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叶贝

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 湖北省 武汉市 430100

摘要:目的:根据急诊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提出解决措施,以此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我急诊科在2016年1月到2019年10月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作为观察对象,回顾资料分析获得护理风险发生原因。结果:急诊护理风险因素中,主要有护理人员沟通不良占比18.14%,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占比16.8%,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高占比12%,患者因素占比27.2%,管理者因素占比16%,环境因素占比9.6%。结论:急诊科发生护理风险因素多样化,需要根据不同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

关键词:护理质量;护理风险管理;急诊

急诊科每天需要面对众多患者,患者病情复杂,护理人员缺乏,在急诊护理过程中容易导致不良事件发生,影响护理质量提高。为了提高急诊护理质量,需对护理风险管理,护理风险管理时需分析影响因素,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以此来实现护理质量提高。基于此,本组根据急诊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提出解决措施,以此来提高护理质量。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急诊科在2016年1月到2019年10月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作为观察对象,本次总共编入125例患者,男性患者79例,女患者46例,患者平均年龄37.24±1.25岁。

1.2方法

回顾资料分析法:采用的回顾资料分析法中,需要对护理风险事件资料收集。本组研究过程中,为了保证收集资料的正确性,需对收集资料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工作,使其素质能够达到研究要求。工作人员对资料收集完成后,需进行信息化技术处理,并且把资料保存在医院的计算机中心,以便后期分析使用。

2.结果

急诊护理风险因素中,主要有护理人员沟通不良占比18.14%,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占比16.8%,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高占比12%,患者因素占比27.2%,管理者因素占比16%,环境因素占比9.6%,具体急诊科护理风险因素在表1中呈现:

1125护理风险因素统计

护理风险因素

数例

占比

护理人员因素

沟通不良

23(例)

18.14%

技术水平不高

21(例)

16.8%

法律意识不强

15(例)

12%

患者因素

34(例)

27.2%

管理因素

20(例)

16%

环境因素

12(例)

9.6%

3.讨论

根据以上的护理风险形成因素,制定相应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以此来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制定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3.1制定风险管理制度

在护理风险管理中,预防护理风险最有效方法是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将护理风险制止在萌芽状态,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风险管理制度的制度时,需要使用风险评估机制,对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并且根据因素采用预防性管理措施,防止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在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后,护理风险管理者需制定相应的处理和呈报程序,该种程序的使用,可以有效保护护理人员的自身权益,减少护理人员受到伤害[1]

3.2成立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小组

护理风险小组的成立,可以对护理工作检查,有效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同时使用风险控制小组,还可对护理风险因素分析,根据因素制定措施,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最后是风险控制小组制定措施后,可采用预演的方式培训护理人员,使护理人员提高风险处理应激能力,护理人员获得该种能力,不仅能够提高护理质量,还可有效防止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2]

3.3强化风险控制意识

在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中,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对护理人员开展风险防范措施培训。采用的培训方法中,可以使用小组培训方法,也可以采用专家培训方法,这些方法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防范护理风险发生的意识。护理人员有较强的防范意识,开展急诊护理工作时,会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2)培训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对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培训过程中,可以采用讲座方法培训,也可以采用知识问答的方式进行培训。在笔者的观点中,采用知识问答方法效果最佳,该种方法使用时,可以采用游戏模式,也可使用有奖知识问答,这些方法使用,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参与的积极性[3]

3.4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

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中,有熟练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够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于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可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个是对护理人员采用专家培训模式,经过专家培训,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另一个是采用小组讨论模式,护理人员在每次遇到护理风险事件后,都需开展相应的小组讨论,讨论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原因和制定策略

[4]

3.5营造良好环境

环境是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直接因素,良好的生活环境可愉悦患者心情,提升患者治疗依从度,进而有效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因此,在实际护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为患者及其家人提供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务必保证病房清洁、无异物、安静、温湿度适中。同时还要对当前已有医疗资源进行科学调配,保障当前资源布局合理化,提升资源利用率。对急诊患者的就诊流程进行适当简化,尽可能做到一站式治疗服务。为了更好地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急诊区布局情况,各个诊室、检查室应当设立明显提醒标识,并在各个分区设置导医,进而提升患者就医速度,提升急诊科服务水平[5]

3.6多注意护患之间的沟通

在医院科室中,可以制定各个岗位的语言,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如何更好的与患者展开沟通交流,这便需要护理人员规范自己的言行,认真遵守护理方面的职业规范,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诚实、尊重以及耐心的基本沟通方式,注重患者自我陈述,认真观察诊疗期间患者病情变化,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从而得到患者的认同,降低护士与患者之间的纠纷。

参考文献

[1]邝敏棋.风险管理对提高急诊护理干预质量及降低护理风险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4):171-172.

[2]刘美华.护理风险管理对提高急诊内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08):69-70.

[3]陈智娟.风险管理联合绩效考核在医院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11):1401-1402.

[4]周文聪.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重要性[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0):128-129.

[5]韦昌芹.护理风险管理在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方面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0):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