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免疫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7
/ 2

重症患者免疫

贾瑞生

通江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四川通江 636700

临床研究和治疗不断深化,改善免疫功能的药物不断推陈出新,并且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当属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公认的免疫系统调节剂。最新研发的免疫药物更多的是针对重症患者,包括脓毒症、ARDS病人和逆转危重病人治疗用的免疫抑制剂。针对重症患者免疫调节的药物已经处于临床试验中,但少数情况下可以获得阳性结果外,其他多数情况下不尽如人意。

1 免疫调理的靶点

1.1细胞因子

重症患者由于自身病情严重,免疫功能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如何有效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对于病情恢复具有积极作用。从免疫调理的靶点来看,固有免疫反应的响应诱发炎症反应发生,炎症反应被细胞因子所控制,具有可溶性特点[1]。这些分子中还包括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白介素以及干扰素等,是调节免疫反应持续时间以及强度的关键所在,受到调控后快速响应。发挥细胞因子的低浓度、高效应的作用,同少部分亲和力较高的细胞表面受体化合,致使蛋白化合物和RNA结构发生变化。对于多种类型的细胞生长和特异性会出现多种效应,但是这些效应之间有重叠之处。

1.2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的特点鲜明,会刺激免疫细胞化学性趋向于感染位置,IFNs属于光谱抗病毒试剂构成的甲组,具有调节其他细胞活化功能的作用,其中当属IL-8与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以及细胞毒性巨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生成抗体的活化[2]。生长因子会刺激细胞增殖、变异与活化,尤其是集落刺激因子,刺激造血足细胞进而出现集落形成现象。

1.3肿瘤坏死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在其他细胞因子与抗感染免疫反应因子构成网络中具有核心作用,基于TNF受体普遍存在赋予了肿瘤坏死因子的广泛效应特性,通过激活多信号转到通路,起到抑制活诱导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的能力。

2 诱发重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原因

2.1抗生素的广泛使用

对于重症患者而言,普遍疾病较为严重,治疗难度大,住院时间长,需要长期服用大量的药物,治疗和检查较为繁琐,致使患者长期受到疾病困扰,自身机体免疫功能较弱。加上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会导致机体内菌群失调,严重破坏重症患者的机体免疫系统。但是,对于重症患者而言,抗生素是不可或缺的药物之一,为了保证药物起到治疗作用同时,减少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破坏,应在专业医务人员指导下合理服药,依据相应标准,规避服用药物中可能产生的问题,维护患者身体健康[3]

2.2入侵操作的不利影响

重症患者临床治疗中,多需要众多辅助设备治疗,缓解机体痛苦。其中很多患者需要呼吸及辅助呼吸,以及中心静脉置管、胃肠减压和导尿管等入侵操作,结合我国现有的医疗水平来看,入侵操作不够严格,医疗器械消毒可能存在不合格的问题,加之患者自身免疫能力较弱,很容易诱发院内感染,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所以,入侵治疗可能加重重症患者免疫危害,不利于患者的病情好转和康复。

2.3病房环境的不利影响

周边环境中有着很多的细菌,尤其是医院内部环境,各种类型病人众多,环境中的细菌多样,创设良好的重症监护室环境,有助于维护患者身体健康,减少环境中细菌入侵对患者免疫功能的不良影响。通常情况下,重症监护室是一个相对密闭环境,空间较之一般病房较小,内部空气流通性较差,加之室内设备众多,温度和湿度较高,不利于患者身体康复。护理人员如果未能及时更换呼吸机的湿化器水,或是标准消毒,都可能损害重症患者的免疫功能,不利于患者身体康复。

3 提高重症患者免疫功能的措施

3.1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重症患者在临床治疗中,抗生素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实时观察重症患者的引流物和排泄物颜色,以及观察排泄量,不要情况下取样检验,观察其中的细菌含量。将检验结果及时报告给医生,依据检验结果调整患者的用药量,规避患者机体产生抗药性而降低治疗效果,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另外,控制好抗菌素用量,部分患者会盲目使用抗菌素提升患者免疫力,但结合实践研究了解到,过量使用抗菌素会加剧患者院内感染几率。所以,严格控制患者抗菌素用量,在起到治疗效应同时,尽可能降低耐药菌感染几率。

3.2加强病房环境管理

重症患者应该做好清洁工作,定期消毒、通风,调节重症监护室的温度、湿度。同时,护理人员积极参加培训,依据管理要求开展工作,创设良好的病房环境,规避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带来不良影响。

3.3做好入侵操作护理

加强入侵操作护理,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要求,创设无菌环境,对于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充分消毒处理,减少病菌感染几率。减少入侵操作对患者机体的组织损伤,要求医务人员熟练操作创设无菌环境,充分了解有创监测指征,减少组织损伤。

总而言之,重症患者通常病情严重,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到重症患者的免疫功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降低免疫功能的原因,制定有效措施改善重症患者免疫功能,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艳军,楚磊,童珊珊,郑伟,钟吉文,赵灵.合并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的重症监护病房长期住院患者免疫代谢及预后特征[J/OL].中国医药,2020,21(02):255-258.

[2]吴志忠,徐春燕,刘海春.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泼尼松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32(24):88-89.

[3]刘伟伟,丁士芳.肠内免疫营养支持联合CBP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症状改善及血清DAO、AMY、LPS水平变化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35(22):2774-2779.