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izarov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6
/ 2

Llizarov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进展

杨兵

广西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广西玉林 537000

【摘要】Llizarov技术的生物学原理是张力-应力法则,所用外固定架是一种可全方位调节的三维环形多功能外固定架。其独特治疗理念及技术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许多传统方法无法治疗骨科顽症,极大的促进了现代骨矫形外科的发展。本研究就Llizarov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Llizarov技术;感染性骨缺损;进展

感染性骨缺损是骨科临床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严重创伤和(或)慢性感染是其常见原因。胫骨大段感染性骨缺损因病情反复、治疗周期长、患者心理及经济负担重,更是棘手处理的难题[1]。目前治疗方法多样,大都不理想。大量临床应用证明,Llizarov骨延长术或骨搬运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效果卓著,但目前国内相关临床报道却相对较少。

1.感染性骨缺损

感染性骨缺损是临床骨科常见的顽症,特别是同时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者,既要解决骨感染和骨不连的问题,又要修复骨与皮肤软组织缺损;这类患者还常常伴有肢体不等长、临近关节僵硬、畸形、骨质外露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等难题,处理更为棘手。由于感染难以控制,伤口长期不愈合,导致患肢部分或全部丧失功能,甚至造成伤残和截肢,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临床难题[2]。治疗方法多样,临床上仍存在争议。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清创植骨、带血管蒂的游离骨移植、抗生素骨水泥局部应用等,有学者报道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开放植骨并不适合所有的感染性骨不连患者,对于骨缺损较多的患者,该方法更显得无能为力。带血管蒂的游离骨移植要求受区有可供吻合的血管,以及骨缺损区与移植骨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手术操作技术复杂、创伤较大、时间较长,并发症也较多,且取材局限,会对健康肢体造成额外的损伤[3]

2 Llizarov技术基本理论

前苏联医学家 Llizarov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偶然发现持续稳定缓慢牵拉可刺激骨组织形成,之后通过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提出张力-应力法则(lawoftensionstress,LTS),其核心理论是通过给有活力的组织持续、稳定、缓慢的牵拉,能激活并维持组织细胞的增生和活跃生长[4]。即控制牵拉的张应力,骨与软组织可以再生,又称牵拉成骨(DO)技术或牵拉组织再生(DH)技术。Ilizarov同时设计了一种可全方位调节,具有缓慢牵伸延长、轴向加压、调节侧方移位、去成角及去旋转功能的三维环形多功能外固定架,逐步完善Ilizarov技术在骨科领域的治疗体系,将骨科治疗技术推向高峰。该技术以牵拉组织再生为核心,仿生学为基础,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骨科创伤、骨病、矫形科、小儿科、整形外科、血管外科、颌面外科等领域,成为处理骨科临床棘手问题的金钥匙[5]

  1. Llizarov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

Llizarov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依据牵拉组织再生(DH)技术原理,其通过外固定架缓慢牵伸,刺激细胞的增殖及生物合成功能,促进组织的再生与活跃生长。由于肢体是复合组织,所有被牵拉的骨、神经血管及皮肤软组织均出现再生与重建过程,增加局部的微循环,从而使局部抗感染的能力增强,从而使缺损的皮肤软组织创面在骨段牵移延长过程中逐渐缩小并闭合,骨感染也由于局部血运的增强而逐渐被控制[6]。感染期即可手术,无需植骨、植皮,同时矫正肢体短缩、成角、旋转等畸形,疗效显著,大大缩短治疗周期,较轻医疗费用。

于福铎等[7]研究证实:肢体延长过程能引起全身性反应,增加新生骨组织内的血管生成,促进机体释放大量的生长因子、炎症介质、激素和干细胞,从而使缺损的骨与皮肤软组织修复与愈合。Krishnan等[8]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股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20例,随访29~110个月,除1例外,19例感染得到控制,骨折愈合良好。Magadum等[9]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伴骨缺损患者27例,按ASAMI标准优良率达89%, 仅1例不愈合,因此认为Ilizarov骨搬运技术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避免两次手术。Bumbasirevi等[10]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30例伴有骨与软组织缺损患者,除1例外其余患者全部愈合,因此认为Ilizarov骨延长术无需皮瓣转移术、植骨、使用抗生素,是治疗胫骨骨不连伴有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最有效的方法。

随着对感染性骨不连的病理机制及Llizarov技术原理认识的不断深入,其治愈率不断得到提高。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通过临床实践,应用Llizarov技术一般遵循以下原则:①彻底清创:感染灶内的死骨、炎性组织及内固定物是细菌形成微克隆的最佳场所,很难被抗生素及宿主的防御机制所消灭,故术中争取一次清除感染病灶,坚持宁多勿少的原则,避免感染的复发。②高频慢速牵伸原则:Llizarov认为1mm牵引速度对新骨再生最为合适,是目前牵张成骨的金标准。余波等

[11]研究证明:牵引速度过快,每日牵引长度过大将引起新生骨痂矿化受阻,从而导致新生骨生成障碍。经验总结证明,采用0.5mm~1mm速度行骨端牵移延长,分4~6次完成,缓慢牵伸可减轻患肢的疼痛,预防过快牵伸导致截骨端骨不连发生。③调架延长期间,每1~2w复查X线片1次,观察延长骨段与目标骨的对位、对线情况,及时调整,避免轴向偏移、成角移位发生,骨缺损修复后,观察骨断端处骨痂生长情况,必要时需植骨促进骨端愈合,拆架宁晚勿早,避免拆架后再骨折发生[12]。④强调早期下床功能锻炼,指导患者主被动行膝踝关节屈伸活动锻炼,可以预防关节僵硬、膝关节屈曲畸形及踝关节马蹄畸形发生。

4.结语

Llizarov技术对于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肯定,但仍存在戴架时间较长,护理不方便、外固定器构型笨重及其需多次复查X线片等缺点,并发症较多,如感染复发、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关节僵硬、足下垂、足内翻畸形、肌肉挛缩、针口感染、钉道松动、断钉等[13]。对于如何精简外固定器构型、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等仍需不断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化昊天,赵文宇,白文博,张磊,王新卫.Masquelet技术与Llizarov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Meta分析[J/OL].海南医学院学报:1-19[2020-06-10].https://doi.org/10.13210/j.cnki.jhmu.20200306.006.[2]李冬飞.抗生素骨水泥联合Llizarov技术在长骨感染性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06):19.

[3]皮艳君,刘小敏,刘帷桃,饶泉,盛华荣,郭基圳,汪恒炜.Llizarov骨搬移术治疗小腿高能量损伤术后骨折不愈合和骨髓炎[J].中医正骨,2019,31(11):47-50+54.

[4] Ilizarov GA.Traesosseous osteosynthesis-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aspect of regeneration and growth of tissue.Berlin: Springer-Verlag,1992:137-257.

[5]许英,贺银习,刘魁,徐佳.抗生素骨水泥联合Llizarov技术治疗股骨和胫骨感染性大段骨缺损[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9(10):1898.

[6]傅德皓.L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大段感染性骨缺损并发症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8,20(07):559-561.

[7]于福铎.Llizarov技术在治疗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的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6):218-220.

[8] Krishnan A,Pamecha C,PatwaJJ,et al.ModifiedI lizarov technique for infected nonunion of the femur:the principle of distraction-com-pression osteogenesis[J].JOrthop Surg(HongKong),2006,3:265-272.

[9] Magadum MP,Yadav CM,Phaneesha MS,et al.Acutecompression and lengthening by the Ilizarov technique for infected nonunion of the Tibia with large bone defects[J].JOrthop Surg(HongKong),2006,3:273-279.

[10] Bumbasirevi M,Tomi S,Lesi A,et al.War-related infec-Ted tibial non-union with bone and soft-tissue loss treated with bone trans portusing the Ilizrov mehod[J].Arch Orthop Treauma Surg,2010,130(6):739-749.

[11]余波.用L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3):18-19.

[12] 杨维震. Llizarov骨搬运与带血管蒂游离腓骨段移植治疗大段胫骨缺损的对比性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8.

[13] Ilizarov GA.The tension-stress effect on the genesis and growth of tissue.Part I.The influenee of stabitity of fixation and soft-tissue preservation.Clin Orpoh Relat Res.1989,(238):249-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