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经》民族团结思想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5
/ 2

《古兰经》民族团结思想研究

阿依早然木 ·托和尼牙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 710054

摘要:当前中国,无论是国家政府还是社会公众,都认识到了各民族协调发展、共同富强,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古兰经》作为伊斯兰教的立教之本,其关于各民族协同发展内容的解读剖析可以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为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和谐、文化繁荣作出贡献。

关键词:《古兰经》、民族团结、协同发展

课题:2020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统战研究课题——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创新研究

  1. 序言

当今社会,如何将宗教发展与国家发展结合到一起是所有执政者面临的难题。而《古兰经》作为伊斯兰教众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指导思想,其内容包含数量惊人关于和谐、团结、发展的阐述。“伊斯兰”一词本意“和平”,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发展为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今时代将宗教内涵与国家发展对应结合是必要的发展战略,对多民族国家的和平统一,共同发展,繁荣进步都将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阿尔及利亚宗教和募捐事务部部长穆罕默德·阿伊萨在卜利达的古兰经学校讲话中强调说:古兰经学校服务于国家和民族团结。由此可见,伊斯兰教在不同国家的本土化和民族化发展是客观事实。我国一直主张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社会,并且强调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相处、宽容理解、交流和对话[1]

《古兰经》恪守理性、宽容、温和、中正的原则,注重启示。中国穆斯林强调伊斯兰信仰的同时,主动适应中国社会,尊重中国主流文化和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将爱国与信仰联系在一起[2]。团结就是力量,分裂就是涣散;团结是正确的实质,分裂是破坏的基础。当前中国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各民族的发展一起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古兰经》倡导平等、团结、和谐、友善,不同民族间要团结平等,人与人之间要友善和睦才可以推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

  1. 《古兰经》民族团结思想剖析

和谐是发展的前提,《古兰经》中对和谐有多次描述和启示:“他们应当饶恕,应当原谅。”(24:22)[3],因此,“如果两伙信士争斗,你们应当居间调停。如果你们这伙压迫那伙,你们应当讨伐压迫的这伙,直到他们回到安拉的命令上。如果他们回到[安拉的命令上],你们应当秉公调停,主持公道;安拉确是喜爱公道的。”(49:9)[4]

平等是发展的基石,《古兰经》作为宗教的启示录,并没有歧视或不平等对待不信教者:“谁愿信道就让他信吧,谁不愿信道,就让他不信吧。”(18:29),而且也教导信教者:“有经的人们啊,你们不要在你的宗教上过度夸张。”(92:176)。中国目前正处于发展的高峰期,各民族之间平等协调发展与《古兰经》强调的平等相对应,不仅在信仰层面对其教众进行警示和约束,也对非穆斯林报以平等对待。

团结是发展的实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数十个民族具有伊斯兰背景,如果伊斯兰教条不能让各民族团结起来,中国发展将面临极大的威胁。对伊斯兰教众,《古兰经》说:“你们当全体坚持真主的绳索,不要自己分裂。你们当铭记真主所赐予你们的恩典,当时,你们原是仇敌,而真主联合你们的心,你们借他的恩典才变成教胞.”(3:103),真主对背叛自己的国家,做出伤害国家事情的教众表现了明显的厌恶:“因为他们背叛,过分。他们也不相互约束自己所犯的罪过,他们所做过的实在是罪恶。”(77:120),传达着:“你们当为正义和敬畏而互助,不要为罪恶和横暴而互动。”(5:2)的思想。并且警示做过背叛、分裂之事的人们:“你们不要像那样的人:在明证降临之后,自己分裂,常常争论;那等人将受重大的刑罚。”(3:105)

宽容是发展的磐基,不论是国家之间还是家庭之间,宽容是面对矛盾,继续发展的最佳跳板。周总理“求同存异”的思想代表着中国自古以来宽容、以仁待人的传统美德,借此,中国也迈出了发展的第一步。《古兰经》也有类似的描述:“如果他们倾向和平,你就应当倾向和平。”(8:61),教导读者公平做事,宽容待人:“真主的确命人公平、行善、施济亲戚,并且禁人淫乱、作恶事、霸道;他劝诫你们,以便你们记取教诲。”(42:90),与此同时禁止人们做出不宽容,影响团结的事情:“你不要在地方上摆弄是非,真主确是不喜爱摆弄是非者”(28:77),“你们不要在地方上为非作歹,拨弄是非”(2:60)。

综上所述,《古兰经》的内容具蕴含着对精神世界、物质世界的启示与警示。和谐、平等、团结、宽容贯穿融汇于此,蕴含着丰富的人道主义思想,将阶级的不同层面联系到一起,平等的对待世间万物。

  1. 结语

当下,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民族共同发展的时代,将国家政策与宗教内涵相适应更有利于推动宗教民族化、宗教中国化发展,在宗教自由的道路上推动公民和谐统一。

中国自古以来以仁为本,更以人为本,平安和谐,共同发展不仅是公民之向往,也是国家之追求。团结是伊斯兰文化的主题,也是中国复兴的根基。剖析《古兰经》民族团结思想,其辐射了中国人文主义思想情怀,对民族团结、平等共存、繁荣进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故,穆斯林公民应将《古兰经》蕴含的民族团结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互化于境、同化于群,真正落实到国家和谐统一,落实到国家繁荣进步,落实到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霍艳娟,梅德明.《古兰经》的哲学思想研究[J].回族研究,2016,26(03):121-124.

[2]沈桂萍.伊斯兰教中国化:历史与现实[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2):99-103.

[3]古兰经[Z],马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4]于尚平. 《古兰经》的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新疆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