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糖尿病的治疗知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5
/ 2

科普:糖尿病的治疗知识!

邓小华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人民医院 四川省绵阳市 622550

在生活中,糖尿病是目前世界各国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种终身性疾病,人们在确诊后往往需要长时间控制饮食、减轻体重、接受降糖药治疗等一系列干预措施,以达到稳定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为目的。但是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讲,仍尚未认识到积极配合规范治疗的重要性、必要性,从而造成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眼底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及心脑血管病变等糖尿病并发症,甚至严重者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等危重糖尿病并发症,引发严重后果及出现生活质量下降。下面,让我一起了解一下糖尿病的治疗知识吧。

1.糖尿病的危害性

1.1肾脏方面

由于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疾病的影响,直接增加肾小球微循环滤过压,进而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表现为水肿、蛋白尿,严重时发展为肾功能衰竭。目前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

1.2眼睛方面

当人体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时,容易损害视网膜血管,引起血管闭锁、视网膜组织缺氧等一系列异常表现,最终造成视网膜产生病理改变,如微血管瘤、水肿、渗出、出血、新生血管等,甚至诱发糖尿病视网膜病、糖尿病性白内障等疾病,降低患者视力,甚至失明。

1.3心脑血管方面

作为糖尿病患者的致命性伴随症状,心脑血管伴随症状的出现主要表现为微血管糖尿病病变,因血管的收缩扩张功能不协调,再加上血小板粘聚,极易导致脂质沉积在血管壁,从而造成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冠心病、脑梗死等)的发生。

1.4物质代谢方面

因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相对/绝对缺乏,所以容易导致糖代谢紊乱,加速脂肪、蛋白质的分解,增加酮体水平,当酮体未得到肺、肾的及时调节时将会增加血酮浓度,引发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昏迷,进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1.5周围血管方面

因患者血糖水平高,所以容易引起周围血管病变,降低局部组织对损伤因素的敏感性,增加局部感染/溃疡风险,如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截肢的主要原因,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1.6神经系统方面

作为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植物神经病变等)的发生容易导致糖尿病致残、死亡。

1.7其他方面

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周围神经炎、尿潴留、尿失禁、女性月经紊乱、男性阳萎等。

结合上述分析,得知糖尿病的发生对人体危害性极大,务必对其治疗状况予以高度重视,以改善患者机体健康水平。

2.关于糖尿病,需要掌握的治疗知识!

关于糖尿病的治疗,目前尚未找到根治方法,但普遍以一般治疗、药物疗法、运动疗法、饮食疗法为主。

2.1糖尿病教育及血糖监测

以健康宣教、自我监测血糖为主,如下:(1)健康宣教,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性,进行健康宣教,包括糖尿病的病因、表现、危害性、治疗措施、日常注意事项、足部护理要点等,使其对自身病情做到心中有数,真正认识到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2)自我监测血糖,目前,小型快捷血糖测定仪已成为每一位糖尿病患者手中的常用工具,通过定时测量血糖变化,即可随时调整降糖药用量,如糖尿病患者在接受强化治疗时,以每天至少监测4次餐前血糖为宜,如若血糖控制效果不佳,则改为定时测定三餐前后血糖、晚睡前血糖、凌晨3:00血糖,以强化治疗时的空腹血糖低于7.2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0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为宜;血糖控制稳定期时则适当减少自我监测血糖的次数。

2.2 医学营养治疗及体育锻炼

如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等,其中,饮食控制适用部分轻型糖尿病患者,即结合患者的体重、身高、年龄、性别、体力活动量、病情等差异性,限制总热量。同时结合患者生活习惯,合理设定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运动疗法,以有氧运动为主,包括慢跑、散步、蹬脚踏车、游泳、跳舞、打太极拳等,可有效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体力,提高生活质量。为此,结合患者机体耐受度,设定适宜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

2.3药物疗法

包括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等,如下:(1)磺脲类药,为胰岛素促泌剂,就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经过饮食控制、合理运动、降低体重等干预后血糖仍控制不理想,即可采用磺脲类药物。同时该药物还适用年龄较小、体重正常糖尿病患者的早期治疗。但对于肥胖糖尿病患者而言,使用磺脲类药物期间除了注意饮食之外,更要联合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以保证降糖效果。另外,在使用磺脲类药物时注意以下禁忌证:①肝肾功能不全;②合并严重感染;③糖尿病孕妇。(2)双胍类药,适用于以下患者:①肥胖型2型糖尿病;②2型糖尿病单用磺脲类物血糖控制不佳者,可联用双胍类药物;③1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不理想者,可用双胍类物;④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时,可用双胍类药物。但本品并不适用下列患者:①肝肾功能不全;②营养不良、消耗性疾病等;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④伴严重感染,或处于创伤、手术等应激状况者,宜停用双胍类药;⑤妊娠期女性。(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延缓葡萄糖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此类药物适用治疗1型、2型糖尿病,也可联合磺脲类、胰岛素/双胍类,包括伏格列波糖、阿卡波糖等,均餐前即刻口服,注意用药期间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如腹泻、腹痛、肠胀气等。(4)胰岛素增敏剂,本品既能单独使用,又能联合双胍类/胰岛素、磺脲类使用,但对于心功能不全、肝病患者,不宜使用本品。(5)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以瑞格列奈、那格列奈较常见,其中,瑞格列奈为快速促胰岛素分泌剂,以餐前即刻口服、每次主餐时服、不进餐不服为宜。

2.4胰岛素治疗

包括胰岛素类似物、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等,结合作用时间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如超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并已制成混合制剂,如诺和灵30R、优泌林70/30等。主要适用于①经生活方式改变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获得良好控制或口服降糖药失效;②急性代谢紊乱如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③合并重症感染、消耗性疾病、视网膜病变等靶器官损害;④因存在伴发病需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⑤妊娠和分娩。结合糖尿病患者实际状况,合理使用胰岛素,如1型糖尿病,需用胰岛素,如若是非强化治疗者,以每天注射2~3次为宜;强化治疗者,以每天注射3~4次为宜,或是使用胰岛素泵治疗,注意结合血糖变化,适当调整胰岛素用量;2型糖尿病,如降糖药失效者,应先选择联合治疗方案,即在原用降糖药用量不变基础上,睡前晚10:00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正常情况下,每隔3天调整1次,以达到空腹血糖降至4.4~6.1毫摩尔/升,餐后血糖4.4-8.0豪摩尔/升,高龄患者可适当放松血糖控制标准。值得注意的是,低血糖是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常见问题,所以务必密切监测患者血糖变化,及时发现低血糖症状,积极应对处理。

总结

本文就糖尿病的危害性进行了简单阐述,并重点介绍了与疾病有关的治疗知识,希望广大患者能够按医嘱规范用药,合理运动及控制饮食,以提高血糖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