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5
/ 2

基于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探究

李寿远

青岛绿城环境艺术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200

摘要: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占有一定比重,混凝土浇筑情况好坏是衡量建筑物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保证建筑安全的前提,浇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工作的有效性,必须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确保大体积建筑面的质量。本文就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作出阐述。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

1大体积混凝土概述

我国定义大体积砼指的是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m以上的砼结构,其尺寸已经大到必须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砼结构。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体积大、结构重、水泥用量大的特点,水泥材料具有水化热的特性,因此在大量应用后,为了从水泥本身的性能上改善这一现象,在施工过程中应在固体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混合料,包括软水剂和气囊,主要由大体积混凝土的比例决定。如果使用不当,大体积混凝土的性能将受到严重损害,此外,施工工艺的优化也非常重要。加强大体积混凝土的后续养护,这也是浇筑技术的核心内容。规范混凝土浇筑比例,提高混凝土自身密实度,减少裂缝发生的可能性,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定期进行养护管理。一旦发现裂缝,必须采取措施及时补救,避免出现重大质量问题。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        2.1.混凝土比例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对原材料的配比有严格要求。应遵循比例法,并尽可能控制计算中的比例,为防止水泥湿热影响混凝土强度,应相应减少水泥用量。        2.2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运输是施工过程中非常关键的施工环节。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运输时间。一旦运输时间超过允许的范围,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就会大大降低,严重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混凝土施工的合理时间内对混凝土运输进行监控,当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时,施工现场人员仔细测量混凝土,发现质量差的混凝土材料立即退回生产厂家,为保证混凝土的使用质量,施工人员可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减水剂,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2.3.浇筑大体积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大体积混凝土可分为几个施工区域,并可连续浇筑。施工人员不得随意中断浇筑过程,完全捕捉间歇时间,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二是施工人员应加强振捣施工,加强并尽量支撑施工与浇筑的联合支护,使振动速度与浇注速度保持一致,以达到高质量的施工质量。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质量隐患及防治措施        3.1蜂窝现象        ①蜂窝现象的形成:在混凝土浇筑时砼表层没有砂浆,湿润度不够,而且料与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间隙,或是模板之间存在着缝隙,有漏浆的可能,导致建筑表面粗糙,出现麻面。再加上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夯实工作没有做到位,使混凝土中存在着气泡未能完全排出来,自然就会形成一些蜂窝。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混凝土砂浆与石子的搭配比例不合理,出现石子过多的情况,这样也很容易形成类似蜂窝的一些孔洞。        ②施工技术要素:混凝土的浇筑前一定要保证模板的干净、整洁,尤其是一些粘在上面的硬水泥块等杂物,把模板进行预先加湿,把一些有缝隙的模板进行堵塞,防止漏浆现象的发生。再刷上一层隔离剂,而且隔离剂的涂抹必须均匀,夯实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一定要进行分层的振捣,并且不能放过每一个点,时间也要持续在30s左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不会产生蜂窝现象。        3.2露筋现象        ①露筋的原因:有些施工单位贪图省事,在进行振捣时垫块太少,这就会使钢筋直接与模板接触,在拆下模板后发生露筋现象。有的建筑商为了加强其浇筑强度,在构件的断面上用了太多的钢筋,这样在进行振捣时遇到大粒的石子,也会产生露筋的情况。另外,在进行振捣时如果振动棒直接碰到钢筋,就会使钢筋发生位置的移动,从而造成露筋现象,而且模板如果不够湿润,在进行拆模时也会与混凝土产生粘连,出现发生露筋现象的可能。        ②施工技术要素:要想保证混凝土结构没有露筋现象,就要保证钢筋的位置和所设计的保护层厚度,并且对于混凝土的比例一定要进行合理的搭配。在钢筋密集的构件中,一定要选用颗粒小的石子,避免大石子被卡住而产生露筋现象。另外,在进行振动捣实时一定要做好检查,严禁振动棒直接接触钢筋,防止钢筋变形或移动,而且对于模板的湿度及拆卸时间一定要把握好,防止粘连、掉角等等现象的发生,保证混凝土结构不会出现露筋的情况。        3.3凹凸不平现象        ①凹凸不平的原因:混凝土现浇凝固的非常快,但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一定的强度。如果未等其凝固达标就进行操作和踩踏、运料等工作,就会造成其表面的不平整。而且在进行模板的支承时其支承面一定要牢固、坚实,防止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出现局部下降的现象,导致其混凝土表面的凹凸不平。        ②施工技术要素:在混凝土浇筑完工以后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养护工作,确定其表面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后方可进行操作。而且对于模板的要求也要提高,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在进行混凝土现浇时不会变形,对于所选择的支承面的牢固程序也必须要达标,防止发生结构的沉降。        3.4裂缝现象        混凝土现浇发生裂缝的机率应该是通病发生率最高的,而且裂缝所发生的原因也分很多种类,即:干裂、塑性收缩开裂、沉降裂缝、温度裂缝等。        ①干裂形成及施工技术要素:具体来讲,其干裂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主要发生在养护阶段。因为砂浆的水分会被自然风干,如果在后期的养护工作中没有及时进行浇水保湿,就会出现表面干缩而产生的裂缝。而这种裂缝的防治工作也很简单,只要做好建筑表面的保养工作,保证其充足的水分就可以,必要时还可以涂上养护剂,另外对于混凝土浇筑材料的配比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②塑性收缩裂缝形成及施工技术要素: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凝固之前,这时如果遇到天气干燥或风气较高的气候就会使其水分迅速缺失,从而产生塑性收缩,导致裂缝。预防的办法就是要合理控制好其混凝土的收缩率,可以选择一些强度适中的水泥材料,并且在现浇过程中也要注意各方面的环境条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③沉降裂缝形成及施工技术要素:沉降裂缝与建筑物的基础和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地基不实、结构设计不合理,再加上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注意细节,导致地基变形、沉陷,就会直接影响工程效果,使建筑表面发生裂缝。这种现象的控制只有保证地基沉稳、做好夯实工作,保证模板的强度,并且按正规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④温度裂缝形成及施工技术要素:这种裂缝所产生的原因是温度差给混凝土带来的热胀冷缩效应,从而破坏了混凝土表面与内部的应力,使之形成裂缝。只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调整好配料的比例,并加以养护,就能有效的降低这种温度裂缝的产生率。 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是我国普遍采用的一种建筑技术,环境、温度等因素造成的裂缝会影响建筑的美观,建设单位必须重视这一问题,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严格规范施工工艺和进度、控制施工时间,认真落实施工环节并做好保温改造工作。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相关技术研究,对后期建筑工程施工起到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彭星光.小议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6,05:72+75.

[2]王丹.浅谈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科技信息,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