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4
/ 2

问题导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赵艳

江苏省徐州市青年路小学 221000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将“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有机地整合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以“问题”为驱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探索在教学中“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应用的价值及其对策。

关键词:问题导学;小学数学;运用

问题导学是教师借助提问促进教学发展的一种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主要用于新课题、新内容的引入。问题导学可贯穿教学始终,教师要视学生为课堂主体,做好教学引导工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除教师需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外,还要掌握有效的导学方法,关注问题导学实施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1.“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常言道:“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与思维活动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思维不够敏捷,那么,其分析数学问题和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本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在数学课堂中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相比,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整合“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这种以“问题”去驱动的数学教学,教师借助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和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有利于改变应试化的数学教育模式

数学本就是一门思维性的学科。数学的教育不应当采取应试化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因为这样的教育模式难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基于教育改革的思想,现代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的“三维”教育目标,核心素养的教育思想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和传统的应试化教育模式相比,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会通过提问—追问—问题串等模式,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答,最终达到理解和把握数学知识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是完全不同的,教学的质量也将会显著提升。由此可见,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是改革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3)增进师生感情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场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问题导学,有利于通过问、教、答等环节,实现师生之间的充分互动,增进师生情感。在问答中,学生回答正确会得到教师的赏识,回答错误会得到教师的及时纠正和鼓励。在问题导学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相互尊重、彼此平等,教学氛围良好。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讲,提升听课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在课中教师要加强互动,吸引学生注意力,与学生一同学习,拉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整合“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具有一定必要性。主要源于两大方面:一是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数学思维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跨越需要一个过渡,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有效的引导,实现学生数学思维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跨越;二是学生在数学思维的过程中,思维欠缜密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正是因为学生数学思维不够缜密,导致其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欠佳。而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巧妙的借助问题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数学思维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平稳跨越,同时还有助于促使学生数学思维更加缜密,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3.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应用的有效对策

(1)精心设计,把握好问题的“度”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问题的设计与提出是关键。一般而言,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的过程中,应当精心把握好“度”,这里的“度”,主要体现的是问题的难易程度。在问题设计上,难易程度是由教师把握的。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应当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是问题的提出,应当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导入、问题串等。同时,教师所设计的数学问题必须具有针对性,不能泛泛而谈,否则将难以取得好的问题教学效果;二是在设计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紧密结合班级中学生的学业水平提出与之相宜的数学问题,同时要兼顾不同层级的学生,让教师在提出问题时,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提高问题教学模式应用的效率。

(2)把握问题提出时机

问题的提出也是需要把握一定的时机的。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的三个主要节点进行提问,有助于取得好的问题教学效果:首先,借助数学问题进行课堂导入。就课堂教学而言,导入是极其关键的一个环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借助课堂导入的契机,通过启发式的问题提出,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其次,在重点、难点和疑点处提问。对小学生而言,数学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在这些环节提问,通过问题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有拨云见日之感,进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目的;最后,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提问。小学生注意力难以持久有效集中,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犯困时提问,问题的提出,具有“提神”的效果,促使学生聚精会神思考问题,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3)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在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在课前提出问题,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相关知识时,可要求学生先想一想现实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几何图形?这些图形是如何运用于生活的?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进入思考状态,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其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又如,可以向学生提问:你可以画出哪些图形?这些几何图形之间如何进行组合?这些问题会促使学生积极动手实践,展开对相关知识的探索,培养他们的知识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此外,在小学数学问题导学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合理设置问题难度,若问题过难,学生难以解答,将会挫伤学习积极性;若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会觉得没有挑战性,失去探究与思考的兴趣,从而难以实现思维锻炼的目的。

(4)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

当问题提出之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一般而言,对于比较有难度的、启发性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最终解决数学问题,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紧密结合“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积极改变应试化的数学教育现状,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分析[J].小学数学教育,2015

[2]李菲.智慧教室互动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一课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

[3]陈淑娟,罗鸣亮.因“学”而来循“理”而归——福建省第三届“明师之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综述[J].小学数学教育,2019,(19).

[4]高小亮.“适”得其所方显教学本色——基于学习差异性的小学数学“五适”课堂的探究[J].名师在线,20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