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现状及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3
/ 2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现状及改革

刘金玉 

  黑龙江省大庆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大庆 163311

摘要:近几年,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高校需进一步推进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这在客观上要求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本文从目前我国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现状出发,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的措施和对策,以期为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高效运作提供参考与支持。

关键词:高效;财务预算管理;现状;改革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同时公共财务的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入进行,在高校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全面实行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应积极做出有效改变,采取全新的有效措施,从而满足高校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落实要求,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

一、高校预算管理的现状

1、全面预算管理执行不完善

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做到“三全”,即“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而我国大部分高校的预算工作大多停留在“收支平衡、量入为出”的常规思路,并未真正做到“三全”。首先,许多高校并未将全部收支纳入预算管理,比如基于项目核算的横纵向科研经费收支,高校承办培训工作和会议的创收收支按照收支差额上缴省财政;其次,由于存在“重决算、轻预算”的想法,许多高校在编制预算时并未细化年度预算,这就可能造成两个结果:预算经费在年末提前用完;或预算经费在年末仍有大量结余,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造成财务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的频繁调整和资源的浪费。最后,许多高校的预算管理工作主要是由财务部门负责,其他职能部门的实际执行人并未真正参与到预算工作的制定和论证上,或者所谓的意见征求多流于形式。

2、预算管理方法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一般采用“基数+增长”增量预算编制法。增量预算编制法,即以基期数据为基础,分析预算期业务量变动情况及其他影响因素,以调整基期项目及数额。增量预算法的优点是编制简单、省时省力,但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即未对基期数据的合理性给予充分考虑和论证,一旦基期数据存在不合理的项目,那么以此方法编制的预算也必然造成预算松弛和资源浪费,从而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

3、预算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

预算绩效考核是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地保证了预算工作的高效执行。而现阶段,我国许多高校还停留在“重结果、轻过程、重支出、轻绩效”的预算管理观念上,首先,大多数高校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大多数高校更关注于预算的完成情况,而忽视了对预算执行的绩效考核与监督;最后,绩效评价环节中,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奖惩机制无法落到实处,致使预算绩效考核工作多流于形式。

二、高校预算管理改革策略

1、加强对财务预算执行过程的重视

(1)建议在高校内设立独立的预算委员会

由学校党委会或者总会计师直接负责,统筹预算相关工作,包括制定学校财务预算政策,协调预算编制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对预算执行的监督考核。预算委员会的成员不仅包含财务、教务、后勤、科研、研究生等职能部门相关人员,还应该包含财务专业及本校内其他不同学科背景的教职工,便于对各学院、职能部门不同类别的经费项目进行甄别、审核和评价,确保预算从制定到执行符合学校发展战略目标。

(2)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管理

对预算的执行过程的监管应该按照日常监管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思路来进行,及时掌握预算在实际执行中的异常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将经费支出控制在限额范围内。学校审汁部门、纪检监察部门也应该将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纳入部门的工作重点,定期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检查、审计情况,均应该在全校范围内公开,让广大师生监督。

(3)构建合理的财务预算的评价考核体系

建议各高校建立完善预算评价考核指标的内容。可以考虑采用平衡积分卡以及关键绩效指标法构建新型预算评价体系,并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置指标内容和权重,有针对性地对二级学院或者职能部门的财务预算工作进行评价。此外,预算的绩效评价情况应当作为下一年分配预算的重要参考,要切实提高预算评价在实际考核中的作用。对本年度经费使用创造高效益的单位适当提高下一年度预算额度,对创造效益较低的单位要重点分析低效益的原因,在下一年预算中适当降低额度甚至不予支持此类项目,以此促进各部门重视并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工作。

2、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编制工作

(1)对财务预算编制的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

考虑到高校的经费来源不同、性质不同,建议各个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针对不同的经费采用不同的编制方法。比如,对开展日常工作必须的基本运行经费和保证教学、科研、公共服务等事业相关的基本发展经费主要采取零基预算的方法来编制;对项目周期比较长、跨年度的项目以“近详远略”的原则,采取滚动预算的方法来编制。通过统筹多种预算编制的方法,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性。

(2)合理规划财务预算编制的周期

高校这类会计主体较其他组织而言比较特殊,通常以学年年度作为业务开展的期间,从而导致了与财务业务开展期间存在差异。高校可以尝试尽可能统一预算年度和学年年度的期间范围,尽量减少预算编制年度和使用年度的差异,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再者,我国高校可以参考美国公立高校编制预算的时间安排,提前6-12个月开始筹备下一年财务预算的编制工作,结合学校的战略目标规划和实际财务情况,充分论证经费项目的合理性,避免将财务预算变成年底的突击应付行为。

(3)加强预算编制过程中的信息交流

研究表明,加强预算沟通对改善预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各参与预算编制的单位之间进行聚集式、经常性、面对面等多形式的沟通,有利于改善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加强预算编制过程中的信息交流,有利于降低学校不同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特别是针对共同参与的项目,各二级学院、职能部门可以兼顾彼此的利益,合理设置预算额度,避免经费的重复使用、滥用。

三、结语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影响着学校日常工作的决策和日后的发展,良好的财务预算管理理念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推进作用,还可以推动学校体制的改革。因此,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注重方法的创新应用,从多方面进行优化,运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提升预算管理的质量。通过上文中就预算管理工作的研究分析,能对实际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赛.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8,(33):146,149.

[2]高阳.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数字化用户,2018,24(4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