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对比

李琳

桓台县人民医院 山东 淄博 256400

【摘要】目的:本文将深度探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作为我们所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10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进行观察。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观察组则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对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于冠心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于心肌缺血的阳性检查,观察组检出率为86.0%(43/50)明显高于对照组48.0%(24/50),组间差异明显(X²=5.86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房性早搏早发以及房室传导阻滞并无太大差异,但观察组的房性早搏成对以及短阵室上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相对于常规心电图来说更有必要,有利于确诊患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具体情况以及早期发现患者心率失常,加快确诊速度,为治疗提供数据,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心肌缺血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的一种,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多数年龄偏老龄化,这种疾病对患者的身体与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及不便,治疗检测冠心病一般都用冠脉造影方法检查,但是准确率不是特别高,因为比较容易受其他原因干扰,并且会造成创伤,有些患者耐受力差,无法接受,所以比较受限制1】。所以用一种高效率且无创的诊断方法尤为重要。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心电图诊断法应用性高、重复性好、并且没有创伤,于此我们比较了常规心电图以及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缓和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比对,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作为我们所研究的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作为我们所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10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进行观察。其中,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在56-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9±3.5)岁,病程0.8-13年,平均(5.4±1.6)年。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在58-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5±2.9)岁,病程1-14年,平均(7.1±2.3)年,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登记一般资料,以便查阅和全面病情分析,分组研究组间对比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做诊断。需要在安静的状态平卧在治疗床上,全身放松,用12导联心电图持续扫描一分钟并记录结果,结果图像清晰、基线平稳。观察组则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准备好动态心电图设备,避免大幅度运动,记录有效24小时心电图数据,并对接受到的图像进行全方位分析,在携带24小时心电图的期间可以多体位全方面检查,对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于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1.3 评价标准

对于心肌缺血的阳性检查评判标准是心电图st段移位并保持1分钟以上,心肌缺血发生两次及以上,间隔时间超过一分钟;对于心率失常的判定是房性早搏早发以及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成对以及短阵室上速。

1.4统计方法

对冠心病患者以SPSS18.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采用计数统计,用x²检验[N(%)]显示;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于心肌缺血的阳性检查,观察组检出率为86.0%(43/50)明显高于对照组48.0%(24/50),组间差异明显(X²=5.86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在房性早搏早发以及房室传导阻滞并无太大差异,但观察组的房性早搏成对以及短阵室上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检查结果对比分析(例,%)

组别

例数

房性早搏早发

房室传导阻滞

房性早搏成对

短阵室上速

对照组

50

32(64.0%)

12(24.0%)

19(38.0%)

17(34.0%)

观察组

50

34(68.0%)

15(30.0%)

37(74.0%)

29(58.0%)

-

1.642

2.918

4.843

4.735

p

-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高,患者偏老龄化。最近几年数量逐渐加大,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及不便。治疗检测冠心病一般都用冠脉造影,但准确率低,又容易受其他因素干扰,并且造成创伤,部分患者耐受力差,无法接受,非常受局限2】

因此用一种高效率且无创的诊断方法尤为重要,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心电图诊断法应用性高、重复性好、并且没有创伤,可大致分为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费用较低,临床经常应用,诊断时间短,点时间内诊断出心脏电波活动3】。但是对冠心病患者来讲,虽然常规心电图效果也不错,但是动态心电图可以反映24小时甚至更久的人体心脏电波活动,时间长并数据精确。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相对于常规心电图来说效果更好,有利于确诊患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具体情况以及早期发现患者心率失常,加快确诊速度,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为治疗提供数据,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顾勇,李佳佳,宋兵蕾.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生理诊断的价值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0):115-116.

[2]马荟.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 当代医学,2017,23(16):117-119.

[3]韩琼,韩宏毅,张艳. 常规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1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