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让学困生生命精彩绽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3
/ 1

生本课堂 :让学困生生命精彩绽放

唐巧玲

华亭市皇甫学校 甘肃省平凉市 744100

摘要: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灵魂的交流,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就是和学生灵魂与灵魂交流,情感与情感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课堂中应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沉浸于学习的现实场景,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但是往往课堂中与老师能互动呼应的是那些能听得懂的学生,是那些学优生,课堂成为老师与学优生跳双人舞的场所,学困生成为舞池外的观众。教师要努力做到课堂不但要让学优生回应,也要让学困生回应。因此,改善学困生在课堂中的存在状态,提升学困生的课堂中的生活质量,让学困生经历美好的课堂生活,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学困生;情感;教学质量

汉娜阿伦特对二战的反思中提出“平庸的恶”是不思考导致的“恶”,为了避免平庸的“恶”,就要提倡思考。教师都会抱怨课堂中自己弹精竭虑,学困生昏昏欲睡,无所事事,我行我素,致使课堂乌烟瘴气。师生相持不下,教师要么忍气吞声,要么佛袖而去。学困生对于观众这一角色,要么照“单”全收,要么不吃你这一套。即使教师讲的“天花乱坠”,舞得“美不胜收”,作为学困生的“我”也会听觉和视觉的各种疲劳。为了获得课堂中的存在感,学困生会找点“事”做,以此引起老师的“关注”,同学的“青睐”,进而使教师与学优生的舞会难以正常进行。你打压,你冷处理,你说教等等,都无济于事。课堂中只有真正让学困生有“事”可干。获得存在感,成就感,他们才不会对你的正常教学“横加干涉”,才会收敛他们的“恶”性,不使“恶”行泛滥。那就要创造条件,创设情景让学困生“脑”动,学着思考。

1.课堂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作用,让学困生在小组中担任“合适”角色,充当小组的主人,而不是旁观者。

2.课堂中教师有目的地为学困生设计问题,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

3. 课堂中教师对学困生经常性地说“悄悄话”,即教师每隔几分钟到“学困生”中间去一次,去个别交流,去个别辅导。

4.课堂中教师要和学困生进行眼神交流。遇到“懂了吗”?“会了吗?”“明白了吗?” “能听得懂吗”之类的问题,要多关注学困生,和学困生眼神交流,示意学困生如果不懂、不会、不明白,要思考,要努力去懂,去会,去明白。

5.就是留专门的课后作业给学困生,让学困生从作业完成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6.给学困生专门的早读任务,给学困生的早读任务要让学困生感到“跳一跳就能够着苹果”,以此获得学习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总之,让学困生在早读,课堂,作业中有成就感,喜悦感,存在感,教师努力改善学困生在课堂中的存在状态,提升他们在课堂中的生活质量,经历美好的课堂生活,他们就不会课上作乱,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困生思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倩.帮“学困生”走出“困”境[J].小学教学参考,2020(15):95-96.

[2]陈小波.浅谈如何引导数学学困生走出困境[J].中国新通信,2020,22(04):184.

[3]周超.实施自主教育让学困生走出困境[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