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4
/ 2

非暴力沟通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

李艳红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汽车工业学校,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中职学生是一群被冠上成绩差、素质低、叛逆等等标签的“问题青少年”,但实则他们可能是被学校或者是家庭遗忘在角落里的“留守学生”。这群孩子,大部分跟他们的家庭缺乏良好的沟通或者是没有沟通。但他们很希望有人能倾听他们的心声,有交流与反馈,而不是一昧的批评、指责或是命令。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强大有效的沟通方式,它促进我们与自己、与他人简历真诚的联系,并通过处于善意的给予使每个人的需要都得到满足。

关键词:中职;教育;非暴力沟通;应用

非暴力沟通是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简写NVC)一词的中译,又称爱的语言、长颈鹿语言等,是由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来的。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这样,在每一次互动中,我们都能聆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同时,它还促使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正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件,并提出明确的请求。

接下来我将从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来论述如何在中职教育中应用非暴力沟通。

观察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就是观察。仔细观察我们校园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不管喜欢与否,对错与否,只是说出学生所做的事情。

例如:当我们看到学生在课堂上不能跟我们形成互动或者是互动很被迫的时候,老师可能会说:“上课,你们从来都不配合我,提问也不回答,每次都是我唱独角戏,真没意思”,这就是评论。从非暴力沟通,观察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尝试说:“同学们,我提出了二个问题,你们都没人举手回答问题跟我互动呢。”后者就是把我们看到的现象表达出来,而不是表达老师的主观感受甚至是评价学生课堂效果。又比如:“你是一个自律意识极差的人”是评论,而“这周,你已经迟到三次了”则是观察。“你怕我” 是评论,而“你看到我就躲”是观察。

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要点是要清楚的表达我们观察的结果,而不是判断或是评估,它特别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学生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并反驳我们。不带评论的观察并表述是我们跟学生良好沟通的基石。

感受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向学生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受,从而引起师生之间的共鸣。但是在表达感受时,我们要区分感受和想法。

例如:当我们观察到学生迎面向老师走来,但是没跟老师打招呼的时候,我们如果说:“你真没礼貌,一点都不尊重老师”这个就是我们的想法,以及对他人态度的判断。用感受的表达方式来说应该是:“刚迎面走来,你都不跟老师打招呼,我感到失落”。又比如:“我想惩罚你们”是想法,而“想到你们作业都不按时完成我就火冒三丈”是感受。“我希望考试时不要交头接耳”是想法,而“看到你们考试不认真对待,我很难过”是感受。

一般“好”或者“差”这样的词语,很难让人明白我们的实际状况。兴奋、喜悦、感动、温暖、欣慰,安全等词语表达了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沮丧、郁闷、难过、绝望、厌烦、遗憾等词语表达了我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感受。正确而清楚的表达的感受,我们可以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使沟通更为顺畅。当然作为老师我们除了要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感受,做一个心思细腻、关爱学生的引路人。

需要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的需要——第三个要素。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例如:你能主动来找老师说明事情经过并承认错误,我感到很高兴,因为你知错能改,并且勇于承担责任;这次文化统考我们班的合格率百分之百,我特别欣慰,因为我们用结果证明努力就会有收获;卫生工具摆放区域脏乱差,我感到失望,因为我重视细节,想要一个整洁的教室;今天的校服没有统一,我有点生气,因为昨天我再三强调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服装要统一。

另外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但是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学生的反应往往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直接说出我们的需求,他们就比较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所以,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或是需求的表达,学生可能会给我们更多的积极回应。

请求

在表达观察、感受和需要之后,我们请求他人的帮助。在表达请求时,我们特别要注意:一旦学生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在跟学生的沟通中,如果我们以老师的威严强迫学生去做我们想要他做的事情,最后事情虽然做了,但是一般最终的结果并非双赢。

如果我们清楚地表达我们无意强人所难,学生一般会相信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而非命令。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容易得到积极的回应呢?

首先清楚的告诉学生,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学生不做什么,学生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干什么,而且这样的请求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例如:我希望同学们能积极参加拔河比赛。 其次,我们要明确谈话的目的。我们在和另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总是希望有所为有所回应。也许我们想要的只是他人的理解,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表达越清楚,我们就越可能得到称心的回应。例如:你的头发这么长,我担心会影响你的视线,特别是在打篮球的时候。去理发好吗?再次请求反馈。请求反馈能确保对方准确把握我们的意思。一旦他的理解与我们的意思有所不同,我们就有机会做适当的补充。一般,我们只需要问一句“我是否表达清楚了”,对方回一句“是的,我明白了”就够了。

在这四个要素中,观察和感受是基础,没有了客观细致的观察就没有办法清楚地表达感受,也做不出体会学生以及自己的需要,更加不能做到合理的请求。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具备沟通交流良好的技巧和方法,更要强调用心来观察,用心来体会学生的感受,理解学生的需要,才能针对这些需要和感受来提出对学生的具体要求。而恰恰是这种深深体会到学生需求的要求,更能使学生接受和实行,而不是逆反对抗和无视。

真心爱生,成心待生,用心教书,倾心育人。让非暴力沟通帮助我们真诚的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让爱充满我们校园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更充满我们的内心。

参考文献:

[1]. 马歇尔·卢森堡. 《非暴力沟通》[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9.3

[2]. 马歇尔·卢森堡. 《非暴力沟通——实践篇》[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