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特种设备安全治理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4
/ 2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治理的几点思考

蔡国强

宝钢特钢韶关有限公司 广东 韶关 512122

摘要:随着产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特种设备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成为人们须臾不可离开和享受现代生活的重要载体。特种设备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将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特种设备;安全治理;几点思考

1导言

当前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总体上是平稳的,但随着在用特种设备数量的迅速增加,鉴于特种设备的自身特性,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仍面临严峻形势。尤其是经济下行压力下,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面临着很多新的风险和问题。为了筑牢特种设备安全堤坝,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需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立法,有效提升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质量。强化特种设备全过程监管,提升特种设备安全治理效能。

2特种设备安全隐患的界定

2.1特种设备隐患定义

特种设备隐患是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规程和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特种设备使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和环境上的缺陷等。

2.2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分类

1.按隐患的直接原因分:特种设备的安全性系数主要受到四大类安全因素的影响,即人员、设备、管理和环境。与之相对应,特种设备隐患可分管理隐患、人员隐患、设备隐患和环境隐患。2.按隐患的严重程度分:一级安全隐患(严重隐患)、二级安全隐患(较大隐患)和三级安全隐患(一般隐患)。3.按照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分: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按照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违法的严重程度,并优先考虑特种设备本体隐患,可分为一级隐患、二级隐患和三级隐患。其中,一级隐患为使用单位违法行为可直接实施处罚的;二级隐患为违法行为需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实施处罚的;三级隐患为其他违法行为。

3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探索

3.1有效运用行政指导,促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一是规范指导先行,构建安全管理体系。针对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能力尚需提高的问题,黄浦区不断研讨,多方走访企业,尝试从政府行政指导的角度,制定出台一批使用单位管理规范,使用管理规范采用责任清单、制度范本的形式,突出针对性,便于使用单位牢固树立主体责任,从行动上落实主体责任。通过行政指导方式,使企业搭建起较为完善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二是突出重点行业,开展安全管理评价。针对使用单位隐患排查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黄浦区对辖区内几块重点领域,分行业制定有针对性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理评价细则,梳理并建立隐患排查清单,确定排查重点。依据评价细则,指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开展隐患自查自纠。并邀请专家对企业隐患排查情况进行抽查核实,在评分模型下形成最终评价结果并通报,编制形成行业安全状况分析报告。通过在行业内树典型、互评比、多交流的形式,由示范企业带动一个行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水平的提升,有效防范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三是规范合同范本,强化企业自我约束。针对电梯维保市场等存在的问题,除了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外,还进一步规范合同范本,如制定出台电梯维保合同范本或上升为示范文本,对合同双方权利义务责任进行明确界定。通过制定电梯维保合同范本,变更原维保合同多以维保单位义务、合同基本条款为主的模式,明确电梯使用单位的义务,让使用单位切实履行起安全管理责任。通过出台合同范本或示范文本的行政指导手段,有效净化市场行为,强调诚信自律,维护市场秩序。四是加大宣传培训,共创良好安全使用氛围。针对企业、市民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意识不强的问题,不断加大对设备使用管理的安全宣传工作。制作相关宣传片和安全使用管理知识读本,利用人员密集场所户外大屏幕和企业内部屏幕滚动播放宣传视频,采用微信、微博等推送安全知识点,开展各种形式的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进社区、校区、企业等宣传活动,有效提升百姓安全意识。与教育部门联合,将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宣传纳入学生义务教育的内容,让儿童从小建立起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意识。组织特种设备管理、作业人员开展专题培训,有效推进企业主体责任意识的提升。

3.2体系建设与创新手段并举,提升区域隐患治理能力

一是搭建监管网络,实现多部门共治格局。在地方政府层面搭建起特种设备联席会议工作平台,形成“企业—监管部门—行业部门—街道—检验机构”五位一体的隐患排查治理网络。多年来,黄浦区探索通过企业开展安全风险自辨自控,自查自纠落实主体责任,监管部门监察督促企业整改落实监管责任、行业部门检查落实行业主管责任、街道巡查落实属地责任、检验机构定检落实检验责任、领导带队检查落实领导责任和建立制度落实责任追究来实现隐患排查治理,以网格化为基础各部门共查共治的良好格局,在区域范围内取得良好效果。此外,监管部门还应以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充实特种设备监管人员队伍,提高监管能力。二是创新监管手段,有效排查安全隐患。除传统的隐患排查方法外,应创新运用多种手段,不断提升安全隐患的发现水平。引入安全风险评估为设备做体检,可以由技术机构依据评估标准,对设备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前瞻性的改进与预防措施。每一份报告相当于一份设备的“体检报告”。黄浦区从2010年开始,对辖区内年满15年的居民老旧住宅电梯和公共领域的露天自动扶梯开展安全风险评估。目前已评估电梯846台,评估结论属于大修及以上的电梯共计497台。引入专业力量开展技术检查,通过委托第三方,邀请专家专门设计设备技术检查项目表,重点检查设备使用管理、维保质量和基本状况等,排查企业管理和设备上存在的实质性隐患,技术检查同步执法检查,发现隐患督促企业整改,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更多采用技术手段,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的技术,逐步实现设备远程智慧监测,应用提示隐患预警机制,提高隐患的发现水平。三是分级分类监管,管控区域安全风险。对通过企业自查、安全管理评价、监督检查、技术检查、风险评估、远程监测等方式发现的隐患,采用大数据计算和分析的方法,实现科学风险预警,有效确定企业整体安全风险等级,并根据变化情况进行调整。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企业,确定不同的执法检查频次、重点内容等,实行差异化、精准化动态监管。对发现的隐患,进行隐患建档,实现闭环治理。对涉及多部门、难以处置的安全隐患,以网格化为基础,由街道牵头,多部门联合进行有效处置。同时,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健全应急响应机制。

4结语

近年来,我国特种设备数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迅猛增加,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总体平稳,但依然面临严峻形势。企业安全意识薄弱、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检验等相关制度执行不力,监管力量不足与社会监督不充分等问题的存在增加了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为此亟需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相关制度,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机制,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力度,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监督作用,提升特种设备安全治理效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郝素利.特种设备安全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9,29(09):155-160.

[2]张芹.对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18(10):36-38.

[3]郝素利.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新模式:多中心治理[J].中国科技论坛,2018(07):9-17.

[4]林树青.促进特种设备安全事业健康发展[J].中国标准化,201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