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应用药物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6
/ 2

早期应用药物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临床分析

黄海莲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65000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早期采用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90例来我院治疗的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PEFR、FEV1/FVC、FEV1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药物治疗应用到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患者中可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药物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临床效果

肺性脑病通常是慢性肺胸疾病患者,极易出现高碳酸血症以及严重的低氧血症,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作为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若治疗不及时便会对患者预后造成影响,从而死亡。早期采用药物治疗可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紊乱,维持呼吸道通畅,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对2016年6月~2017年7月间我院90例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患者展开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即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38±3.57)岁,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40±5.55,)岁,采取对症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未发现显著差异,符合临床医学上的对比条件。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当患者入院后,医务人员应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维持呼吸道通畅、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对症治疗,

观察组行对症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患者采取纳诺酮静脉滴注,7天为一疗程,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1.3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有数据均利用统计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对计数资料均采用平均数和标差表示法,对两组数据的组间对比采用了t检验,对结果采用百分比表示法,对数据计算结果差异的显著性采用P值表示,P<0.05即为差异性显著。

1.4 观察指标

检测患者的Sjv02和Spo2等血氧指标,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没有得到改善;有效:患者的症状稍微有所改善;显效:患者的症状改善显著。

  1.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干预效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对照组中显效患者20例,占44.44%;有效患者10例,占22.22%;无效患者15例,占33.33%,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中显效患者30例,占66.67%;有效患者12例,占26.67%;无效患者3例,占6.67%,有效率为93.3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一:

表一: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干预效果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

20(44.44)

10(22.22)

15(33.33)

30(66.67)

观察组

30(66.67)

12(26.67)

3(6.67)

42(93.33)

2.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满意率为71.11%、观察组97.78%,组间数据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

组别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对照组

17(37.78)

15(33.33)

13(28.89)

32(71.11)

观察组

28(62.22)

16(35.56)

1(2.22)

44(97.78)

2.3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PEFR、FEV1/FVC、FEV1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提高,并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3:

表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对比5f1ce5f767c80_html_974ceb15fce297b8.gif±s

指标

时间

对照组

观察组

PEFR(L/S)

治疗前

1.32±0.98

1.33±0.97

治疗后

2.01±0.02

2.99±0.98

FEV1/FVC(%)

治疗前

58.23±6.12

57.89±7.23

治疗后

70.12±2.02

89.88±9.58

FEV1(L)

治疗前

1.05±0.24

1.06±0.23

治疗后

1.22±0.21

1.87±0.98

3讨论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因二氧化碳潴留及缺氧等原因导致的中枢神经障碍被称之为肺性脑病,纳诺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将其应用到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的缺氧、酸中毒情况。当患者出现重症呼吸衰竭后,会有呼吸困难和无法平卧等临床症状,死亡率偏高,严重地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因此十分有必要展开相关的研究。

在纳诺酮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应加强药物护理干预,对患者血液中药物浓度严密监测,同时注意药物间配伍禁忌,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引导患者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含量的食物,避免过量食用碳酸材料,给予适当的微量元素与电解质补充,同时可改善患者呼吸困难和肺泡水症状可取得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

对两组患者治疗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满意率为71.11%、观察组97.78%,组间数据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早期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可改善患者不良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新,王静.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给予早期药物治疗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09):1161-1162.

[2]李玲.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04):464-465.

[3]刘浩.早期应用药物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0):87-88.

[4]张淑平.早期应用药物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8):165-166.

[5]康晓燕.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早期应用药物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09):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