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场馆建设及作用发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3
/ 2

科普场馆建设及作用发挥研究

卢军洲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北碚 400700

摘要:本文主要关注了科普场馆建设的分布问题以及科普场馆发挥作用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科普场馆的分布太多集中,且多聚集在大城市与中西部,科普场馆对外合作交流少,导致它的作用发挥受到了限制,对于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科普功能、布局分散、教育理念

想要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实现公民的科学素质建设和对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么科普场馆的建设与投用是必不可少的,这其中就涉及了不少的问题。本文主要就针对科普场馆建设及作用发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作浅析。

一、科普场馆建设及作用发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整体布局不平衡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科学普及工作的大力推进,特别是在2002年的《科普法》、2006年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这两门法律颁布后,我国的科普场馆建设进入了高峰期,但是虽然建设了许多的科普场馆,但是这些科普场馆的整体布局却存在着不平衡。这些科普场馆主要集中在东中部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而西部地区的科普场馆建设落后。并且西部地区由于人口稀疏、高校数量少、公众科学素质相对较低,所以科普场馆在寻求与社会学校的机会减少,国家的财政支持也较少。与此同时这些科普场馆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中,在小县城中很难找到一家像样的科普场馆,就算有,规模也不会很大,并且属于基础科普场馆,缺少专业类科普场馆。

(二)科普场馆建立目的不明确

我国当前的科普场馆大多数是政府部门或者某一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资助其建成,大部分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宣传某一行业的科技知识,立足于某行业的科技发展,而专业类科普场馆、自然博物馆、天文馆等相对较少。这些科普展馆长期忽视了对公众教育的作用,导致了高校与社会对科普场馆的利用缺少宏观指导,也就导致了我国科普场馆的教育功能发挥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

(三)科普场馆与外界合作太少

我国的大部分科普场馆与社会尤其是与教育界之间的沟通尚且停留在表层,缺乏更深度的联系,这就阻碍了科普场馆的教育功能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没能让它对社会起它所应有的作用,同时也削弱了它自身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广泛的接受程度。并且科普场馆对外的合作也十分少。

(四)帮助受众学习的教育理念尚未普及

我国的科普场馆在过去的教育功能体现在作为一个教育工具将知识传授给大家,而当今的科普场馆传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知识的传播不再是单向传递,而是科普场馆与受众之间的相互交流,互相影响。我国的科普场馆教育理念正在改变,普遍认识到教育目的的关键是帮助观众学。科普场馆的教育理念逐渐从简单的教育工具向成为帮助受众学习的互动场所而改变。但是虽然我国的科普场馆树立了帮助受众学习的理念,当时这种理念并没有普及,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

(五)科普场馆教育模式互动性较低

我国的科普场馆的教育模式互动性虽然大大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远远不够,并且没有使用一些新媒体来增强互动性。

二、针对以上提出的五个问题做出一一的解决措施与分析

(一)将科普场馆布局分散化

基于我国的科普场馆发展区域差异大,我国的科普场馆可以借鉴西方的一些经验。首先可以将集中在大城市的科普场馆分散化,将他们设置在有需要的郊区或小镇。这样做就可以避免继续把大量资源放在少数有传统教育的大城市中。然后可以设置大型科普场馆的分散机构,深入小县城,与此同时可以设置一些专门研究某一主题(比如:化石研究,气候变化,天文学等),以此来定位相关受众,可以先调查某一地区的受众教育需求,然后再设立相关的科普场馆。通过分散化建设科普场馆,保证地区可利用性的科普场馆数量增加,使大众有机会接触科普场馆并且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通过科普场馆的分散布局,使得更多受众接触到科普场馆,从而才能开展科普活动、达到科普的目的。并且从政策与资金上多鼓励科技设施和场馆的展品能够以流动巡展的方式深入小县城、深入乡镇、深入农村,也为农村小学展示先进的科普仪器,从而使他们更直观的感受到科学,实现全面发展科普教育的目的。

(二)国家给予支持与教育理念传播化

针对有些科普场馆是由于企业为了自身发展而建立以及“帮助受众学习”这一教育理念没有全面普及这两个问题,首先国家应该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与经济援助来帮助相关机构建设科普场馆,由于科普场馆的建立与高校之间的教育有密切关系,所以在建立科普场馆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个科普场馆的建立对高校教育的援助性,并且高校可以对科普场馆的建设提供适当的经济援助与建设意见。对于未来的科普场馆建设发展,教育理念应该考虑到全国各个地区不同的情况,根据具体情况确立自己本地区适合的教育理念,同时应有全局思想,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普及到全国各地。一个地区的先进教育理念,另一个地区可以部分吸收与接纳,使之成为和谐统一的一个整体,让中东部的先进教育理念带动西部,教育理念的确立对于科普场馆的作用发挥起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三)通过各种方式增强互动性

针对科普场馆的互动性太差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科普场馆的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同在于它拥有种类繁多的展品,可以给予学习者直观的观察,如果能够给予受众操作展品的的机会,让学习者亲自参与,那么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加深的帮助是十分巨大的。然后科普场馆可以开创一个需要几个人共同完成的项目,使他们有机会在合作与思考中解决问题,由于科普场馆免费对大家开放,所以就具备了开放的人际气氛,为学习者提供了相互自由交流的社会文化环境。受众可以在这种氛围之下,从他人那里得到有用的信息,更好的理解科学原理。这种多人协作解决问题的模式,不仅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调动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然后科普场馆的教育模式可以多使用一些新媒体手段来加强互动性,比如视频、音频等从视觉、听觉等方面来促进大家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可以在科普场馆中建立广播系统,来播放相关知识,还可以建立一个微型展屏,微型电影馆,微型投影室等,所以在科普场馆的建立中,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开展互动。

(四)科普场馆专业化

针对专业类科普场馆太少以及受众不同的问题,我们在建设科普场馆时,为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应该要日趋专业化,使专业博物馆的数量增多,以此满足社会的发展和受众对于专业科学知识的需求。由于在不同的地区,每个人的知识水平以及经济条件等的不同,若我们对于这些受众都采取相同的传播方式,提供一模一样的内容,那么必然会大大影响科普场馆信息传播的效果,减少人们对博物馆的向往与喜爱,破坏科普场馆在人们心中积极的形象。因此在建设科普场馆时一定要对受众进行分析,采取与之对应的传播措施,提高公众对科普场馆的喜爱。一般高学历的受众希望科普场馆的知识能够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等,解说能够严谨周密。而低学历者希望解说能够通俗易懂,知识的信息量不要太大。而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科普场馆可以设置对应的活动。对于小学生,思维程度不高,可以多一些趣味的小实验,由于抽象思维在这时候尚未形成,所以设计的实验要具体可行。当学生进入初中后,思维的抽象性得到了发展,可以设置小组合作的实验,从具体问题出发,为解决真实的生活问题做准备,高中是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可以将问题抽象化,让他们探索科学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在学生进入大学后,各方面的知识都得以掌握,设计的实验就应该综合性较强,并且应该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五)建立相关措施加强对外合作

针对科普场馆的对外合作少的问题,在未来我国的科普场馆应该具有宏观调控社会科普格局的功能,科普场馆可以建立相关的制度来加强科普场馆对外合作以此充分发挥科普场馆的教育作用,按照制度合作,有章可循的持续发展下去,科普功能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可以向西方学习一些已经形成的模式比如:第一:科普场馆的工作人员可以参与学校教学,学校的学生可以到科普场馆去上课,由工作人员带领参观并讲解。第二:学校的社团等组织可以与科普场馆取得联系,这边组织学生去参观,科普场馆安排工作人员当讲解人员,介绍各专题的各部分知识,注意引导大家动手操作实践,以此对各种科学原理获得感性的认知。

参考文献:

[1]谢娟,尚修芹.关于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发的若干思考[J].科普研究,2009 (03):39-43.

[2]任福君.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报告(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的意见[EB/QL].[2020-06-06].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701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