各类治疗冠心病的药物,静脉输液时要对滴注速度进行合理控制,家属从旁监督指导,对常用药的药性、主要的不良反应等进行了解,因为药物不良反应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甚至让患者惧怕服药,心理压力增加。如果服药期间出现了药物不良反应,需要马上和医务人员联系,积极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严密监测血压变化,防止出现并发症。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多进行巡视,患者居家休养期间,家属就要担负起医务人员的角色,这样才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才能避免服药这一问题引起的心理压力。冠心病属于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的、周期长、反复发作的病症,长时间的治疗,久治不愈,很多患者就会萌生出放弃治疗的错误想法,也有的患者觉得医药费昂贵,家庭负担过重,所以抗拒治疗,此时的冠心病患者内心是挣扎的,既不想就这样结束自己的生命,又不想成为家庭的负担,各种心理问题自然也就随之出现了。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需要重视和掌握冠心病的心理变化,还要知晓心理压力会给患者造成的伤害,引导患者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给予患者疏导和宽慰,对患者提出的疑难问题要及时解答,列举身边的冠心病治疗效果良好的病例,帮助患者重新寻找到和疾病抗争的决心、信念,给予患者鼓励和大力支持。护患之间要保持和谐友好的关系,以使患者更好的配合开展临床治疗、护理工作。通过健康宣教指导的方式,让患者知道和掌握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告诉患者日常生活中不要出现激烈的情绪变化,也不要大悲大喜,以免病情加重或引起并发症。对冠心病的相关健康知识进行宣传,让患者家属对冠心病的医学知识、急救措施等进行掌握,以便在患者病情发作时可以及时进行自救,减轻患者的濒死感,减轻其沉重的心理负担,教会患者深呼吸、全身放松等锻炼方法,通过这两种方式减轻其焦虑不安、紧张压抑等负性情绪,进行放松训练时,先让患者保持舒适的姿势,闭目养神,再将全身肌肉尽量放松,从脚开始,逐渐向面部进行完全放松,用鼻子呼吸,并让患者意识到自己的呼吸,呼气过程中默念数字1,吸气过程中默念数字2,连续进行5min以后可将眼睛睁开,对时间进行核对。结束以后先闭上眼睛再睁开眼睛,静坐几分钟。对自己有没有大大深度松弛这一点不要出现什么担忧的情绪,可保持被动的姿势不改变,按照自己的步调进行松弛,出现分心的思想时,不要过分关注,继续进行放松训练。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还需要为患者提供营养丰富、多样化的饮食,对其不良饮食爱好进行纠正,要求患者按照少食多餐的原则进食,以脂肪含量低、盐分含量低的食物为主。每天进行运动时要对运动时间、运动量进行合理调整,这样才能使患者的身体抵抗力、,免疫力显著增强,才能使其身体素质有所提高,维持正常的血压、心率,进入维持正常的心理状况。

总而言之,冠心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患者出现心理压力而不自知、不调整、不改善。作为冠心病患者,要在了解和掌握自身疾病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饮食干预、运动锻炼、心理疏导等多种多样的方法控制和缓解不良情绪,尽可能的避免心理问题出现,即使出现了心理压力,也不要惊慌失措,要面对它、正视它、解决它,只有这样,才能控制病情发展,才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避免猝死和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