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学生差异,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5
/ 2

利用学生差异,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尹丹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钦村小学 264200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门课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注重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这门课程在每课内容的选材上,既不像语文课程那样内容具体翔实、情景交融,语言描述生动形象,能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注意力;也不像英语和数学那样任务明确,可操作性强,使学生有紧迫感和成就感。课堂上我们经常能看到学生因为认知水平的差异无法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参与度并不高,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那么,如何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也上得内容充实,有声有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有所获呢?我认为教师应该进行差异教学,所谓差异性教学,是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分层次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接受适合自己的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教学方法既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也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一、承认学生的差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面对同一事件,学生的关注点不同,他们的认识与理解也各不相同。教学时,教师承认学生差异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消费与生活》时,如果一味在理论上告诉学生合理消费的重要性,学生就会产生排斥。如果老师换一个切入点,让学生收集最近一个月自己的消费账单,对着单子一一分析买的哪些东西是必须品,哪些是不必要的。尽管每个学生买的东西不同,经历不一样,需求不一样,但是对照自己的生活需要,一一进行思考:有的同学认为有些东西是不应该买的;有些同学从自己家的消费中,看到了父母的不易;有些同学认识到要合理消费……整堂课下来,学生就慢慢认识到消费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什么是合理消费。这样就避免了说教。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学生有了切身经历,润物无声中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上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兴趣,角色扮演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学生选择自己喜欢角色进行扮演,可以学会从自己喜欢人的角度去感知社会情境,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的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这种教学方法的关键是让孩子获得体验,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感悟道理,强化 “知”、“行”统一。如学习《伸出爱的手》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角色体验的方式感受残疾人行动的不便,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蒙住眼睛找座位或者玩贴鼻子的游戏,可以让学生用一只手收拾书包、系鞋带等,这种体验旨在引得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使体验的过程成为学生投入的过程,并由此产生同情、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情感。这样的课堂真正把学生引进了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使课堂教学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和生硬的灌输,而是对生活的有效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得到了情感的深刻认识,教学效果非常好,可以说亲身的体验比教师的说教要有效地多,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培养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

  由于学生习惯和爱好的不同,他们的学习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同。适合的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就会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折扣。品德课的学习,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培养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生产与生活》时,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吃、穿、用从哪里来。有些学生比较擅长查阅文献资料,他们翻阅图书、上网了解自己日常熟悉的吃穿用品的来历;有些学生喜欢实地考察,他们就利用周末、节假日走进超市、商场,走进农庄、车间去实地看一看。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品社课程,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方法存在哪些优点和缺点,就能够发挥自己所长,借鉴别人的方法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教师帮助学生完善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以自己擅长的方法学习,他们的学习效率也会飞速提升,这会让他们拥有一种成就感,更加愿意自觉投入到学习之中。

    三 、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

        考试是最常用的评估学生的方式,一刀切的方法不利于调到学生积极性,不能对所有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估。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让学生能从多元化的角度学习,按自己的特性真实的掌握思想品德的知识。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课堂上学生受到教育,纷纷议论学校的环境卫生做得不够好:校园内学生乱扔废纸、食品袋,在走廊、教室的墙壁上乱涂乱画;有部分学生把垃圾倒在垃圾池外。学生发现了这种现象,接下来就是行动。于是,教师号召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爱护我们的校园、爱护小区环境做起,让家长配合拍照,记录学生随手的善举。教师以此评价学生。于此同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的活动,号召全班学生见到垃圾主动拾起,见到不良的行为大胆指正。 凡是参与此项活动的学生,老师都给予积极的鼓励。建立“我是环保小卫士”成长档案。平时,节约用纸、用粮、用水、用电的行为,都记录到学生的成长档案中,对学生形成长效的激励。

总之,我们要在承认学生差异性的前提下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培养符合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多元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