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4
/ 2

人文关怀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冯婉玲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0440

【摘要】针对新冠肺炎患者的特殊心理需求,我们将护理技术与护理人文关怀有机地结合,营造宽松的治疗环境,减少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应激反应,解除患者的恐惧和紧张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人文关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

1 一般资料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因2019年武汉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1]。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作为定点救治医院,收治了广州市80%以上的新冠肺炎患者。在2020年1月20日-2月16日累计收治390例,重症救治好转率达到75%,治愈出院达101人。人文关怀是优质护理的重要指征[2],有效的人文关怀能增强病人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病人的康复[3]。我院在对新冠肺炎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开展温馨护理,对患者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2 方法

2.1 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我院因地制宜营造新冠肺炎病房环境,包括适宜的温湿度、光线、通风及病房布置等。护理人员定时进行紫外线消毒病室,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柔和、病床平整、清洁、干爽,为患者创造了舒适的休养环境。每间病室配备电视机、每日免费派发广州日报、疾病健康宣传资料等,使患者最大限度地了解外界信息及疾病的最新进展。邀请中医师带领患者练习八段锦,增加患者的健康活动。让患者在舒适的病室里也能多种形式娱乐,排遣寂寞烦闷。

2.2 投入更多关爱,开展温馨护理。由于患者是强制隔离治疗,与社会忽然失去关联,又得面对特殊的治疗环境和着身穿隔离衣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情绪更容易波动,但在这种特殊环境中感受的关怀越深,越能减轻其心理压力。因有效的关怀能增强患者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4]。科室擅长画画的护理人员会在防护服上写上各自的名字加上一些鼓励祝福语,或画上一些可爱的卡通形象,让原本苍白的防护服多了一丝活泼俏皮,营造了和谐轻松的氛围。

2.2.1 在与患者的日常接触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护理人员把患者当作普通患者看待,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用自己的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营造一种温暖有人情味的人文氛围,帮助患者科学认识疾病,鼓励他们多倾诉内心的担忧、恐惧与焦躁,及时掌握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保持乐观心态。

2.2.2 贴心周到护理,尽量满足患者需求。护理人员会征求患者的意见,给他们安排可口饮食。如果外地的患者吃不习惯医院的伙食,我们会建议他们定医院外面的餐食,安排护理人员送到他们的病床前。当面对幼小患者时,我们及时给孩子准备了奶粉、玩具、零食等,在治疗中跟孩子多进行互动,用一次性手套给孩子制作简易的气球、用纸张给孩子折纸飞机,消除孩子对医务人员的陌生感,帮助孩子在微信上跟母亲聊天,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

2.2.3 担当好桥梁沟通角色。护理人员会及时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社会的关心。在向患者说明隔离治疗必要性的同时,及时把其家人的关心传达给患者,动员患者家属以打电话、微信、视频聊天等形式给予患者鼓励,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通过组建微信群,我们及时把患者的检查结果告知病人。此外,护理人员会准确地把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巨大的经济投入,顶尖专家对疫情走向研判和最佳的治疗方案等消息及时传达给患者,让其感受不仅仅是他们个人和医护人员在与新冠肺炎作斗争,整个社会都是他们战胜病魔的坚强后盾。

2.3 善用身体语言拉进心理距离。俗语说:“听其言,观其行。”有资料表明,通过躯体语言传递的信息可超过60%的信息量[5]。医护人员穿戴的防护服、隔离衣、目镜、多层口罩等,仪表上容易造成患者视觉上的不舒适感并产生恐惧心理。2.3.1 微笑关注。进步病房时,护理人员会微笑关注着患者并轻轻点头,可以让患者接收到积极乐观的信号。护理人员穿着厚重的防护装备,患者看不见我们微笑的表情,但通过眼睛还是可以感受到我们对他们关注的目光,让他们觉得心里温暖。

2.3.2 运用手势,延伸情感交流。在做治疗、护理之前,护理人员作一个“OK”的手势,患者就会很明白是询问身体状况是否良好。在患者感觉到恐惧或绝望时,护理人员会扶其双肩或轻拍背部,以拉近与患者的心理距离。

2.4 运用文字辅助交流。对于新冠肺炎病情较重、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文字沟通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同时在患者能看到的地方,张贴真挚的鼓励话语和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以激发其人生斗志,增强战胜病魔的勇气,树立必胜的信念。

2.5 开展个性化贴心护理。我们尊重不同患者宗教文化和个人饮食习惯,如提供相关的清真饮食、牛奶咖啡饮品等。而对于隔离病区建立初期收治的5位巴基斯坦患者,由于言语不通,我们采取了软件翻译的方式,将所有的健康宣教以及温馨提示翻译成外文。这部分患者出院时对我院开展贴心温暖的个性化护理表示深深的感谢并给予了热情的点赞。

3 小结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大家对它缺乏足够的认识。在给患者护理过程中,给其更多的人文关怀,不仅可以无形中拉近了隔离状态下护患之间的距离,更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恐惧感和孤独感,缓解他们患者心理、生理问题,对其促进早日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武汉市卫健委通报:1月13日无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中国发展网.2020-01-15.

[2] 刘义兰.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的思考[J] .护理学杂志,2012,27(9):1.

[3] 李惠玲.护理人文关怀的基本理论及临床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878-880.

[4] 刘义兰,王桂兰,任小英等.住院患者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的调查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45.

[5]罗跃嘉.健康心态战胜“非典” ——SARS 的心理应对[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