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3

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龙晓玲

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 广西 钦州 535000

摘要: 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其并发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对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状态的研究比较活跃,现笔者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药内服治疗、中成药治疗、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供同道参考。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焦虑抑郁状态;中医药;综述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具有病程长、反复性和难愈性的特点[1]。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大众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心理对疾病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西医治疗本病采取的方案较为单一,且疗效欠佳,造成该类患者长期服药而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传统中医在治疗FD伴焦虑抑郁状态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现就近年来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研究 中医古籍文献中并没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名的相关记载,多数学者根据本病的症状特点,将其归属“胃脘痛、“痞满”、“呃逆”、“嘈杂”等范畴进行辨证论治。中医学认为,本病常见病因有情志失调、喜食肥甘辛辣、作息失调、脾胃素虚等。而早在数千年前我国就已有情志致脾胃病的认识,如《黄帝内经》中就有“土得木而达”及“思伤脾”记载的[2]。叶天士云“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认为脾胃病与肝木犯病影响密切[3]。目前在临床上,学者们多根据其不同的病因来分析其发病的机制。如:罗宏伟主任[4]认为情绪不畅,木郁而克土,则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是FD的重要病机。闫晓轩[5]认为FD伴有焦虑抑郁状态与肝、脾密切相关。刘红欣[6]认为肝气郁结、脾气虚弱与FD伴有焦虑抑郁状态密切相关,尤其是肝气郁结。若情志不遂伤及肝脏,气机疏泄失常,导致脏腑自病,日久伤及他脏如脾胃等脏腑时,常可伴有胃脘痛、痞满、纳差、呃逆、胁痛等运化失常症状[7]。

2 辨证分型研究 由于不同地区的生活习俗及地理环境的差异等等,临床学者对FD的病因病机及证候认识不一,各家多根据自身在临床中的经验和体会而辨证分型,中医学界仍然没有统一的标准。随着FD 中医证候研究的进一步加深,众学者对此进行了统一整理。如200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专业委员会第13次会议通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治规范草案”和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21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会议通过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等[8]。朱鹏达[9]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的方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焦虑、抑郁状态评分、中医证候、性别、年龄等)进行收集,总结出 FD 伴焦虑抑郁状态的常见证候:在FD患者及伴焦虑抑郁状态的FD患者的中医证候中,均以脾胃湿热证多见,但在伴焦虑抑郁状态的FD患者中分布更明显。而寒热错杂证、肝胃不和证、脾虚气滞证、脾胃虚寒证在所有FD患者中的分布率较伴焦虑抑郁状态的FD患者中高。甄红玉[10]则将FD分为肝郁气滞、寒热错杂、脾胃虚弱、饮食停滞四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符思[11]则提出了FD可分为湿郁、食郁、血郁、气郁、火郁、痰郁六个证型,同时认为湿郁、气郁等六个证型常相兼出现。魏玮[12]认为FD需行分型论治:如餐后不适综合征多为脾虚气滞证,上腹痛综合征多为肝郁气滞证等。林婧婧[13]研究发现,FD 伴焦虑状态的中医证候主要以肝胃不和证最多见(41.46%),湿热阻胃证(19.51%)、脾胃虚弱证(13.41%)及痰湿内阻证(12.2%)相对居中,最少见为胃阴不足证(9.76%)及饮食内停证(3.66%),同时研究发现该类患者的焦虑状态评分与其症状积分呈正相关关系。由此可知,FD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中医证候分布中以肝胃不和证较为多见,湿热滞胃证相对少见。

3中药内服治疗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状态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如林柳兵等[14]采用疏肝健脾养心方治疗肝郁脾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结果表明该方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相关中医证候,在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施文杰[15]等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六君子汤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疗效以及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任建明等[16]报道,应用归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胃肠激素及胃电图参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 05),说明归脾汤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患者中的疗效较好,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胃肠动力状态。邓小月[17]等报道,应用加味甘麦大枣汤联合胰酶肠溶胶囊和多潘立酮片治疗FD伴焦虑抑郁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食后腹胀、早饱、胃脘疼痛等中医症状,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4中成药治疗 大量研究表明使用中药汤药治疗本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但是汤药熬药费时,味苦不适口,也不便携带,尤其不适合生活、工作节奏快的患病人群,极大的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故有医者在临床上应用便于携带及服用的中成药治疗本病,提高其依从性。如:刘梁英[18]等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安神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失眠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试验组患者消化道症状总有效率和失眠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PSQI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素娟等[2]将枳术丸加减方(白术、山楂、枳实、柴胡等)制成枳术宽中胶囊治疗伴焦虑抑郁状态的 FD 患者60例,对照组予多潘立酮、泌特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7%优于对照组的50.0%(P<0.05),且具有显副作用少、方便携带及服用的特点。李晶等[19]应用开郁颗粒剂(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口服治疗FD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并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作对照,结果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90.00%(P<0.05)。

5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 中医非药物疗法在FD治疗方面有着疗效佳、安全、价廉等优势。黄坤等[20]研究报道,应用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情绪障碍患者,有效改善了患者焦虑、抑郁的状态,缓解了患者上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减轻了患者的精神压力。陈丽荣[21]等应用中药贴敷期门、膻中、太冲联合艾灸气海、关元、建里穴治疗伴有负性情绪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并与口服多潘立酮做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6.25%,优于对照组的51.34%(P<0.05),说明穴位贴敷配合艾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负性情绪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刘宸睿等[22]应用穴位埋线加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30例,并与单纯中药治疗做对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 量表和医生报告结局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67%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0% ( P<0.05) ; 两组患者的SAS、SDS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说明中药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林丽[23]报道,应用腹针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结果治疗后2 组临床症状积分、SAS、SDS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腹针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有良好的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减轻焦虑、抑郁症状,值得推广。

6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众多学者的不断努力,中医在FD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综合治疗上已取得了较大进步,充分发挥了中医学的优势。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对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证候、治疗方案等未能形成标准的共识,入选标准尚未统一,缺乏代表性等。另外,研究的样本量不够,且临床实验设计中对FD的辨证论治做得不够深入和细致,关于药物作用机制和动物实验方面研究极少,有待深入进行基础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春颖,张永华.莫沙必利联合舒肝解郁胶囊与单药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6):2439-2440.

[2]李素娟,郭建强,李艳梅.枳术宽中胶囊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5):648-650.

[3]彭坤明,罗鹏.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情绪障碍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6):1-4.

[4]李海雷.罗宏伟主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J].中医临床研究,2016,05:37-38.

[5]闫晓轩.大柴胡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7,45(1):113-116.

[6]刘红欣.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1):143-145.

[7]许政,何安民.中西医结合辨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焦虑抑郁状态[J].吉林中医药,2017,37(2):144-147.

[8]张声生.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11:6.

[9]朱鹏达.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状态的证候研究[J].广西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05.

[10]甄红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9:121-122.

[11]占新辉,王微,符思.符思教授从六郁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J].四川中医,2014,32(9):8-9.

[12]郭宇,苏晓兰,杨俭勤,魏玮.魏玮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6,02:156-158.

[13]林婧婧.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状态的相关因素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

[14]林柳兵,周蒙恩,陈懿榕等.疏肝健脾养心方治疗肝郁脾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8,41(6):22-27.

[15]施文杰,王立基.加味六君子汤对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8,34(11):100-101.

[16]任建明,陈毅军,马向清等.归脾汤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胃肠动力的影响研究[J]. 光明中医,2018,33(18):2682-2685.

[17]邓小月,徐天舒. 加味甘麦大枣汤联合胰酶肠溶胶囊和多潘立酮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18,40(11):1687-1696.

[18]刘梁英,石钢,官建.六味安神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失眠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疗效评价[J].重庆医学,2018,47(25):3346-3348.

[19]李晶,苏娟萍.开郁颗粒剂治疗伴焦虑抑郁情绪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生活质量评价[J].中国民间疗法,2013,29(7):34-35.

[20]黄坤,李洋,赵伟莉等.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情绪障碍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19,35(9):97-98.

[21]陈丽荣,李明哲,王波.穴位贴敷配合艾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负性情绪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4):130-132.

[22]刘宸睿,刘凤斌.中药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8):50-52.

[23]林丽,黄奕森.腹针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4):4991-4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