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科教师的看法

/ 2

对全科教师的看法

薛宇 傅婷婷 肖红宇

重庆师范大学

前言: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全科教师”是建立在小班化、课程综合化以及与之匹配的专业教师培养模式。在台湾地区,起用“全科教师”的小学非常多,这种模式还有个专有名称叫“包班制”。而在近几年教育部也提出为农村教学试点培养全科教师,大多讨论小学全科教师的必要性、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的现状、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全科教师实行的可行性等。下文将从全科教师的内涵、价值、利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关键词:全科教师的内涵、价值、利弊、发展前景

一、全科教师的内涵

全科教师是指师德高尚、知识面广、能文能武、能画能唱、全智多能的百科全书式好教师。需要能胜任小学语数英课程的教学任务,也要熟练掌握音乐、舞蹈、美术、书法中的任意两门技术技能。但是全科教师并不是说一位老师要教语数英音美各学科,而是把这些科目融合在一起教,实现小学课程的科学整合。

通俗来说,全科教师就是“语数外通吃,音体美全扛”的老师。在培养上,不分科培养,专业就是小学教育,不分语文、数学、英语或音乐、体育等,也不分文科、理科,但在近几年也将全科师范生分文科和理科的现象。学习的课程有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和实践课程等,强化师德教育和养成教育,特别注重音体美素质的培养。经过专门的师范教育培养之后,要达到“专业知识够用,教学技能较强,综合素质较高”这一培养目标。 

二、全科教师的价值

2015年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其中教育部为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师培养质量,现就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对其提出以下意见: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方面提到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在这之前,各地也出现了全科教师培养的探究计划。

2013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启动了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定向培养工作,正式开始第一届小学全科教师的招生培养工作。重庆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小学全科教师意在培养一个“有德行、有含金量更是有责任感的老师”。

在重庆,农村教育比重大是个特点,现有的编制政策和财力保障水平决定了乡村小学不可能大规模配备学科专职教师。为了使农村小学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培育能够胜任多门学科教学的全科教师成为迫切需求。农村小学全科教师队伍的培育,将有效促进重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缓解区县农村学校教师短缺、学科短板问题,优化农村教师结构,提升农村教育质量。

三、全科教师的利弊

在全科教师刚刚提出时,就有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有的人认为全科教师就是将不同课程融合在一起,更加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而有的人认为术业有专攻,每个人还是应该各司其职。查询资料,我归纳了一下它在发展中的利弊:

(一)、全科教师的优点

1、小学全科教师是今后发展的一个趋势。

在农村,因为学生数量少、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学校缺编现象没有得到深层的改善,在部分乡村学校音乐、美术、书法等课形同虚设。所以很多农村学校就十分需要语数外通吃,音体美均有涉及的什么都能教,什么都会一点的全科教师,这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村小学所需要的重要师资。

2、全科教师提高了学生整体认知完整性

全科教育本质上是学科适应儿童,而分科教育本质上是儿童适应学科。[1]对于学生而言,世界是一个整体,但是学校分科教育,割裂了他们认知的世界,妨碍儿童对真实世界的整体认知和形象理解,全科教师就直接把整个世界原来是什么样教给他;全科教师可以不从自己的学科入手设计活动,而是从问题本身去设计,这样就能不拘泥于学科,怎么让学生好理解就选取哪一种方法,这是真正意义的“以生为本”;全科教师的艺术性促进学生自主创造力的发展。对于同一个问题,分科教师或许只有一种方法来解决,但全科教师会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去认识同一件事情。

3、全科教师能够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在全科教师职前培养阶段,要求全科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各个学科的基本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能承担国家规定的小学阶段各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要成为具有“知识博、基础实、索质高、能力强、适应广”的特征的全面包揽的教师,全科教师在专业观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具有更加全面的素养和更高的水平。

而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加全面的教学,全科教师要努力完成个学科整合的任务,需要大量查找各方面的资料,在整合和编写资料的过程中,就是一个提升自己的过程[2];另一方面,全科教师涉及多学科的学习,那么也能担任更多的教学任务,在我们对于某一科目产生倦怠时,容易缺乏改革动力,容易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时专科教师很难有所突破,而全科教师则可以通过对不同领域不同学科间的整合,开辟新的途径,突破瓶颈。

(二)、全科教师的缺点

1、教师压力过重导致降低工作热情

全科教师一岗多职,权责不清。全科教师主要是面向乡镇小学师资缺乏的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学科,所以去到乡镇小学的部分全科教师因为学科性质的原因就会面对身兼数职的任务,所以教师不仅要付出时间在提升自己的学科上,还要去钻研自己不擅长的其他学科领域。身兼数职又分类模糊,各学科的学习压力,最终导致没有了工作热情。

2、学校对于全科教师期望过大

现在很多师范院校采用拼盘设计教学方案的形式奢求学生通过3~4年的学习,胜任各科教学,进入的小学也认为全科教师什么都能都能教,什么都能教好。这个想法我是不认同的,在校期间,我们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但是在校期间我们不能与真正的课堂相结合,缺乏实践能力,所以在进入课程教学后,我们需要一个交接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刚开始就什么都会。

四、全科教师的发展前景

2019年6月15日上午,由《中国教育学刊》主办,岭南师范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全科教师发展论坛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齐聚岭南师院,围绕“协同培养——新时代全科教师教育的传承与变革”主题研讨交流,共同为全科教师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3]

在此次会议中,各学者、教授纷纷献计,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黄伟提出今后要加强全科教师的培养培训体系的建设、要推动小学全科教师的全面发展、要深入开展全科教师培养培训的科学研究;钟秉林认为我国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关键是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借鉴国际先进理念,结合国情、省情、校情开展实践探索。

全科教师在各地的发展现在也越来越成熟,制度和政策越来越完善,重庆每年全科教师的每年招生人数也越来越多,综上所述,现在的全科教师的发展形式一片大好,只要我们能够在探索过程中积极改进自己的错误,吸取经验,就能更好的促进全科教师专业的发展。

虽然全科教师是一个比较新兴的学科,但却能够很好的满足农村教育的重要需求,所以全科教师不应该仅仅是一个“缓兵之计”,而应该成为一种可持续的、可发展的小学教师培养模式,为将来我国小学全科教育的实施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准备。

[1]唐闻佳.全科教师,我们能不能学[J].陕西教育,2010(7-8):112.

[2] 苏晓明.小学全科教师的利弊分析及建议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33期

[3]岭南师范大学.全科教师如何传承与发展?全国3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岭南师院“献计”

原创2019-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