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结合血脂检测诊断脂肪肝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超声结合血脂检测诊断脂肪肝的应用价值分析

李敏

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 甘肃 平凉 744000

【摘 要】目的:分析超声结合血脂检测应用于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37例及健康体检者37例作为实验样本,分别设定为研究组、参照组,均接受超声诊断和血脂检测,对两组诊断结果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TC、TG比参照组高,组间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两组HDL-C、LDL-C行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B超诊断特点:清晰可见致密的点状高回声,远场网声衰减明显,肝内管腔结构十分不清晰,肝脏呈现饱满、肿大状态,肝缘明显变钝。结论:超声结合血脂检测有利于准确监测和诊断脂肪肝,值得作为诊断辅助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中全面推广。

【关键词】脂肪肝;血脂检测;超声

近年来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以及不断改变的饮食习惯,罹患脂肪肝的患者数量逐渐增加,倘若不及时控制住病症的发展,则会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甚至永久性的损害到肝脏健康,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早期诊断、掌握病情,有利于逆转脂肪肝,防止出现肝纤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问题[1]。实验室检测以及B超成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成为了目前常用的诊断脂肪肝的方法,为评价二者联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抽取我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37例及健康体检者37例作为实验样本,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抽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37例及健康体检者37例作为实验样本,分别设定为研究组、参照组。研究组病例均可满足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制定的脂肪肝临床诊断标准[2]。其中23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年龄取值范围36-73岁间,平均年龄为(56.4±7.2)岁。参照组中22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取值范围37-74岁间,平均年龄为(57.2±7.0)岁。加以比较一般资料后,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可行此次对比。

    1. 方法

血脂检测的具体操作:要求两组受试者保持3d的素食状态,于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3mL,进行10min的3000r/min离心处理,并将血清分离出来,借助贝克曼DXC-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指标,各操作规程按照试剂盒上的要求进行即可。

B超检查的具体操作:检查仪器为全身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设定探头频率为3.5MHz,要求患者保持空腹,分别选择仰卧位、左侧卧位,检查腹部及肝脏区切面。

    1. 观察指标

血脂指标主要有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血清甘油三酯)、TC(胆固醇);总结脂肪肝的B超诊断特点。

    1.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所有得到的数据,以(5f179a5a5f375_html_199d25296068e7ac.gif )进行表示的为计量资料,对比进行t检验,如若P<0.05的情况出现,则表明存在着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血脂指标水平检测结果方面两组的差异

研究组的LDL-C、HDL-C两项指标与参照组无差异,P>0.05;TG、TC两项指标比较,研究组均高于参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 1 对比血脂指标水平检测结果方面两组的差异(5f179a5a5f375_html_199d25296068e7ac.gif ,mmol/L)

组别

LDL-C

HDL-C

TC

TG

参照组(n=37)

2.78±0.44

1.24±0.84

4.26±0.51

1.12±0.81

研究组(n=37)

2.87±0.77

1.17±0.44

6.23±0.51

2.53±1.61

t

0.6172

0.4490

16.6142

4.7588

P

0.5390

0.6548

0.0000

0.0000

2.2 对比B超诊断特点方面两组的差异

相比于参照组的典型正常肝,研究组的脂肪肝具有如下B超诊断特点:具有明显的致密的点状高回声,深部也就是远场网声明显衰减,肝脏呈现饱满、肿大状态,肝缘明显钝化改变,肝内管腔结构不清晰。

3 讨论

脂肪肝是多种诱因导致的临床常见病,其属于各种肝脏疾病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病理过程之一,病情性质为弥漫性肝病。相关研究证实[3],脂肪肝的发生与脂质代谢异常、肥胖、酗酒以及药物作用、糖尿病等均具有密切关系。该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通过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方式尽管可取得较准确的结果,但作为有创性检查,患者接受度较低。

从发生机制的角度进行分析,某种原因的影响导致肝脏利用脂肪酸明显减少,而合成却明显增加,此时脂肪酸出现了分泌或排泄障碍的情况,就会逐渐酯化成TG堆积在肝细胞中,最终导致脂肪肝形成,增高血脂水平。形成脂肪肝后,在肝细胞中会有大量脂肪聚集,强化糖异生,致使血糖水平显著增高。不及时治疗和控制脂肪肝发展,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对血脂进行测定,有利于防治脂肪肝[4]

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通过B超检查和诊断脂肪肝逐渐兴起。脂肪肝患者的B超图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会有纹理模式形成,因为无论是弥漫性肝脏疾病还是非弥漫性肝脏疾病,都会对正常组织结构造成破坏,此时B超图像上就会有图像纹理的改变反映出来,借助纹理分析的方式,就可对正常肝及脂肪肝进行区分。在血脂检测的基础上辅助B超检查,能够显著提高脂肪肝的确诊率[5]

此次试验中,研究组TC、TG较参照组高P<0.05;两组HDL-C、LDL-C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B超诊断特点:清晰可见致密的点状高回声,远场网声衰减明显,肝内管腔结构十分不清晰,肝脏呈现饱满、肿大状态,肝缘明显变钝。由此表明,超声结合血脂检测有利于准确监测和诊断脂肪肝,值得作为诊断辅助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中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娴.B超结合血脂检测诊断脂肪肝的应用价值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2):46,50.

[2] 韩宁,黄永娣,张靓, 等.探讨B超结合血脂检测诊断脂肪肝的应用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2018,(7):210-211.

[3] 郑恩海,黄利,刘光清, 等.B超结合血脂检测诊断脂肪肝的发病情况分析[J].海南医学,2019,22(16):71-72.

[4] 门秀英.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变化的检测[J].特别健康,2018,35(16):235.

[5] 施靖卉.B超诊断脂肪肝与血脂水平的关系研究[J].医学信息,2015,28(46):39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