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绞痛患者护理过程中心理干预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老年心绞痛患者护理过程中心理干预的价值分析

杨雅荔  庞红梅

沧州市新华区人民医院 河北 沧州 061000

【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在老年心绞痛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17年3月-2019年8月收治的98例老年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参照单双号法分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各为49例病人,护理过程中各自予以的是常规护理干预、心理干预,进行对比的是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变化。结果:2组病人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比干预前低,试验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方面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心绞痛护理过程中心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关键词】心理干预;心绞痛;老年患者

临床中的心绞痛属于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在≥40岁的中老年男性群体中有着极高的发病率。本病主要是由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导致的,此外,情绪过于激动、寒冷环境刺激、过饱等也会导致心绞痛症状出现。心绞痛发作过程中患者主要症状为胸闷、胸骨后闷痛、濒死感等。由于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各种基础病症,再加上机体功能处于不断衰退的状态,所以会存在严重的焦虑不安、悲观、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治疗和预后[1]。鉴于此,必须对老年心绞痛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高度重视,积极采取科学适用的心理护理干预,以更好的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本文抽取本院收治的98例老年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对执行过程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7年3月-2019年8月收治的98例老年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参照单双号法分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各为49例病人。对照组有女患者17例,有男患者32例,年龄分布57-78(65.8±4.7)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病程(4.6±0.5)年;试验组有女患者18例,有男患者31例,年龄分布58-79(66.3±4.8)岁;病程4个月-8年,平均病程(4.7±0.6)年。在临床资料的差异上,组间不明显,P>0.05,可作此次对比。

    1.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将温馨且舒适的病房环境提供给患者,交代相关注意要点,叮嘱其严格遵医嘱用药,强化日常饮食、生活上的指导。试验组行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沟通技巧的正确运用:由于老年患者的性格上比较怪癖,护理人员在与之交流过程中必须保持诚恳的态度、温柔的语调,言谈举止都要大方得体,以便给患者留下好印象。接待患者时要保持热情的态度,以拥抱、握手、微笑等各种非语言的交流方式缩短护患间的距离,提高其信任感、依赖感、安全感;②掌握心理特征:反复发作的心绞痛,会让患者不可避免的出现悲观释放、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进而会表现吃精神萎靡不振、食欲欠佳、睡眠质量差等临床症状。患者不同,其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也存在不同,护理人员需要以患者自身的性格特征以及行为举止为依据,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全面性评估,结合既往临床护理工作中总结的经验,介绍治疗效果良好的病例,将正能量传递给患者。正确引导患者进行情绪上的合理控制,对待疾病时要保持科学正确、积极乐观的态度,提高治愈的信念和决心;③合理管理情绪:指导患者以病友交流、播放轻音乐、自我激励法、兴趣培养法等提升其自我心理承受能力,改变对自身病症出现的恐惧情绪,尽可能控制和降低心绞痛的发作情况;④提供家庭和社会支持:心绞痛患者敏感、脆弱的心理较强,家属其亲戚朋友要多给予其关怀和温暖,保证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促使其勇敢的和病魔进行斗争。

    1. 观察指标

评估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所使用的工具为SAS(焦虑量表评分)、SDS(抑郁量表评分),评分越高越可以说明患者心理问题严重这一情况[]

    1. 统计学分析

统计处理相关的数据时借助的是SPSS22.0软件,数据进行表示时用(5f16b14284bb0_html_199d25296068e7ac.gif ),进行处理时用t检验,P<0.05表明所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试验组两组干预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行比较,干预后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组间的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所示。

表 1 评比干预前后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5f16b14284bb0_html_199d25296068e7ac.gif )

组别

SAS评分

SDS评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49)

64.7±3.9

53.9±2.5

66.6±3.9

50.8±2.5

试验组(n=49)

64.6±4.1

40.6±2.0

66.3±4.3

42.5±2.1

t值

0.1237

29.0795

0.3617

17.7949

P值

0.9018

0.0000

0.7183

0.0000

3 讨论

老年心绞痛的诱因比较复杂,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心绞痛数量明显增加。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饮食结构不合理,运动量不足、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也会导致心绞痛出现。由于本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病情特点,会对心脏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增加心律失常猝死风险,危及病人生命健康[3]。绝大多数老年心绞痛患者会在病情发作后出现明显的心理状态变化,而情绪不佳会加重病情,增加治疗难度。

护理过程中高度重视患者心理状态变化,结合临床护理服务经验开展心理护理干预,通过沟通技巧、心理学知识等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构建和谐友好护患关系,进行辩证施护,可确保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同时改善预后,降低致死率[4-5]

本研究发现,试验组护理干预以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两组间具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证明,老年心绞痛护理过程中心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丽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6):167-168.

[2] 彭晓宇,李丽.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5):232.

[3] 徐凤华.老年心绞痛患者护理过程中心理干预的价值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0):129+132.

[4] 胡海霞.老年心绞痛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心理状态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2):227.

[5] 陈琳琳,花宇.心理干预在老年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0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