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 患者血液管理( PBM ) 降低 输血不良事件 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5
/ 2

优化 患者血液管理( PBM ) 降低 输血不良事件 的效果观察

范娜 1 钟磊 2 佟安琪 3 梁静 1 (通讯作者)

1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儿童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3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输血患者血液管理(PBM)进行优化,降低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医疗安全性。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4月-2019年9月在我院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对210例检验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PBM,观察组则为优化PBM,分析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9%,对照组为5.7%,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患者血液管理能够更好地规范医、技、护人员参与输血全过程,降低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利于为患者安全科学合理用血保驾护航,减少医疗纠纷,具有临床开展价值。

关键词:患者血液管理输血不良事件;效果观察

输血是急救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输血全过程环节众多,涉及医、技、护三方人员,任一环节的偏差或差错都会导致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以提高患者疗效果为目的,为使输血患者得到最优的管理并且保证血液临床输注效果,所采取的系列措施的统称为患者血液管理(PBM,Patient Blood Management)[1]。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4月-2019年9月在我院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对210例检验者进行分组。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的PBM,分析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一步推动优化PBM在临床的实施,保障临床输血精准化的要求。

1.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4月-2019年9月前来本院进行常规输血检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对210例检验者进行分组。其中,男性116例,女性94例,患者年龄在24-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6±3.5)岁。患者对本次实验具有知情权。所有输血治疗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检验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PBM,医生凭经验开具临床输血申请单,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护士采集血样送至输血科进行ABO血型鉴定、Rh(D)血型鉴定、红细胞抗体筛查、交叉配血后将血制品发放至临床,核对无误后,患者进行输血,输血前15分钟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血压、脉搏、呼吸、皮肤变化、体温等。输血完毕后24h内血袋视为为感染性医疗废物返回输血科登记处理。

观察组则为在对照组基础上优化后的PBM,医生结合实验室各项指标制定成分输血或自体输血方案,减少不必要输血;护士采集血样在床旁进行“三查八对”,确保标本采集的正确性,监测患者体温,并对家属和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输血必要性、输血风险等知识,防止患者出现不良心理,提升信任度;输血科在检验过程中严格审核输血适应征,把控检验前中后质量控制及血液制品储存、转运质量安全;输血过程中护士增加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如输血反应等立刻通知医生和输血科及时对症处理,当出现异常但合理的事件进行解释说明,减少患者的疑虑,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1.3 评价指标

本次实验需要对患者输血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以不符合输血适应征申请(不合格申请)、错误标本、输血反应发生率作为评价指标。

1.4统计方法

在本研究中对输血检验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以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在临床数据的对比中,统计两种方案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输血不良事件共发生12件,对照组输血不良事件10件,发生率为83.3%,观察组2件,发生率为16.6%,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1 两组患者输血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分析(例,%

组别

例数

不合格申请

错误标本

输血反应

不良事件

对照组

105

6

1

3

10(83.3%)

观察组

105

1

0

1

2(16.6%)

X2

-

2.362

p

-

<0.05

3 讨论

2019年4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WS/T 622-2018《内科输血》、WS/T 623-2018《全血和成分血使用》、WS/T 624-2018《输血反应分类》都为医、技、护更好地优化PBM提供依据。

为更好地优化PBM血临床医生应多使用替代疗法来提高对贫血的疗效,能不输血则尽量不输,开展自体血保护技术,根据各项实验室指标严格遵循输血适应证申请用血,应用循证医学和现代手术理念做好患者血液管理[2],减少不合格输血申请。加强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宣教工作,细化在输血过程中的各项环节,减少抽错标本等输血不良事件。输血科参与并指导临床精准输血, 依靠有效的与临床医护、病人及家属的沟通, 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合理及时有效,为临床提供最大相合血液制品或相容血液成分,降低输血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PBM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优化PBM 必然需要多学科团队的相互协作,对患者治疗期间的各个环节进行整合,通过不同学科人员之间的交流,制定合理可行的输血指征和有效的血液保护操作规程,减少输血不良事件,减少医疗纠纷,为患者精准输血保驾护航[3]

参考文献

[1] 第六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WHA63.12 议程项目 (2010 年5 月21 日A63/VR/8).

  1. 侯忱,蒋以植,汤朝晖.患者血液管理的重要性与多学科团队的作用[J].上海医药,2016,37(12):3-5.

[3]王其春,康振华.做好患者血液管理,保障精准输血[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7,28(6):33-

通讯作者:梁静 1、性别 女 2、出生年月(具体到月份)1991.11.13 3、民族 汉 4、籍贯(需具体到市/县)陕西 合阳 5、学历 本科 6、职称 初级检验师 7、职务 无 8、研究方向 :输血检验 9、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