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赵德华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北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省 绍兴市 312000

【摘 要】目的:于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中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总结护理措施。方法:选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来我计划免疫门诊进行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的800例婴幼儿患者开展研究,观察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结果:在800例有幼儿中,有102例是加强免疫,698例是基础免疫。有50例皮肤表面出现红肿热痛,大都是小于3cm2;10例皮疹;20注射部位硬结。考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接种人员的操作水平、受种者个体差异等有关。结论:于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中,时常有不良反应发生,所以要做好护理工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只要接种人员掌握百白破疫苗的预防接种原则以及处理原则,在进行接种前详细了解婴幼儿的身体情况,在进行接种时严格按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做好家长的宣教工作,就可减少甚至是避免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观察;护理体会

百白破三联疫苗是用来预防破伤风、白喉以及百日咳的一种免疫预防制剂,其是我国现行的计划免疫中使用最广泛的、针次最多的一种疫苗,目前我国使用的百白破疫苗为是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1]。在婴幼儿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因菌体蛋白致病反应,其可能出现全身反应或者局部反应,比如无菌性脓肿、局部硬结、发热、过敏性休克以及过敏性皮疹等。所以,在百白破疫苗的预防接种中,要做好关于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

1 一般资料

选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来我计划免疫门诊进行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的800例婴幼儿患者开展研究,均无禁忌症,0.3-2岁。接种的疫苗均源于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且处于有效期。接种年龄、接种部位、接种方法和疫苗冷链等均严格按疫苗操作规程的要求以及免疫程序接种。向监护人讲述百白破疫苗的作用、具体用法、适用人群、禁忌证和适应证等,并提前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针对性处理措施等。

2 结果

在800例有幼儿中,有102例是加强免疫,698例是基础免疫。有50例皮肤表面出现红肿热痛,大都是小于3cm2;10例皮疹;20注射部位硬结。考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接种人员的操作水平、受种者个体差异等有关。

3 讨论

通过本课题观察,发现:在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后,可能出现红肿、发热、皮疹、硬结等不良反应。笔者总结出以下的护理体会:

3.1 预防接种前充分评估

对于3月龄足月儿童来说,要在3月龄、4月龄以及5月龄分别接种一针百白破疫苗,每次间隔超过四周,在18月龄到24月龄间,要加强一针百白破疫苗。在进行接种前,对儿童的身体进行充分评估,确保其没有接种疫苗的禁忌证(神经系统疾病、癫痫、惊厥、急性传染病、过敏史、发热者),并了解儿童近期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否感冒发热、是否存在过敏史等,对于非初次接种的儿童来说,询问家长儿童在上次接种时或者接种后是否存在不适[2]

3.2 疫苗安全注射

对于百白破疫苗来说,要在2-8℃的环境下避光储存和运输。在进行接种时,百白破疫苗安瓿不要同冰排直接接触,避免疫苗被冻结。在进行接种前,要检查疫苗是否在凝块、异物以及冻结等,如果存在就禁止接种该疫苗[3]。接种时,应充分的摇匀,避免吸附剂下沉,防止注射后导致局部严重的红肿或者无菌性化脓。选择婴幼儿的臀部或者上臂外侧三角肌深部肌肉等部位进行注射,在接种下一针时要更换注射部位。同其他疫苗接种一样,为了防止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一些过敏反应,就要准备医学监护以及急救治疗措施等。

3.3 疫苗接种后的卫生宣教

在婴幼儿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后,向家长详细讲述接种后不良反应的观察以及注意事项。在接种完成后,受种者要留在接种现场,给予其为期半小时的观察,确保无异常反应出现后方可离开。嘱家长在婴幼儿回家后,要仔细观察,主要容是:局部反应,注射后的局部红肿、疼痛以及硬结等;异常反应,血管性水肿、过敏性休克以及过敏性皮疹等;全身反应,发热、烦躁不安、全身不适等。确保可及时发现上述反应,并及时同门诊联系,确保不良反应得到及时处理,且详细记录接种的不良反应,及时上报到上级预防接种反应的监测报告系统中。嘱家长在婴幼儿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后的一天内,不要洗澡(避免注射部位沾水),禁止多运动,要多喝水,确保休息,还要保持注射部位干净、清洁[4]

3.4 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

全身反应:大都是发热,病情轻微者的体温不超过38.5℃,婴幼儿只要是多喝热水,密切观察其体温变化即可,可不给予特殊的处理,在接种后的两天内体温大都恢复到正常;当体温超过38.5℃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和医治,确保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以免贻误病情。家长不要盲目的给予婴幼儿抗生素以及退烧药,防止对疫苗效果产生影响。给予出现过敏反应的婴幼儿抗过敏处理。

如果在接种两天后,婴幼儿仍然有红肿热结等情况存在,就可在潮湿温热的环境下给予其硫酸镁(50%)热敷。接种5h后,不论婴幼儿的皮肤表面是否有不良反应出现,均早期给予其热水湿热敷,持续4d,同时在接种后的2d内、5d内以及8d内分别进行电话随访一次,关注接种后婴幼儿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做好病症发展的记录[5]

总之,于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中,时常有不良反应发生,所以要做好护理工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只要接种人员掌握百白破疫苗的预防接种原则以及处理原则,在进行接种前详细了解婴幼儿的身体情况,在进行接种时严格按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做好家长的宣教工作,就可减少甚至是避免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闫婷润.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9):168,170.

[2]李圣芝.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及预防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5):71.

[3]吴珊珊.儿童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J].饮食保健,2019,6(31):137-138.

[4]马淑荣.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影响作用[J].健康之友,2019,25(14):228.

[5]付玲玲.对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婴幼儿进行预防性护理对其发生接种不良反应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4):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