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DI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以综合实践课即时挑战题训练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论 DI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以综合实践课即时挑战题训练为例

张政军

宁波市镇海蛟川双语小学 宁波市 315201

摘要:DI创新思维活动是近年来一项非常受青少年学生欢迎的教育活动。在我校引进DI活动并创设综合实践活动课DI即时挑战训练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存在思维模式不够灵活,不会有效团队合作等问题。现以即时挑战《球上的桥》为例,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DI;即时挑战;创新精神;团队合作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蛟川双语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在课程设置上非常重视倡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的教育教学活动,旨在提供和搭建这样一个学习活动的平台,让学生通过这个平台成为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又具有团结合作意识的人。2018学年开始,我校将DI创新思维活动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课上通过不同的即时挑战题目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一、何为“DI即时挑战”

即时挑战是DI创新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表演类、任务类、综合类三种形式。即时挑战的宗旨就是通过学生团队合作相互沟通,锻炼队员在极短的时间内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的是队员在短时间内根据所给题目利用创意和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一般要求队员们在6-8分钟以内,通力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能应用一些适当的方法和技能技巧将其展示出来以解决问题。通过解题和训练培养学生反应能力、领导能力、解决问题策略和科学的管理利用时间的能力。在整个即时挑战过程中,队员们需要对所给材料进行快递地评估、判断并创造性地使用材料,成功解决问题应对挑战。通过此也可以看出DI赛事组织者的先进教育理念。

二、即时挑战训练现状

笔者在综合实践课上一直重视即时挑战的相关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渐渐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着想象力不足和缺少团队合作意识等问题。在刚开始即时挑战训练的时候,学生们不是很适应这种思维挑战。任务的成功率很低。在即时挑战活动中有的学生只管个人行动,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根本没有配合的习惯,甚至有的学生赛前在领队老师事先做好思想工作的情况下,还是照样不会沟通合作甚至闹矛盾。我们的学生在遇到创新合作时不少处于无所适从、无能为力的窘境。这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问题。

DI教育目标与评价就是定位在团队合作精神上,因此教育活动中的过程中就是要培养学生尊重和听取他人不同意见进行团队挑战。同时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过程。每个阶段的活动或挑战成功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生在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是否具有团队合作意识?是否养成了团队合作的习惯?这也是我们教师必须思考和需要有意识的进行教育培养的。

三、训练重点与引导方法探索

要改变学生不会创新不懂合作的现状,我们必须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创新与团队合作意识薄弱的现象、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到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

现以平时即时挑战训练中一道例题《球上的桥》为例做以分析如何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挑战题要求如下:

挑战:你们要在6分钟内利用所给的材料在“山坡”上以篮球作为桥墩,建造尽可能多的桥梁。你们有7分钟时间设计制作桥梁。在场地中央的一张桌上有两个斜坡和两个篮球,另一张桌上是制作桥梁的材料。

要求:篮球作为桥墩,而且此桥墩只能建造在“山坡”之上,整个桥墩既“篮球”与“山坡”间不能用邮寄标签纸粘贴。桥的梁与梁不能接触,在桥梁与篮球接触的部位的梁与梁之间可以接触,但桥的梁与篮球也不能用邮寄标签纸粘贴。“山坡”间的距离为40cm。

材料: 4根吸管,4枚回形针,5张邮寄标签,1根60cm细绳,1张铝箔纸,2根扭扭棒,4张索引卡,1张报纸,2只篮球,2块泡沫塑料材质“山坡”,1把卷尺(卷尺用来测量的,不可以被破坏)。

评分标准:在桥墩至少建2座桥梁,可得20分;桥墩上每增加一座桥梁得5分(最高可得30分);创造性解决问题可得1-30分;团队合作可得1-20。

针对队员缺少的团队合作意识的形成与培养,首先,从时间的管理利用上进行引导。由于挑战的特点是即时性强、时间短。比如本题只给队员们6分钟的时间。这6分钟还包括从合作想解决方案和动手尝试以及完成全过程。因此在时间的利用和策略上需要进行科学有效地争分夺秒的合作。队长的大局观念和队员的服从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让队员们明白了这一点,团队合作就有了意识的基础。学生拿到题目,要迅速了解题目的主要要求。根据题目要求,明确该题的挑战任务是以斜坡为基础以篮球为桥墩的条件。要求在篮球上架设尽可能多的桥梁。

解题的重点要解决桥墩的稳定性后才能有效的架桥。同时要求尽可能多的架桥而且在桥梁与篮球接触的部位的梁与梁之间可以接触,离开篮球之外的桥梁的梁与梁之间不可以接触,且桥梁与篮球的接触部位不能用邮寄标签纸粘贴。这也是个难点,也是容易忽略的地方。如果不能用邮寄标签粘贴,那用什么固定篮球就需要发动创意思维来思考了。

在队员充分讨论和尝试的基础上,作为教练老师,不应过多的将自己的思考方式主动强加给学生。而是应该以特别的思路和采取实战训练的方法加以训练学生的创意思维,即训练培养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的方法。坚持对随机应变能力的训练培养就能促使学生将学会的理论知识和掌握的科学原理灵活地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从而使思维品质达到新的高度。

当然,团队合作的意识养成要从团队合作意识、习惯的养成上提出具体要求。团队合作意识或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训练的过程中加以引导训练才能逐步养成。在训练要求上提出相应合作的规定或要求。比如,在简单解题之后,接下来要在尽快的时间内合作讨论用哪些材料作为制作桥梁?如何分工?如何根据不同的材料分头行加工?桥梁如何连接?等一系列的思考和安排与决策。这些任务在短时间内光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是绝对无法完成的。所以就需要一个有大局观念的队长来统筹策划,例如可以想到利用部分卡纸或报纸做桥墩的固定材料,满足稳定性要求的思考和办法。或者尽可能的充分利用根吸管、铝箔纸、扭扭棒、索引卡、报纸等轻质材料作为制作桥或梁的思考和办法。如用其它材料来进行梁与梁端头的连接或整体性地桥梁架设的思考和办法。创意重点就是是充分利用材料更多的创意地制作梁和进行架桥,克服不能用邮寄标签纸直接粘贴在篮球上的限制,同时还得满足桥梁在离开篮球主体部分时梁与梁不能接触以及桥墩的稳定性。

我们要将合作的意识的要求贯穿整个挑战活动之中,将团队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提醒和反复的训练,使他们形成合作意识成为自觉的习惯。

同时要从合作的内容上进行分析界定并加以指导。教师应当从具体的细节入手,如在确定指导挑战材料的合理使用上、材料分配的基本原则上、材料的加工准备和输送上、制作装配的协调上、挑战过程中认识上差异与过程中的调整配合上进行分析界定和指导。通过训练磨合使学生主动的自觉的在具体合作的点上形成默契的配合和协同。

俗话说,教无定法。特别是DI即时挑战这种创新类型的教育。相信DI即时挑战训练配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项目通过持之以恒的推广一定会被学校、社会、家长认可,必将显示出它在课程改革中的积极作用。愿与更多教育者共同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让每个学生创意飞翔》陈伟新 叶品元等(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7.2

作者简介:张政军,汉族,籍贯:吉林长春,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