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5
/ 2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分析

胡延伟

阜新市财政事务服务中心 财政投资评审部

摘要:建筑企业在进行实际的建设的过程中,因受到行业市场环境变化、建筑材料价格的波动、建筑市场人工费的上涨、原材料不能充分利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实际成本支出超过原本的建设工程预算的现象,这不仅影响着建设项目工程的进程,还大大降低了建筑企业的经济利润。建筑企业想要有效控制建筑项目工程的建设成本,应该深入研究影响实际建设成本支出高于项目工程预算的主要原因;针对每一个影响因素,制定相对应的控制对策,从而建立更加完善的预算控制制度。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策略

1 工程预算的基本概述

建筑项目工程的建设承包企业,依据现场施工图纸、原材料预算定额数量、原材料行业市场价格等各项数据资料,对建筑项目工程建设时所需各项原材料、施工人员、施工设备等各项建设所需资金支出,进行科学的预算,项目工程建设所需资金支出的预算被称之为工程预结算。建筑企业以建设项目的工程预算为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每一个施工环节中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费用的成本控制,既能能缩小工程项目实际建设成本支出与项目预算之间的差距,也能确保企业的经济利润不会受到损害。

2 项目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预算定额不健全

在建设项目预算套价中,对于企业定额的套价使用是不可缺的,部分建筑企业虽然制定了规范化的定额制度,但是受到施工现场环境条件、施工设备质量、施工人员专业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时常出现企业制定的定额与施工现场实际条件不相符的情况。如各项现场施工设备和安装,采用统一化的定额标准,但是部分施工现场条件多样化的影响,同样的设备安装,偏远地区的设备安装,可能会存在二次搬运以外的搬运费,而施工条件较好的项目,这项费用会节约,

企业定额只是针对企业社会平均水平条件下的消耗,在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定额项目会缺失,这势必会影响预算的准确性和对项目建设成本的指导性。

2.2 计算方法存在失误

建筑项目在编制预算时,预算管理人员往往会按照施工图纸、定额计算规则、国家相关规定,计算出建设的工程量,部分管理人员受到自身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影响,对于工程量的计算,不能按照定额计算规则进行计算,存在按照经验预估钢筋、混凝土、砌体等的含量,在预算套价时将工程量凭借经验套用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工程预算的准确性,而且造成了建安造价的不准确,影响建设工程项目的预算收入和施工现场实际支出的差距,使收支不平衡。

2.3 预算编制时市场因素考虑不全

建筑项目在编制预算时,预算管理人员并没有充分考虑建筑行业市场施工期间的环境变化(施工期间人工费上涨、大中型材料费上涨等),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风险费用、施工环节中的间接成本,其计算思维只是根据图纸等进行单纯的预算编制。预算编制未能考虑市场环境,造成施工图预算不能起到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管控的指导意义。

3 工程预结算的控制及管理方式

3.1 制定更加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

制度是相关技术人员计算建筑项目工程建设资金预算的主要参考依据,建筑企业想要提高项目工程预算的准确度,应深入调研行业市场环境、建筑原材料行业市场环境近期的变化,结合对企业内部现有施工设备质量、施工人员专业能力、施工技术等各项基本情况的了解,向原有的预算管理制度之中添加新的内容,从而制定更加完善的项目预算管理制度。如将预算的前期准备工作包含在管理制度之中,在项目工程招标的过程之中,依据建设需求和施工现场勘查的各项数据信息,合理设计建设图纸,在竞标成功之后,技术人员前往施工现场,精准测量各项数据信息,依据建筑企业制定的相关规定,科学计算项目的预算。

3.2 采取精细化的预算管理方式

建筑企业采取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对建设的各个施工环节进行科学的管理,能够提升各项建筑资源的利用率,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从而提高项目预结算的准确性。如针对工程项目工程量计算不准确的问题,建筑企业可以制定工程量的审核标准和员工责任划分制度,预算管理人员对工程量进行时时考察,当发现工程量存在少算、估算的现象时,建筑企业管理者可以依据自身制定的责任划分制度,找出具体的负责人,依据企业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重新计算工程量,并且对相关人员进行相应的惩处。

3.3 加强对项目费用审核力度

建筑企业想要有效控制项目建设成本,必须加强对项目工程费用的审核力度,相关技术人员在进行项目预算工作的过程之中,应严格审核各项建设成本费用支出,科学计算各项建筑资源的需求量和套用定额,从而使得预算收入与实际成本支出情况相符合。相关技术人员在进行项目预算工作的过程之中,应将间接成本包含在成本计算内容之中,如原材料的利用率、施工设备的报修、环境因素的变化等,科学计算建设项目工程预算的浮动范围;建筑企业在进行建设项目实际施工的过程之中,若出现突发事件时,现场管理人员能够依据企业提供的建设资金,在较短的时间之内,解决突发事件,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4 提升对工程预算的审核和监察力度

提升对工程预算的审核和监察力度,才能有效提升工程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工程预算对工程造价控制的价值发挥出来,进而更好的实现工程造价控制。在对工程预算审核的过程中,要正确掌握工程预算审核的重点内容,主要是对编制预算的遗漏部分进行检查,再进行审核校对,结合工程项目占工程造价的比例,制定出合理的审核流程,比如自审、互审、终审。同时还要确定项目开发商、承包商、贷款银行等部门的职责。在进行工程预算审核的过程中,要对超预算、虚假预算情况进行重点检查,从设计方案中对工程量计算、费用、材料价格等进行审核,检查工程量和施工图纸是否一致,检查套取子目是否出现错套或者漏套的情况,检查材料价格是否和市场价格一致。另外,还要结合工程预算工作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预算监督体系,并对造价管理人员进行行为约束,促使其按照相关规范处理预算工作,实现造价控制,进而提升预算的效果,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3.5 提升预算、造价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各行业个中。在建筑工程预算和造价控制中,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能够有效挖掘其价值,比如,可以利用工程预算管理软件,直接点击相应的引入按钮,就可以将详细资料输入其中,随时得到材料的价格,而且当材料价格出现变动时,软件中的预警系统会自动提醒,这样不仅减少录入材料的时间,还能自动更新数据,提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的同时,还能有效将各项资料的价值发挥出来,实现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还能实现精准化管理。

3.6 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

相关预算人员在进行建设项目工程预算编制工作的过程中,其本身的专业能力,会影响预算的准确性,建筑企业要使建筑预算的准确性提升,应加强对相关预算人员的培训力度,依据预算人员负责的工作内容和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建筑企业在对负责预算工作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时培训时,其主要的培训内容应包含预算管理制度、预算审核方式、施工现场考察原则、施工间接成本、先进数据分析软件操作规范、工程量的审核方式等多个方面,使得负责预算的工作人员能够接受到全方位的培训,从而提高其专业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工程成本预算的准确度。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承包企业应做好预算的控制工作,依据行业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的各项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完善的项目预算管理制度,采取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对影响预算准确性的每一个因素,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同时加强对预算人员的培训力度,确保自身制定的预算管理制度能够落实到实处,从而使建设工程项目的预算真实可用,预算真正能够指导项目成本管控。

参考文献

[1] 李庆放. 浅谈建筑工程预算造价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 居舍, 2018(14):141.

[2] 王琨. 建筑工程预结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建筑技术开发, 2018, 045(009):82-83.

[3] 刘淑红. 基于全面预算的建筑工程预算管控研究[J]. 地产,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