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项目全过程管理流程优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5
/ 2

装配式建筑项目全过程管理流程优化分析

王秀峰 陈公信 张岳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近些年,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十分迅速,装配式建筑被广泛应用在建筑施工中。与传统的现浇式建筑项目相比,本质方面体现出较多的不同点,这也导致了两种方式在管理需求方面也各有差异。但是,现阶段还没有对装配式建筑项目建立完全适配的管理体制。因此,本文就装配式建筑项目全过程管理流程的优化措施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管理;流程优化

引言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建筑模式,由工厂完成各部件的加工,并将预制部件运送至工地进行装配,使建筑生产全过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因此,如何利用管理手段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项目的优势实现其产业化发展,是现阶段建筑行业探究的重点问题。针对装配式建筑项目全过程管理优化的探究对改善当前管理工作现状,提升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的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1装配式建筑的特殊性

装配式建筑主要是在建筑工地指利用最开始制造好的配件,在预定的顺序上进行拼接而成的建筑,主要包括混凝土、钢、木结构建筑是现代建筑的代表。装配式建筑的优点有很多,首先因为是在施工现场直接组装大量配件,这种形式相较于原始的浇筑作业在工作量上会大大减少,其次因为采用的是建筑与装修为一体的设计,那么在组装时是可以与主题施工同步进行的,这样会在一定程度是缩短工期,而且由于本身属于拼接式建筑,所以只要对构件按着严格的标准化进行制造,那么生产效率越高,制造成本相对就会越低,所以在性价比上相较于传统建筑有了一个本质上的飞跃。

2现行现浇建筑项目的管理流程

目前装配式建筑的项目管理基本沿用了传统现浇建筑的管理模式,项目工程的开发建设管理流程大致可分为总体策划、立项审批、规划设计、开工准备、全面施工和验收交付六个阶段。依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相关规定,使用国有资金(预算内投资、各类专项建设基金、统借国外贷款等)建设的项目,采用审批制。对需要政府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方式的投资项目,从投资决策的角度,管理部门只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除特殊情况外不再审批开工报告。对采用投资补助、转贷和贷款贴息方式支持的项目,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

通过梳理实行审批制的住宅项目管理流程可以看到,现行的工程建设管理法规和制度是针对现场施工作业方式设计的,以分部分项工程、资质管理、人员管理等行政方式,人为地将建筑工程分解成若干“碎片”,分项招标、分段验收、设计、施工各个环节相互割裂、脱节。“碎片化”的管理方式带来了很多问题,一是相关单位之间联系松散,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二是项目整体管理和协调相对复杂,工程质量把控难度大;三是一个工程项目有若干个利益主体,各单位都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往往损害了项目整体的效率和效益。

3装配式建筑项目全过程管理流程优化措施

3.1改进装配式建筑的决策

第一,将建造方法控制的相关内容添加到控制性规划中,把装配式建筑通用要求备注于地块规划要点、设计条件中,实施规划管理时,应在规划条件中增添建造方式的内容。第二,将实施地块落实到年度装配式建筑技术或土地供应方案中,在市政府批准后告知区县政府。第三,装配式建筑各项要求应在土地供应阶段进行充分明确。第四,设置装配式建筑的项目咨询与整体规划环节,对项目投资方案进行优化。第五,规划审批时需要对装配式建筑具体面积进行明确,充分落实选址意见书与规划条件。

3.2招投标阶段

现阶段,我国针对装配式建筑项目规定的方式是原则上采用工程总承包的模式。而工程总承包模式又拥有着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其可以针对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包,这就使得这种工程总承包的模式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会涉及到非常多的主体、也会有非常多部门的参与,一旦管理流程需要面临调整需求,那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况。因此,在招投标阶段必须要进一步优化流程,确保流程的稳定性,减少对多方主体利益的影响程度。关于招投标阶段管理流程的具体优化需求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协调和解决好当前正在适用的招投标规定与工程总承包管理方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其中最亟待解决的一个矛盾就是在前期参与装配式建筑项目咨询、监理的机构和单位没有资格参加投标的权利,这对于工程总承包方工作的开展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阻碍因素。其次,要增强具备承接工程总承包实力的企业数量和质量。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周期长,对总承包方的实力要求非常之高,对于一些规模较大要求较高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参与招投标的企业数量很少,选择性就会非常少,这是当前招投标阶段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3.3规划设计

设计单位是完成规划设计工作的主体,主要体现在六个环节:设计方案、初步设计、设计评审、概算审计、设计施工图纸、设计审查,其中,需要管理部门给予重视的是设计审查、概算审计等各项工作,也就是对比设计单位所提供的设计内容与建筑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从其合理性、经济性以及可行性角度进行分析,从而为设计规划提供保障。在对方案进行设计阶段,应该了解设计方法与内容,从而详细说明与建筑项目相关的建筑面积、装配率以及结构类型。在初步设计环节,应该随时联系预制部件生产单位,允许其从开始介入,使其与设计单位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在设计评审环节,应该从多元化的角度对装配式建筑项目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审。在概算设计环节,以建筑工程的消耗定额作为依据对其进行准确概算审计。在图纸设计环节,设计单位应该对图纸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进行详尽的说明,并召开相关的会议针对图纸的内容进行讨论。在进行施工图纸审查工作时,以国家与行业标准作为依据,应该对装配式建筑技术方案中所罗列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查,了解其是否与规定的要求相符。

3.4施工管理优化

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管理的核心环节为生产与装配施工,其管理工作优化也应着重从该方面着手,为了落实全过程管理理念,应从施工的源头展开严格质量管控。首先,严格管控施工许可,必须按照施工图审查结果办理许可证,未获取许可证情况下,不得擅自开工;其次,由专家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评审,审查每项施工组织设计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最后,全面施工过程中,针对装配式建筑制定严格的生产与施工质量标准,并深入施工现场,对材料、工艺等与施工质量相关的条件进行检查。

3.5交付阶段

从各地推进装配式建筑的成功经验来看,实行高层装配式建筑住宅项目主体结构中间验收和分段验收可操作性强,缩短工期成效显著。此外,已建立较为完善的装配式建筑考核检查制度的地区,装配式建筑推进力度大,政策执行效果好。具体建议如下:一是建立适合装配式建筑的竣工验收制度,根据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序以及项目实际情况实行中间验收和分段验收,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编制分阶段验收方案,报质监部门审核后进行验收。二是在装配式建筑考核检查方面,每年年末,管理部门可对各区(县)政府装配式建筑年度实施计划和建筑面积落实比例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尤其是装配式建筑、全装修等约束性政策的落实情况,检查结果纳入对区(县)政府年度考核内容。区(县)房屋管理部门加强项目的梳理和确定,统筹安排实施。

结语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可以连续地按顺序完成工程的多个或全部工序,从而减少进场的工程机械种类和数量,缩短工序衔接时间,实现立体交叉作业,减少施工人员,从而提高工效、降低物料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为绿色施工提供保障。通过本工程的实践与总结,摸索了一套相对成熟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及技术管理经验,为以后的装配式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陈军.探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价值工程,2020,39(6):59-61.

[2]李唯馨,王卫东,李振霞.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2):194,197.

[3]袁斐.浅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20(6):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