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期望及意愿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期望及意愿分析

史江杰

北京市门头沟东辛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 102300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期望及意愿。方法:2019年9月在东辛房社区选取450名居民进行研究,为其介绍我社区家医师服务内容,发放调查问卷让其进行回答,问卷问题主要涉及服务期望、签约意愿。结果:服务期望上,多数居民期望与公立医院医生签约,签约金在100元以上,期望有多发病诊治和预防,并上门服务,签约意愿上,高文化水平居民、城镇居民、城镇医疗保险、收入稳定者,签约意愿较高,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如今多数居民对还是有较高签约意愿,但是主要是城镇居民和高文化水平居民,且对家医服务要求较高,后续阶段仍要重视服务内容的改进,并加强宣传,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率。

【关键词】社区居民;家庭医生;服务期望;签约意愿

在医疗事业持续发展,且国家经济水平支持的情况下,很多地区都应用了家庭医生模式,家庭医生能够较为有效的解决现阶段医疗医院紧张的问题,使很多疾病在早期得到控制,降低其危害性[1]。但就现有情况来看,某地区实施家庭医生模式后,有一定数量的人签约了家庭医生服务,可是大多数人不认可,或是觉得服务效果不理想,宁愿患病时到医院就诊,不愿签约。本次研究对东辛房社区居民展开问卷调查,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期望及意愿,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019年9月在东辛房社区选取450名居民进行研究,所选案例均是在该社区长期生活,男247例,女203例,年龄在25-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84±19.46)岁,初、高中及以下193名,大专及以上257名。城镇居民317名,农村居民133名。

    1. 方法

为其介绍我社区家医师服务内容,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后,可享受东辛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1项服务。发放调查问卷让其进行回答,问卷问题主要涉及服务期望、签约意愿。

1.3 分析标准

记录居民签约意愿和服务期望人数。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服务期望

多数居民期望与公立医院医生签约,签约金在100元以上,期望有多发病诊治和预防,并上门服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服务期望[n,(%)]

内容

人数(n=450)

χ2

P

签约医师

公立医院医师

312(69.33%)

29.902

0.001

基层医师

138(30.67%)

签约金

100元以上

279(62%)

11.520

0.001

80元以下

171(38%)

服务内容

多发病诊治

344(76.44%)

55.945

0.001

健康指导

106(23.56%)

服务形式

上门服务

388(86.22%)

104.964

0.001

门诊服务

62(13.78%)

2.2.签约意愿

高文化水平居民、城镇居民、城镇医疗保险、收入稳定者,签约意愿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签约意愿[n,(%)]

组别

愿意签约人数

χ2

P

文化水平

初、高中及以下(193)

116(60.10%)

10.435

0.001

大专及以上(257)

208(80.93%)

户口

城镇居民(317)

284(89.59%)

26.940

0.001

农村居民(133)

76(57.14%)

保险类型

城镇(304)

257(84.54%)

28.028

0.001

城乡(146)

72(49.32%)

收入

稳定(294)

266(90.48%)

34.334

0.001

不稳定(156)

83(53.21%)

    1.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服务期望上,多数居民期望与公立医院医生签约,签约金在100元以上,期望有多发病诊治和预防,并上门服务(P<0.05),签约意愿上,高文化水平居民、城镇居民、城镇医疗保险、收入稳定者,签约意愿较高(P<0.05)。

    很多居民对家庭医生还是有较大兴趣,但是很明显,很多低收入,收入不稳定、文化水平不高的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不是十分认可,这是由于收入低,不稳定的人一般不会考虑到健康问题,觉得自己生病时取看病就可以,不需要签约家庭医生,至于文化水平方面,很多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对健康程度是比较看重的,也能够意识到家庭医生对于健康的价值,愿意参与此项活动。还需注意一个签约金的问题,很多人对签约金还是认为100元以上较为合适,可能是觉得服务质量要稍高一些,但是还是不少居民想要把钱再降低一些,后续阶段可能需要针对此问题加以调节。另一方面可能是受服务内容影响,多数居民对疾病诊治的需求不同,若是服务内容中存在欠缺,也会影响其选择,这可能是导致很多高龄患者不愿意签约的重要原因。后续阶段,服务中心应该就调研结果进行改进,对服务内容进一步优化,同时与上级医院接轨,尽可能的联系公立医院医生来进行家庭医生服务[2]。另外,加强宣传,使更多人认识到家庭医生的价值,积极的进行签约。

    综上所述,如今多数居民对还是有较高签约意愿,但是主要是城镇居民和高文化水平居民,且对家医服务要求较高,后续阶段仍要重视服务内容的改进,并加强宣传,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率。

    参考文献

    [1]侯永梅,何嘉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现状及居(村)民的满意度——以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为例[J].社会科学前沿,2019,8(09):1648-1655.

    [2]冯俊超,李伟,陈志鹏,尹文强,郭洪伟,胡金伟.农村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及签约意愿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9,36(07):52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