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滋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3
/ 2

谈如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滋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陈斯诺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第四小学 四川巴中 636000

摘要:小学体育是学生展现性格、发挥天性的平台。与传统体育教学不同,将心理健康融入专业教学中是未来小学体育发展的方向。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但要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全面发展,将基础知识转化成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程;健康心理;学生管理

1.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1.1培养学生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

体育运动是竞技运动,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挑战性,是学生意志力的体现,需要学生有坚强的毅力。体育课是身体综合素质的锻炼,能够培养学生挑战困难、锻炼意志的能力。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陪伴学生一生,使学生在未来面对任何坎坷时,都能够敢于应对。此外,体育活动自身的竞技性会让学生在完成后获得自信心,而这种来自外界的鼓励非常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

1.2缓解压力,树立积极乐观心态

小学生处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初期,往往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产生消极、悲伤的情绪。小学生对情绪的处理一般会表现为沉默或者哭泣,很少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去排解不良情绪。此外,由于目前教育的不均衡性,家长给小学生安排很多课外辅导班,导致学生常常处于疲惫的状态。此时如果体育教师能引入创新的教学模式,将体育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将会给学生提供心灵疏解渠道,使学生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2.小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2.1促进肢体功能的正常发展

动作是由小脑控制的,动作的正常发展,需要小脑的正常发展。小学体育教育的一个重点就是学生躯体进行正常工作,手指可以进行精细的操作。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肢体动作的协调性,保障身体机能的正常发展。

2.2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认知能力的发展与心理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小学生在刚刚进入到一个陌生环境的时候,会有抵触心理,此时接受新事物、沟通、交流都是比较困难的,这是心理因素对认知产生的影响。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说,对于亲近的、喜欢的人,学生会产生信任的心理,面对陌生或者讨厌的人的时候,学生不愿意相信,也不愿意沟通。从这些可以看出,心理对学生认知发展的影响非常显著。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心理疏导与启发等形式,帮助学生接触心理上的障碍,让学生对新朋友、新事物、新朋友有正确的认识,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健康发展。

2.3学生具有积极情绪,乐观向上

当学生长期处于紧张、压迫、恐惧的心理中,导致学生心理会出现问题。情绪是由中枢神经控制的,当学生的情绪积极向上且健康的时候,学生会感觉比较轻松愉悦,当学生的情绪被动、消极的时候,就会拒绝与他人沟通交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小学体育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快速地融入到陌生环境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3.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3.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将体育教学与爱国主义结合起来,借助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具有积极、阳光、乐观的心态,从小就树立起为民族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在爱国主义的培养中,让学生具有积极形象上的生活态度。

3.2注重心理健康的价值,扩展体育课堂活动

“扩展体育课堂活动”,这是小学体育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给小学生们充足的活动机会和时间,才能进一步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在体育课堂中,学生主要靠施展动作来进行体育训练,而动作的控制机构是小脑,小脑链接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其行为和动作也一定是健康的。所以说,教师要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关注学生肢体动作的协调性与正确性,才能从本质上保障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生的日常行为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小学生刚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有可能存在陌生感。如果教师单纯的在课堂中讲解科学文化知识,孩子们难免会觉得体育课堂枯燥乏味,丝毫提不起训练的兴趣,对周围的事物也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可以从最基础的体育训练开始,调节学生的日常情绪,构建和谐融洽的体育课堂环境。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成一个圈,边说边玩,进行“丢手绢”的传统小游戏。当孩子们置身于游戏之后,便会忘记紧张感,和其他同学、老师建立情感交流,快速融入到课堂氛围中。

在平时的课堂中,只有我们教师树立对心理健康的正确认知,才能在体育课堂中将其科学的实践,从而用以指导我们的教学。

3.3结合小学生的成长特点,构建合理的沟通反馈机制

小学生可以说处在一个比较敏感的阶段,他们的心中可能没有界限鲜明的对与错,但是对于表扬和惩罚的反应却非常大,在这个时期他们更愿意受到表扬和鼓励,但是如果在体育教学中一味地表扬学生很可能养成一种骄傲自满的性格,反而在以后受到挫折更容易击垮他们,所以体育老师在教学中要建立起一个合理的沟通机制,既要给予学生表扬,又要在他们犯错的时候及时指出,所以一个完善的沟通机制可以让学生更加愿意倾听别人,更愿意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教育,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3.4完善教学主题,创新教学方法,持续提升学生关注

想要在小学体育中心理健康教育达到预想的成果,首先要让学生们自身重视心理健康,把体育课堂上的玩闹心和注意力适当地转移到心理健康教育上,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保持并不是专一长久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中要着重强调心理健康的教育主题,同时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性格特点变更教学方式,通过对各种资源优势的利用创新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一个新奇的教学活动中保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

3.5强化心理辅导模式,提升学生的体育热情

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亲近的人所说的话,儿童总会呈现出信任和听从的态度,心理对孩子的认知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家庭中,孩子最信任的人是父母,在校园中,孩子们最亲近的人是他们的伙伴。古就有“亲其师、信其道”的说法。我们教师要努力去了解和接触孩子的心理活动,尝试做他们的好伙伴,才能强化心理辅导模式,提升学生的体育热情。如果小学生们不喜欢交流,我们要通过一定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教育,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理距离,才能帮助学生克服交流的心理障碍,并促使其认知能力的健康发展。

3.6将硬件设施与轻松的体育教学软文化相结合

体育教学离不开硬件设施的配备和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小学体育课大多数处于暴露性环境中,开放性的场地会使学生产生陌生感。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课前检查教育器材,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放置,以减少学生紧张的情绪。同时,体育教师要在正式运动开始前耐心地讲解并示范,让学生积极融入教学场景中,提高教学的互动性。不仅如此,良好的师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结  语

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是不可分离的。新时代下体育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更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环境中。针对学生个性差异创新教学模式,利用外在的硬件设施,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这样,体育教学的过程性与目标性才能真正统一。

参考文献

[1]梁永顺.小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5):131-132.

[2]顾春春.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202-203.

[3]庄国荣.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析[J].华夏教师,2019(15):65.

[4]王自佑.农村小学体育文化建设刍议[J].文教资料,2019(14):165-166.

[5]陈芳.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农家参谋,2019(0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