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5
/ 2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

郭宗兵(通讯作者) 魏珊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053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急诊流程护理的意义。方法:从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在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84人,随机分成两组后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急诊流程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研究对象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急救效率指标的差异,进而分析急诊流程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常规护理组和急诊流程护理组研究对象急救时间分别为(149.76 ± 18.66)分钟和(69.74 ± 8.39)分钟,住院时间分别为(29.72 ± 5.47)天和(9.87 ± 4.61)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34.07 ± 5.19)分和(21.76 ± 4.07)分,相比之下,急诊流程护理组研究对象急救和住院时间均较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和急诊流程护理组研究对象分别有31例和39例抢救成功,成功率分别为73.81%和92.86%,急诊流程护理组抢救成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常规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急诊流程护理能有效提升神经功能预后和抢救成功率,提升急救效率,并加快患者后期康复进程,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急诊护理流程,抢救成功率,急救效率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发生,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呈现增高趋势,急性脑梗死如不及时救治,患者可能由于脑供血不足导致半身不遂、昏迷等后果,严重者可能出现死亡。急性脑梗死发病时,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能够极大改善患者预后,其中护理工作开展过程对于时间和效率的追求十分关键,通过合理科学的护理流程能够减少各个救治护理环节时间的浪费,从而提升救治效率,提升急救成功率[1,2]。本研究随机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84人,根据所干预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急诊流程护理组,每组均包含42例研究对象,统计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急救效率指标的差异,进而分析急诊流程护理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从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在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84人,随机分成两组后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急诊流程护理,其基本资料如表1所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规避了抽样误差对结果的干扰。

表1 常规护理组和急诊流程护理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项目

常规护理组

急诊流程护理组

P值

例数(例)

42

42

性别构成(例)

26

25

>0.05

16

17

年龄范围(岁)

51-76

49-75

平均年龄(岁)

60.78±5.76

59.48±6.22

>0.05

1.2 护理方法

本研究中常规护理措施包括依据医嘱对研究对象心电、凝血等相关情况进行检查监测,根据研究对象情况给予吸氧等干预,及时执行医嘱给予药物干预。急诊护理流程主要内容如下:护理工作人员和医生从接诊开始,立即评估研究对象生理状况和生命体征,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开展各项监测和检查,根据其病情,及时给予药物干预,进行紧急血栓治疗,救治同时,请求相关科室会诊,共同治疗干预,最大化实现治疗干预措施的及时有效。护理干预全面开展后,结合研究对象病情,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主要提升其病房环境舒适度,对于清醒研究对象及时开展心理干预,消除其对疾病的恐慌心理。整个护理流程,积极与医生沟通,密切关注研究对象病情变化,注意防范并发症的发生。

1.3评价指标

本研究中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指标包括研究对象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四个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急救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计量资料的比较分析运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成功率等计数资料的比较分析使用χ2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α=0.05。

2 结果

如表2所示,常规护理组和急诊流程护理组研究对象急救时间分别为(149.76 ± 18.66)分钟和(69.74 ± 8.39)分钟,住院时间分别为(29.72 ± 5.47)天和(9.87 ± 4.61)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34.07 ± 5.19)分和(21.76 ± 4.07)分,相比之下,急诊流程护理组研究对象急救和住院时间均较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和急诊流程护理组研究对象分别有31例和39例抢救成功,成功率分别为73.81%和92.86%,急诊流程护理组抢救成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常规护理组和急诊流程护理组研究对象急救效率的比较分析

项目

常规护理组

急诊流程护理组

P值

例数(例)

42

42

急救时间(分钟)

149.76 ± 18.66

69.74 ± 8.39

<0.05

住院时间(天)

29.72 ± 5.47

9.87 ± 4.61

<0.05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

34.07 ± 5.19

21.76 ± 4.07

<0.05

急救成功率[n(%)]

31(73.81)

39(92.86)

<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发病较急,对于患者第一时间的救治直接关系到其急救成功率和患者预后,临床上急诊护理流程在实施过程中,不仅追求抢救时间的充分利用,同时着力于多科室的协同治疗干预,能够保证各项干预措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患者意识清醒时的各项护理干预主要追求护理质量的提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缩短其住院时间[3]。本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常规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急诊流程护理能有效提升神经功能预后和抢救成功率,提升急救效率,并加快患者后期康复进程,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曹美芹.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6, 22(6):33-35.

[2] 蒋琳, 张玲, 曹静. 刍议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J]. 饮食保健, 2019, 006(016):220-221.

[3] 冯晓昉. 优化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 35(33):2567-2570.

通讯作者:郭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